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国家对未来国民素质的基本要求的纲领性文件,各学科或领域学生素质的要求应成为课程标准的核心部分。目前,即便仍沿用教学大纲的国家,其内涵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教学大纲便于教师学习和直接运用,但是“刚”性太强,不利于教师创造性的发挥,没有给教材特色化和个性化发展留下足够的空间,不利于教材多样化的实现,无法适应全国不同地区的学校发展极不平衡的状况。......
2024-01-31
关于教学方法,在日常教育教学中,我们一般将其概括为五大类,十几种方法,分别是以语言传递为主的方法(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读书指导法)、以直接知觉为主的方法(演示法、参观法)、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方法(练习法、实验法、实习作业法)、以陶冶为主的方法(情境教学法、暗示教学法)和以探究为主的方法(发现法、研究性学习)。
本部分主要围绕教学方法的现代意蕴和教学方法的选择问题展开阐述。
1.教学方法的现代意蕴
教学方法在不同时代表现出的特点是不一样的。在今天,教学方法别有一番自身特色,可以说具有一定的现代意蕴,具体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以人为本,突出学生的学
教学方法是为人的发展服务的,必须做到以人为本,关注学生。但传统教学方法却容易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更多强调教师的权威和主导作用,教师往往成为唯一主角,“满堂灌”和“一言堂”等现象比比皆是,学生往往处在被动地位,被动地听、被动地记、被动地练,学生完全由教师赶着走和牵着走。现代教学方法深刻认识到了教学的双边性特点,任何教学方法都是最终由教师的教转化为学生的学的方法,即强调教学的交往性、互动性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教师重在灵活运用各种方法,启发和引导学生,促进学生的练习和探索,培养学生的主体性。可以说,现代教学正由传统的以教为主向教学有机结合和突出学的方向转变。
(2)全面发展,突出非智力因素作用
教学方法应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服务。但传统上,教学方法更关注学到了多少书本知识,衡量学习结果的重要标准是知识的掌握广度和深度,而容易忽视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也不重视发挥非智力因素对学生学习和发展的影响作用,从而往往不重视学习过程,甚至采用一些僵化机械、死记硬背乃至体罚的方法督促学生学习书本知识。而现代教学则充分认识到了人才成长规律,强调过程重于结果,特别重视非智力因素培养,注意调动学生的情感、情绪对于学习的作用,不仅重视系统书本知识的学习,更重视学生的感悟和体验,通过陶冶、“做中学”等形式,让学生获得更直接、更深刻的体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3)以美育美,突出艺术化
我们常说:教学既是科学,又是艺术。这意味着教师不仅要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和原则开展教学,还应灵活运用教学方法使教学达到艺术性的境界,教师自身和学生都能得到精神愉悦和美的享受,达到以美育美、美美与共的状态。毫无疑问,我们今天对教学的科学性问题已经积累了非常多的探索和成果,但如何把这些成果转化为教师的教学行为,甚至使之成为一种具有教师智慧和特色的艺术性表现方面还有很多工作需要去做。在这个教学追求卓越,趋向优质的时代,教学艺术化问题是个重要标准。换而言之,教师如何突出教学的艺术化,是教师教学方法使用的一个重要问题。
当我们回忆起某位优秀教师的教育教学情景时,也许会说“他的教学简直是‘润物细无声’”,或者说“他太有创意了,太有办法了”,或者说“他的教学出神入化,纵横捭阖,引人入胜,给人启迪”等。这就是教学艺术性和创造性的体现。这种教学无疑会给学生以深刻的影响。因此,必须要提倡美的教育教学。教师必须充分运用自己的智慧,开展富于创造性、趋于个性化的教育教学,把教学烙上每位教师品格、智慧的印记,给教学赋予“美”的内涵,创造出师生都完全沉浸其中、物我两忘、氛围融洽和谐的教育活动美,使学生多一些自然、自由的熏染和体验,达到“润物细无声”之境界,收到奇特之功效。尤其是在处理突发事件时,教师更要充分表现出教育机智,处理得法、得当、出人意料,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教育奇效。这就要求不断地研究教育教学,广泛地学习先进的经验,努力增强自己的智慧和才干。可以说,教学方法艺术化是现代教学实现卓越的重要保障。
(4)革故鼎新,突出现代性
