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各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如火如荼,虽然各国国情和改革背景不同,各国课程改革侧重点不同,但各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仍表现出一些共同的基本特征,现将其概括如下。再如,日本课程设置充分考虑学习者的年龄特征及差异性。苏联一贯强调全国统一的课程设置,而俄罗斯联邦课程设置的不变部分比重减小,可变部分比重增大。这体现了世界课程改革的趋势,即统一性和灵活性相结合,也符合我国的国情。日本课程改革的目标......
2023-11-05
(一)课程管理制度类型的整体走向——寻求平衡,趋于融合
总览当前世界各国的课程管理制度,可以发现,中央集权型、地方分权型和混合型三种课程管理模式成鼎足之势。世界各国实行各种不同的课程管理类型,是各有其根源的。比如,美国之所以实行地方分权型课程管理模式,主要是因为受其地方分权的政治体制和教育管理体制的影响。而中国的中央集权型课程管理模式则受苏联的课程管理模式的影响大一些。除了受政治体制因素、外来因素的影响外,课程管理模式还会受历史传统因素及其他因素的影响。
此外,影响课程管理模式选择的一对重要范畴就是教育平等和教育质量。人们对教育平等和教育质量的关系有不同的认识,当侧重于某一方面或希望二者能取得协调时,都会导致选择不同的课程管理模式。中央集权、整齐划一,追求的是整体“教育质量”与表面上的“教育平等”;地方分权、各行其是,追求的是实质上的“教育平等”,而忽视了整体的“教育质量”;而混合型的课程管理模式,旨在追求真正的“教育平等”和整体的“教育质量”。但不管受何种因素的影响,随着影响因素的发展、变化,各国都在对课程管理模式不断地进行理论与实践上的探索、改革。
在三种课程管理制度的相互磨合中,有一种鲜明的整体走向:当前世界各国课程管理制度都在不断改革、逐渐融合,即无论中央集权型,抑或地方分权型,都试图把二者结合的更好;而混合型也在寻找新的结合点、平衡点。同时,在改革的过程中,一般都有一个侧重点,作为平衡课程管理的起动点、突破口。例如,实行地方分权制的课程管理模式的国家,为了克服自身的缺点,借鉴了中央集权型和混合型课程管理的优点,确立比较统一的课程标准。因此,美、英等课程管理地方分权型的国家都从改革课程标准入手,发布了一系列法规、文件,建立国家统一的课程标准,以便提高教育质量。而一些实行中央集权型课程管理的国家,也都借鉴地方分权型和混合型课程管理在教科书制度方面的做法,期望建立比较自由的教科书编写、审定、出版、选用等制度。具有中央集权型典型意义的我国的改革突破口就是教科书制度,采用“一纲多本”的措施,使教科书多样化,教师、学生等对教科书的发言权逐渐扩大,从而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混合型课程管理的国家也并非就此停止不前,也都在不断改革。比如,法国实行10%的自由支配课程,扩大学校的权力;日本教科书制度由国家审定,且逐步放宽审定标准,在家永教授的教科书一案[25]的发展过程中,就可见端倪,当然,它反映的不仅仅是审定制度问题,还有其他更深刻的历史问题。
从上可见,各种课程管理模式的走向可谓是殊途同归,都力求能把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结合得更好。鉴于目前的三种课程管理模式(中央集权型、地方分权型和混合型)都存在着弊端,都在不断改革,我们认为,最理想的模式应是融合型课程管理类型。融合型是指集权与分权有机结合,二者合理配比,达到最佳整体优势,发挥系统功能。融合型不同于混合型,二者的区别就类似于化学中的所谓的化合物和混合物,即融合型是一个有机整体,是一个系统,而混合型是简单相加。但如何把分权和集权融合到一起,二者的结合度(在课程管理层次上和课程管理的各个侧面上集权与分权的配比值)达到多少为最佳仍需要不断探索。即使各国课程管理模式都在向融合型靠拢,但其中的具体内容、结合方式也不应该是一致的,因为各国有各国的国情,总会有自己的烙印,所以,各国只能相互借鉴,不能照搬照抄,或全盘他国化。况且,任何模式都要不断发展,都要从不平衡到平衡再到不平衡,如此往返不已,以便能够寻求建立起一种新的平衡。课程管理模式的发展也不例外,也是需要不断完善的,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课程管理模式正是在这种“钟摆式”发展过程中,得到不断优化的。
具体各课程管理模式的基本情况见表1-1。
表1-1 四种课程管理模式比较表②
② 贾非.世界课程管理模式的主流与趋势[J].外国教育研究,1994(6).
