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水资源学基础知识:水资源评价的发展及意义

水资源学基础知识:水资源评价的发展及意义

【摘要】:并号召各国要进行一次专门的国家水平的水资源评价活动。由于这一行动,使全球水资源评价活动大大前进了一步。这是美国进行的第一次国家级水资源评价报告。在第一次水资源评价工作完成后,经过10年即在1978年又开始进行全美国的第二次水资源评价活动。因此,在第二阶段提出了《中国水资源评价》和《中国水资源利用》两项成果。同时,地质矿产部提出了《中国地下水资源评价》,交通部提出了《中国水运资源评价》。

联合国于1977年在阿根廷马德普拉塔(Mar Del Plata)召开的世界水会议的第一项决议中指出:没有对水资源的综合评价,就谈不上对水资源的合理规划与管理。并号召各国要进行一次专门的国家水平的水资源评价活动。水资源评价是保证水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和管理的前提,是进行与水有关活动的基础。因此,应把对国家范围内水资源的评价看作是国家的责任,并关心这种评价的深度是否能适应国家的需要。为此,世界气象组织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联合国管理协调委员会秘书局水资源组的支持下,组织了这项工作的开展。由于这一行动,使全球水资源评价活动大大前进了一步。

从20世纪60年代以来,由于水资源问题的突出和大量水资源工程的出现,加强对水资源开发利用的管理和保护被提上日程。1965年美国国会通过了水资源规划法案,并成立了水资源理事会,开始进行全美国水资源评价工作,并于1968年完成了评价报告。这是美国进行的第一次国家级水资源评价报告。报告对美国水资源的现状和展望进行了研究分析,比较了水资源的供需情况,并评价了水资源的专门问题,讨论了缺水地区的情况和问题,划分了美国主要的水资源分区,并提出了到2020年全美国需水展望,即进行了约半个世纪的需水预测。在第一次水资源评价工作完成后,经过10年即在1978年又开始进行全美国的第二次水资源评价活动。但这一次进行的内容,与第一次评价有较大的差异,即对于天然水资源情况的评价不再作为重点,而是把重点放在分析可供水量和用水要求上。在这次评价活动中,美国把用水分为河道内用水,如航运和水力发电用水,及河道外用水,如对工业、农业、城市的供水,并重新对各类用水现状及对未来的展望进行了分析。在评价中对一些与水资源有关的关键性重要问题专门进行了研究,包括一些地区地表水供水不足、地下水超采、水质污染、饮用水的质量、洪水灾害、侵蚀和泥沙、清淤和清淤物的堆置、排水和湿洼地、海湾和河口沿岸水质变坏等问题,都提出了可能的解决途径。

苏联在1960年以后,也开始进行国家水册的第二次修订。在这次修订中按三部分进行:第一部分是《水文知识卷》,包括整编过的水文站网全部定点观测资料和野外勘察调查资料;第二部分是《主要水文特征值卷》,包括全部观测期内各站各类水文资料的统计特征值如均值、Cv 等,这些资料有河、湖水位,流量、冰情和热量变化,输沙及含沙量以及水化学资料等;第三部分为《苏联地表水资源卷》,这卷是以手册形式编制,内容包括水文图集、不同地理区水文要素情势,以及为水资源工程所需的有关水文要素计算方法的图表和说明等。由于各方面对水资源信息的需要不断增长,前苏联开始建立国家水册的新体系,即国家水册的统一自动化信息系统,并建立了地表水、地下水和水资源开发等三个子系统,以及三个相互关联的子系统,包括水文原始观测资料的收集、管理和初步整编的子系统,水文观测资料的存储、整编、检索、样本抽取和按照不同要求进行资料整理的子系统,以及向各类用户提供相应水文资料和情报信息的子系统。这些水文信息自动化系统的建立,大大提高了水文为生产建设服务的效率