教学方法具有时代性,既有传承,也有创新。作为现代教学方法,必然会体现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和刻上现代教育技术的烙印。随着社会不断进步,人们对教育的认识在加深,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在提升,表现在教育方法上,则必须着眼于人才培养需求。例如,现代社会需要侧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教学则就对各类注重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发现法、研究性学习、各类注重培养实践能力的实际训练类方法等更加重视;再如,现代教育技术催生了现代教学方法,包括翻转课堂、慕课等新形式的教学都是建立在网络教学和多媒体教学发展基础上的;而且,现代教育技术还赋予传统教学方法以新的力量,它使传统教学方法“老树发新芽”,可以更生动地演示、更直观地表现一些抽象的理论。
2.教学方法的选择原则
教学方法之多,对教师的教学方法使用提出了更高要求。常言道,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所以,教学方法的选择问题是教学方法的核心问题。
要想争取教学的良好效果,教师必须学会在丰富多样的方法体系中选择最合适的方法。因此,科学而艺术地选择教学方法必然引起每一位教育者的重视,也是作为一位合格教育工作者的必备素质。方法的选择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要依据工作的出发点及不同情况和需要,例如,可以依据教学目标和任务、学科内容的性质特征、学生的年龄特征、教师的特点、现有的教学条件等因素来灵活地选择合适的方法。具体到某种选择原则,人们可以从多个角度列举出许许多多,比如目的性原则、层次性原则、时代性、灵活性、实效性等,这些原则都有其合理性,对实际工作也有一定的启发价值。但由于上述原则提出及排列的依据不是很清楚或一致,致使人们可以列举无数有关原则,从而使原则的指导价值打了折扣。鉴于此,我们试着遵循一定的逻辑规则,演绎出如下教学方法选择的原则,使教学原则既有限,又有效,期许解决原则比较烦琐、比较杂乱的前述问题。
我们认为,原则的提出和排列要明确围绕几个重要维度:第一,为谁;第二,谁用;第三,如何;第四,何时。具体阐述如下。
(1)为谁的问题(www.chuimin.cn)
为谁的问题,实际上就是合目的性原则。关于方法问题,毛泽东同志曾做了一个形象的比喻:“我们不但要提出任务,而且要解决完成任务的方法问题。我们的任务是过河,但是没有桥或没有船就不能过。不解决桥或船的问题,过河就是一句空话。不解决方法问题,任务也只是瞎说一顿。”可以说,教学方法本身不是目的,为了方法而方法或者“炫技”是没有实际意义的,方法的宗旨是服务于目的,服务于学生,做到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发展,因此合目的性是根本,所以,合目的性的原则成为第一原则。
(2)谁用的问题
谁用的问题,实际上就是合教师特性的原则。教学是教师主导下的师生共同活动,教学方法毕竟是通过教师的选择和使用才发挥作用的,但不同教师对同一个教学内容所使用的方法可能有很大不同,原因就在于教师往往会根据自身特点来选择和使用教学方法,甚至创新教学方法。因此,教学方法选择之于教师而言,就具有合教师特性的原则,或者概括为教师主导性原则。
(3)如何的问题
如何的问题,实际上就是合规律性原则。要想实现教学目的(目标),不是不考虑过程的目的(目标),人的发展是非常复杂的过程,可以说具有过程决定结果的特性,学生的成长过程、人生感悟本身就是其发展的重要方面,教学必须按照教学活动发展的轨迹或者规律运作,而不应该舍本逐末,单纯追求结果、片面追求分数等而忽视过程,甚至违背规律,抑制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因此,教学方法的选择必须坚持合规律性原则。
(4)何时的问题
何时的问题,实际上就是合历史性的原则。教学规律的作用是在实际情形下发生的,则这又离不开社会发展历史状况及时代特色的制约,不同历史条件下的方法也不尽相同,甚至差异较大,这也是新方法层出不穷的重要原因。例如当代的翻转教学、慕课教学、多媒体教学等,所蕴含的方法都有深深的时代烙印,没有现代教育技术的支撑,这些新方法难以有效实现。同样,超越了现有条件,方法的作用也会大打折扣。因此,教学方法的选择必须坚持合历史性原则,也可以称之为时代性原则。
教学是一个师生间充满复杂性和不确定性的活动,任何教学方法都不可能不问具体情况而将其预设为最佳方法,方法都有其适用性,可以说教学方法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教学方法是在变与不变中发展的。变,体现了方法在实践中不断创新发展,但万变不离其宗,方法的根本还需要传承;不变,则以不变应万变,方法的使用总有其适用的条件,条件具备,则可以保持不变。因此,每个教师在选用或者创新教学方法时,一定要根据各自的教育教学条件,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动作用和自己的特长,进行创造性的实践。
[1]欧阳玉.个性与个性发展[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1998(2):20-21.
