首页 理论教育中职生劳动教育实践成果-三下乡活动4

中职生劳动教育实践成果-三下乡活动4

【摘要】:活动描述“三下乡”是指文化、科技、卫生方面的内容知识在农村普及,开展“三下乡”活动是为了促进农村文化、科技、卫生的发展。20世纪80年代初,团中央首次号召全国大学生在暑期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1997年,“三下乡”活动在全国正式开展;目前大中专学生“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主要由共青团组织开展。活动导图活动口诀田间地头汗滴淌,社会实践三下乡。

活动描述

“三下乡”是指文化科技、卫生方面的内容知识在农村普及,开展“三下乡”活动是为了促进农村文化、科技、卫生的发展。20世纪80年代初,团中央首次号召全国大学生在暑期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1997年,“三下乡”活动在全国正式开展;目前大中专学生“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主要由共青团组织开展。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有利于学生了解农村发展,积累有益的实践经验,思考社会治理问题,缩短成长与社会需要之间的距离,在活动中遇到的问题会促使学生加强学习相关专业知识,进一步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增强学习的紧迫感,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活动目标

①通过走访了解近年来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战略给农村带来的变化。

②通过制作文化墙扮靓乡村,宣传国家政策。

③通过帮助清理环境卫生、赠送清洁物资、贡献改善环境妙招助力农村生活环境的改善。

④感受民生民情,积极思索,建言献策

劳动安全与卫生防护

①注意交通安全和人身财产安全。

②制作文化墙注意材料选用及工具使用安全。

③清洁卫生注意做好防护。

活动导图

活动口诀

田间地头汗滴淌,社会实践三下乡。

民生疾苦我心知,力所能及助农忙。

文化先行润心房,科技支撑农业旺。

卫生医药惠万众,脱贫致富献力量。

活动过程

一、了解近年来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政策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百业凋敝,内外交困,“吃饭”问题能不能解决都是严峻考验。中国共产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带领人民奋发图强,逐渐探索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扶贫开发道路。中国成为世界上减贫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世界上率先完成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的国家。

截至2014年底,中国仍有7000多万农村贫困人口。2015年11月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共产党的重要使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中国共产党对中国人民的庄严承诺。由此,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了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的决定。经过各级政府大力投入,各行业部门专项行动,广大扶贫干部驻镇驻村开展脱贫攻坚工作,在群众的支持和自力更生努力下,到2020年,中国如期完成了新时代脱贫攻坚目标任务,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消除了绝对贫困和区域性整体贫困。

图2-2-29 产学研合作基地挂牌

图2-2-30 果蔬专家到田间指导

二、实际到乡村走访

通过实地查看村容村貌、走访群众,了解村史、村情民意、当地风土习俗、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情况。探访建档立卡贫困户,询问其享受到的国家政策及生活改善情况,问问农村吃、穿、住房、饮水、医疗保障情况,有机会可以在农村居住几天,深入体验生活。

知识拓展

建档立卡贫困户是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在已有工作基础上,坚持扶贫开发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有效衔接,按照县为单位、规模控制、分级负责、精准识别、动态管理的原则,对每个贫困户建档立卡,建设全国扶贫信息网络系统

三、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www.chuimin.cn)

乡村振兴,思想先行。宣传思想工作要紧贴农村生产生活,紧贴农民所思所想,让农民跟着党走、跟着时代走,方能最大程度发挥“乘数效应”,助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农村落地生根。

①事先与乡村宣传部门沟通,结合实际宣传主题,发挥中职教育宣传优势和专业特长,为新农村建设做宣传和扮靓乡村工作。在村委会外墙、乡村街道或者百姓人家,选择合适的图画制作宣传画,主要宣传内容包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新农村建设、乡风文明、乡规村约、环境保护等。

②还可以向村民宣传新时代文明实践有关知识,以实际行动号召村民共同维护良好乡容村貌,引导大家改陋习、树新风、改正不文明行为。

图2-2-31 新农村文化墙

四、为老乡排忧解难

在当下中国农村空心化、乡村缺乏发展能力的背景下,农村迫切需要志愿服务。开展农村志愿服务活动,是新时代文明实践建设的基础工作,意义重大。

在活动过程中力所能及地帮助乡村解决垃圾分类问题,帮助留守家庭解决实际困难,帮助老幼病残弱群体改善居住环境,根据实际情况捐赠洗衣机洗衣粉、洗衣液等物资,帮助打扫卫生等,为群众解难、为社会分忧、为和谐出力。

图2-2-32 探访留守老人

图2-2-33 捐赠清洁用品

通过开展政策解读、实地调研了解国家、社会、爱心组织、扶贫干部为脱贫攻坚贡献的智慧与力量。

五、反思与交流

根据实地探访了解到的情况和能查阅到的资料,分析研究村庄规划建设面临的问题,谈谈你对完善乡村治理机制的思考与建议,如乡村垃圾分类、厕所革命、环境改善等工作如何才能够更好地开展。

六、撰写考察报告

进一步收集资料,深入研究新农村建设情况,谈谈你对乡村治理的理解,试着撰写“三下乡”考察报告。

延伸提高

“一率四有三通”“两不愁三保障”“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规划”,这些词语你听说过吗?了解一下它们的具体含义吧。

1.一率四有三通

一率:确保综合贫困发生率降至2%(含)以下。

四有:有安全饮水、有村集体经济收入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有村卫生室、有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

三通:通生活用电、通广播电视和网络宽带、通沥青(水泥)路。

2.两不愁三保障

两不愁:稳定实现农村贫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

三保障:保障农村贫困人口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安全。

3.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规划

《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是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提出的乡村振兴规划。第六章指出,到2035年,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农业结构得到根本性改善,农民就业质量显著提高,相对贫困进一步缓解,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本实现,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更加完善;乡风文明达到新高度,乡村治理体系更加完善;农村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基本实现。到2050年,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全面实现。

活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