我国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进行各大河流域规划时,对有关大河全流域河川径流量进行过系统统计。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曾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过我国东部入海大江大河的年径流量统计。但比较全面系统整编全国水文资料,提出统计图表是由水利电力部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编制并于1963年出版的《全国水文图集》,其中对全国的降水、河川径流、蒸散发、水质、侵蚀泥沙等水文要素的天然情况统计特征进行了分析,编制了各种等值线图、分区图表等。这项工作可以看作是我国第一次全国性水资源基础评价的雏形,其特点是只涉及水文要素的天然基本情势,未涉及水的利用和污染问题。在这项工作的带动下,不少省、自治区和直辖市也都编制了本地区的水文图集,推动了这项工作的前进。1980年前后,在农业区划工作的带动下,在全国又开展了水资源调查评价和水资源利用的调查分析和评价工作。限于当时的条件,与水有关的各部门如水利电力部、地质矿产部、交通部水运部门等分别独立地进行了评价工作,没有协调一致的成果。在水利电力部门曾分为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内基本确定了水资源评价的内容和方法,并吸收国外经验,把以统计水文资料为主的基础评价与水的利用和供需展望结合进行,提出了全国水资源调查评价初步成果。初步评价阶段因配合农业初步规划的要求,时间较紧,因此在资料的收集和加工方面来不及细致进行,只能提出轮廓性成果。在第二阶段由于时间比较充分,全面收集并加工了现有的水文资料,基础工作比较扎实。在这一阶段由于水利系统内部机构的分工,以水文资料统计为主的基础评价工作和以研究水资源利用和供需问题的评价内容由不同单位进行,在工作过程中尽量协调,但在水资源二级分区等具体技术细节仍有不一致。因此,在第二阶段提出了《中国水资源评价》和《中国水资源利用》两项成果。同时,地质矿产部提出了《中国地下水资源评价》,交通部提出了《中国水运资源评价》。因此,严格地说,虽然这一阶段各有关部门都提出了全国性的评价成果,但终究各部门提出的成果仍然属于部门级的成果,而不是国家级的成果。为此在1985年国务院批准建立全国水资源协调小组,并由各有关部门领导参加,决定提出各部委认可的全国水资源成果,于1987年以协调小组办公室名义,在各部门成果基础上,提出了《中国水资源概况和展望》的成果,内容包括中国水资源量的概况及其特点,水质和泥沙概况,水能、水运、水产资源概况,水资源利用概况及存在问题,水资源开发利用展望及供需分析,分城乡供水、农田水利、内河航运、水能利用、水产养殖、防洪水土保持和水源污染几个方面,分别进行阐述。报告中还提出了在水资源开发与管理方面的政策性建议。(www.chuimin.cn)

从有关各国在水资源评价工作的进展过程中,可以看出水资源评价的内容随时代的前进而不断增加。从早期只统计天然情况下河川径流量及其时空分布特征开始,继而增加为水资源工程规划设计所需要的水文特征值计算方法及参数分析,然后又增加为水资源工程管理及水源保护的内容,特别是对水资源供需情况的分析和展望,以及在此基础上的水资源开发前景展望逐渐成为主要的内容。对因水资源的开发治理引起的环境影响评价,正在成为人们十分关注的新焦点。

在1988年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世界气象组织共同提出的文件中,给水资源评价的定义是:“水资源评价是指对于水资源的源头、数量范围及其可依赖程度、水的质量等方面的确定,并在其基础上评估水资源利用和控制的可能性。”基于这样的定义,进行水资源评价活动应当包括对评价范围内全部水资源量及其时空分布特征的变化幅度及特点、可利用水资源量的估计、各类用水的现状及其前景、评价全区及其分区水资源供需状况及预测、可能的解决供需矛盾的途径、为控制自然界水源所采取的工程措施的正负两方面效益评价,以及政策性建议等。水资源评价不同于水资源规划,而应当是进行水资源规划可行性研究的基础性前期工作。

因此,水资源评价活动应当具有明确的目的性。这种目的应当密切结合评价范围(流域、区域、各级行政区划、国家等)的水资源特点及其面临的问题,为进行水资源的治理、开发、利用、保护的综合规划提供必要的信息和资料,而不是为评价而评价。水资源评价活动应当包括:①基础评价;②利用评价;③水环境评价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