续表
(二)当前世界课程管理的基本特征
1.课程管理民主化
教育民主化是当前世界教育发展的潮流和趋势,课程管理民主化是教育民主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当前,世界各国的课程管理表现出的一个鲜明特点就是趋向民主。这主要表现在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参与人员、学生主体性的发展等几个重要方面,下面逐一分析。
中央与地方对课程管理的权力分配趋向平衡。世界各国都在进行扬长避短的改革,原先实行中央集权的国家的课程管理改革在于把过分集中的权力授给地方一部分或更多一些,而原先放权的国家,改革的中心在于把过分分散的权力部分地回归中央。上节提到的三种类型殊途同归的走向,就是民主化的例证。虽然当前课程管理的权力分配的改革的大方向已无可置疑,但二者究竟怎样才算达到均衡、民主,还需探索。均衡毕竟不等同于民主。
课程管理的参与人员、队伍构成多元化。纵观当前各国课程管理,参与人员之广泛和有代表性是空前的。各国不管是在制订课程计划、教学大纲等课程标准上,还是教科书的编订、选用及课程管理机构的人员构成上,都注意吸引各方面的代表参与。比如,2001年,我国吸纳了许多专家、学者、一线教师参与制订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工作;2011版数学课程标准在修订过程中组成了由14人构成的修订组,成员分别来自大学、科研机构、教学研究室以及中小学,在修订中,还邀请了5位中科院院士、数学家和时任教育部副部长的陈小娅进行指导、座谈,征求修订意见,并向全国30多位专家、学者和一线教师寄发征求意见表,经过广泛的讨论论证,数学课程标准更加科学、完善。法国在制定《课程宪章》时也吸引了许多人士的参与。美国等有一些民间机构对课程发表报告,从而影响课程管理。
学生对课程的选择权提高,是课程管理民主化的最重要体现。学生作为课程的直接对象,他们对课程的支配权的大小,决定了课程管理是否民主。当前各国积极推行的课程选修制及教科书多样化,都体现了课程民主化。但也应该注意一个问题,即选修课不应过分降低重心(不要过分波及小学及初中),因为基础教育的前期是基础之基础,都应全面普及,尽量减少特殊性,只有这样才能有一个宽泛的基础,在宽泛基础上则可以考虑适当引入选修课。而且,这也顺应了儿童发展的阶段特征。
民主的课程管理,尤其是教师与学生管理课程的权限的扩大,是有效实施课程,最大限度实现课程目标的先决条件。
2.课程管理规范化(www.chuimin.cn)
“勿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只有对课程管理加强规范建设,才能有章可循,才能充分发挥课程管理的作用,才能有效地服务于课程目标。课程管理规范化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课程管理的法制化以及机构专门化。
课程管理法制化是指各国对课程管理事宜采用法规、制度、文件等形式规范的趋势。各国的有关国家课程方案的出台,都是通过法律形式确立的。比如,英国《1988年教育改革法》就规定了10门国家级基础课与核心课;俄罗斯的《俄罗斯联邦教育法》、美国的《2000年目标:美国教育法》等都提出了与课程管理有关的原则、内容。课程管理法制化还不止如此,更主要的是有了专门的课程法规。比如,法国的《课程宪章》,用“宪章”一词,是以表明法国对课程的重视程度。此外,其他各国也都有一些有关课程管理的单项法规,比如教科书审定制度、课程选修制度等。
课程管理规范化的另一个主要表现就是建立专门的课程管理机构。课程管理机构建设也是不断完善的。许多国家只有单项课程管理机构,但涉及的课程管理的层面也在逐步扩展,比如,我国有单项的“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课程管理机构。有些国家也设有全局性的课程管理机构,比如,法国的“国家课程委员会”。课程管理的单项、全局专门机构的出现,反映了各国对课程管理的重视。
课程管理规范化,标志着课程管理走上发展的正轨,是课程管理的必由之路,是课程管理得以顺利实施的保证。
3.课程管理弹性化
课程管理富有弹性,趋于灵活,是当前各国的特点和趋势。各国课程管理越来越摒弃划一、僵化的体制,而遵循课程管理的针对性原则,针对性就是弹性、科学化。针对性就是哲学上所讲的“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因“地”制宜。课程管理的弹性化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和不同年龄段的学生的课程要求上。