[2]欧阳玉.个性与个性发展[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1998(2):21.
[3]由雅克·德洛尔任主席的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M].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中文科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136.
[4]李远哲.中国文化与教育[N],明报(香港),1999-10-2:F4.
[5]论语·先进.
[6]毛礼锐,沈灌群.中国教育通史[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85:244.
[7]论语集注.
[8]论语·述而.
[9]王策三.教育论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174.
有关课程与教学问题专题研究的文章
作为国家对未来国民素质的基本要求的纲领性文件,各学科或领域学生素质的要求应成为课程标准的核心部分。目前,即便仍沿用教学大纲的国家,其内涵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教学大纲便于教师学习和直接运用,但是“刚”性太强,不利于教师创造性的发挥,没有给教材特色化和个性化发展留下足够的空间,不利于教材多样化的实现,无法适应全国不同地区的学校发展极不平衡的状况。......
2024-01-31
为更好地遵循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育理念,针对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不同特点,本课程进行了合理的教学设计,我们采取的主要教学方法和手段有:第一,模块教学。不过,上述各种教学方法不是孤立使用的,实际教学过程中,可以多种教学方法有机结合。通过对学生的调查发现,上述授课方法的教学效果明显,学生动手能力显著提高,对课程内容、知识点的掌握较好。......
2023-10-20
(三)学习领域目标1.“造型·表现”学习领域目标通过“造型·表现”领域的学习活动,学生应达到以下目标。在义务教育阶段,设置“设计·应用”学习领域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形成设计意识和提高动手能力。......
2023-07-23
在开设“电磁场与电磁波”这门课程时,会遇到一些难题,而这些难题,一部分源于课程本身的特点,另一部分与学生的特点紧密联系。而“电磁场与电磁波”这门课程在考研或找工作时,用得并不多,因此,部分学生在本课程上花费的时间相对较少。“电磁场与电磁波”的课时也调整为50—60课时左右。......
2023-12-04
以上是物理课程目标的总体阐述。要实现物理课程总目标,就要落实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的具体目标上。在这4条具体目标中,第1条主要阐述了“知识”目标,同时涉及物理学观点与思想;第2条阐述了基本的实验“技能”目标。第3条目标要求初步了解物理学史、科学技术与社会关系的目标。在正确认识物理知识与技能目标及内容标准的基础上,要对中学物理教学基础知识进行正确的选择与组织。......
2023-08-16
显性课程,又称为正式课程,是学校情境中以直接的、明显的方式呈现的课程[21],如课程表中的学科、活动课程等。(一)显性课程根据教学内容是重知识体系还是生活经验不同,将显性课程分为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又可根据习修方式不同将显性课程分为必修与选修课程。......
2023-11-05
而评价则要以这种描述为基础确定事物的价值,即根据测量结果对事物作出价值判断。教学评价时期从20世纪30年代起,美国一些教育家深感教学测验不适应。这是教学测量走向教学评价的重大变化,可以说,泰勒等人为教学评价作出了开创性的贡献。因此需要借助于一套包括传统考试、科学测验在内的综合性方法来对学生进行评价。......
2023-11-05
同时,也要避免忽视教学活动的实践活动属性的情况出现,甚至否认教师作为教学实践活动主体的主导作用,这也是非常有害的认识和做法,例如所谓的“教师从属论”“儿童中心”等认识,都是忽视教师实践主体的结果。......
2023-11-05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