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许多国家采取分层次设置课程的办法,以便适应发展趋向不同的学生的需求。例如,我国在新的义务教育课程计划中规定:对于外语和数学等学科,改变过去对学生要求整齐划一的做法,而充分考虑不同层次(农村和城市、沿海与内地、兴趣及能力的差异等)的学生的差异,可把外语、数学等科目分两个层次、两个标准。日本也存在类似于我国的措施,日本的高中的教学计划早在1982年时就规定设不同层次的课程,如国语Ⅰ、Ⅱ,数学Ⅰ、Ⅱ,理科Ⅰ、Ⅱ、Ⅲ等,并规定各校可根据本校实际情况,或采用最低标准的要求,或采用较高标准的要求。日本1998年新的课程计划,更加具有具体性和针对性,以数学为例:数学有两大层次,每个层次又分别分为1、2、3和A、B、C。俄罗斯在20世纪90年代的改革中,为适应小学的3年制和4年制两种学制需要,课程设置自然而然地分为3年制和4年制两种情况。
针对不同年龄段学生身心发展特征的差异,许多国家在各级教育中的课程设置也具有差异性。总的趋势是:各国在小学、初中阶段基本实行强调统一的(以必修为主)管理办法,而在高中大力推行选修制、学分制的管理措施。这样做,有利于在低年级打下扎实的基础,而在高年级,尤其是在高中阶段,能充分提升学生的兴趣及能力倾向。
4.课程管理社会化
随着社会不断进步,“地球显得越来越小”,人们参与管理的事物的种类、范围越来越广泛。人们对课程的管理也是如此,原来只限于政府、行政部门或学校的课程管理之事,已扩展到每位家长以及一些社会、民间机构。例如,法国教科书的“实际的”审定者之一就是家长;英国《1993年教育法案》,强调推行、加速中小学教育市场化,强化家长对学校课程的影响,例如,如果家长认为学校开设的某些课程(如性教育课等)不利于其子女的成长,可以向学校提出免修要求,而不会影响其子女的学业成绩[26];而还有一些国家的民间机构经常发表一些有关课程的调查报告。此外,各国在制定课程法规、课程标准、编写教科书等方面,都吸纳各界人士参与,广泛听取意见。因此,从某种程度上说,课程社会化是课程民主化的一部分。
5.课程管理改革愈来愈受重视
教育已成为社会发展战略上一颗最重要棋子,具有基础性的、引领性的作用。课程是教育的核心,“是办学思想、人才培养的实体”[27]。因此,课程改革备受重视。由于课程管理是课程目标实现的重要保障,所以,课程管理的重要性日益凸显,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许多国家领导人都指导课程改革和管理有关事宜,并以国家名义颁布有关课程改革方案或法案。例如,我国2001年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是经国务院同意,由教育部颁发的;美国总统克林顿在颁发的《2000年目标:美国教育法》中,强调加强核心课程建设,并提出建立全国性课程标准和测验标准等。
此外,各国加强课程管理的法制建设,也是人们对课程管理重视的反映。
课程管理的各种特点和趋势,概括起来,就是课程管理的现代化和科学化。也就是说,课程管理的各项改革,越来越走向现代化,接近科学化。任何事物的现代性、科学性,都代表了它的强大生命力。课程管理也不例外。它表现出的现代性和科学性,表明了课程管理发展的规律,同时,也昭示课程管理将沿着预定的方向继续发展。科学化和现代化的课程管理是人们追求的目标,它又是下一次科学化、现代化的起点。因此,课程管理发展趋势所表现出的现代化和科学化是一个永无休止的过程。这也是课程管理不断改革的动力。
有关课程与教学问题专题研究的文章
世界各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如火如荼,虽然各国国情和改革背景不同,各国课程改革侧重点不同,但各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仍表现出一些共同的基本特征,现将其概括如下。再如,日本课程设置充分考虑学习者的年龄特征及差异性。苏联一贯强调全国统一的课程设置,而俄罗斯联邦课程设置的不变部分比重减小,可变部分比重增大。这体现了世界课程改革的趋势,即统一性和灵活性相结合,也符合我国的国情。日本课程改革的目标......
2023-11-05
总览当前世界各国的课程管理体制改革,可以发现,有一种鲜明的整体改革、逐渐融合的走向,即无论是中央集权制抑或是地方分权制,无论是国家课程还是地方、校本课程,都在寻找一个新的平衡点,以使中央和地方,国家和地方、学校能更好的结合起来,使不同的管理体制能相互统一于同一体制之下,既发挥中央对课程的统一领导和管理,同时,又调动地方和学校的积极性和自主性。......
2023-07-19
北美和欧洲是润滑油的主要产地和消费地,但近年来全球的润滑油行业产能及发展重心正在向以中国、印度为代表的亚太发展中国家转移,以中国、印度为代表的亚太发展中国家市场成为全球润滑油需求量增长最快的地区。近年来,由于环保标准提高和发动机技术进步的双重原因,北美、西欧和日本等发达国家更趋向于采用天然气合成油或以高度精制基础油为配方的高质量环保型润滑油。......
2023-06-30
高等教育课程管理要以人为本,动态展开。以人为中心的管理已经引起了现代企业管理的深刻变革。高等教育课程管理应导入现代管理理念,以人为本,遵循系统的动态原理,体现时代特色,通过以下“四化”,优化课程管理:第一,规范化。有效的课程管理必须在不同意见之间进行协调,对影响课程的各种因素有较全面的认识。指高等教育课程管理作为一个系统,必须具有开放性,面向社会,依靠社会。......
2023-11-19
媒体融合是指各种媒体呈现多功能一体化的趋势,其概念包括狭义和广义两种。媒体融合发展是技术革命,也是产业革命。在这堂充满“沉浸式互动体验”的学习活动中,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加快推动媒体融合发展,构建全媒体传播格局》的重要讲话,深刻阐述了全媒体时代的机遇和挑战,揭示了媒体融合发展的趋势和规律,为新时代推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打造新型主流媒体、做大做强主流舆论,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2023-09-18
全面覆盖化具有多重内涵,一是在课外体育活动管理过程中覆盖的学生面广,即活动能够满足大部分学生的锻炼需求。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时间的不固定性、活动项目的不确定性对于课外体育活动的监测与评价提出了要求。信息符号化就是要将课外活动中的虚拟信息通过“互联网+”技术收集、整合、处理转变成为有意义的数据,升级服务功能,提升课外体育活动管理效率,优化课外体育活动管理格局,促进校园体育发展。......
2023-11-18
“活动—发展”课程教学的核心理念就是倡导学生的自主学习活动。为了使课程实施有效且具有科学性,学校与教师进修学院组成了教育科研联合体,联手开展课程方案实施研究,探究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有效方法和途径。为此,在实施过程的研究中,我们把着眼点放在拓展学生的主题活动上,由三类活动课为纽带实施“活动—发展”课程教学。......
2023-11-19
课程思政就是其中一项重要的资源。我们将探讨一下,在课程思政的大视阈下,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具有怎样的发展可能性。“课程思政”是2014年后才出现的概念。此语是对课程思政的教学与研究的间接肯定。课程思政的重心落在思政上面。这几种观点的实质都一样,即夸大了课程思政的功能与作用,贬低了思政课程的功用。然而,在思政教育上,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是主次关系。现在课程思政发展很快,大有风头压过思政课程的态势。......
2023-09-1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