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高职体育教程中的核心战术、集体进攻和防守

高职体育教程中的核心战术、集体进攻和防守

【摘要】:(一)集体进攻战术随着排球运动水平的提高和发展,进攻战术打法越来越多样化,越来越全面,常用的有“中一二”“边一二”和“插上”进攻战术。(二)集体防守战术1.接发球及其阵形接发球是球队进攻的根本,如果没有扎实的一传作保证,就很难组织有效的进攻战术。一般对手进攻战术多变无法组织集体拦网或对手进攻能力较弱时,可采用单人拦网防守战术。

(一)集体进攻战术

随着排球运动水平的提高和发展,进攻战术打法越来越多样化,越来越全面,常用的有“中一二”“边一二”和“插上”进攻战术。

1.“中一二”进攻战术阵形

前排中间3 号队员担任二传手,把球传给两边的4 号位或2 号位队员进攻,或后排进攻;二传队员轮到2 号位或4 号位时,可以在对方发球后换位到3 号位成“中一二”(图13-19)。

图13-19

图13-20

2.“边一二”进攻战术阵形

前排2 号位队员在网前担任二传,3 号位和4 号位前排进攻,其他队员参与后排进攻;二传队员在4 号位时,在对方发球后换位成“边一二”(图13-20)。

3.“后插上”进攻战术阵形

二传队员轮到后排时,“插上”到前排担任二传,2、3、4 号位队员前排进攻,其他队员参与后排进攻。

(二)集体防守战术

1.接发球及其阵形

接发球是球队进攻的根本,如果没有扎实的一传作保证,就很难组织有效的进攻战术。接发球站位时,首先是要有利于接球,其次还要考虑球队采用的进攻战术和对方发球的特点。

从接发球的人数上来划分,接发球阵形主要可以分为5 人接发球、4 人接发球、3 人接发球及2 人接发球阵形。

以下具体介绍5 人接发球阵形及变化。(www.chuimin.cn)

(1)“W”站位阵形。这是一般初学者打比赛采用较多的进攻阵形,也称为“一三二”站位。此阵形5 名队员站位分布均衡,前排3 名队员接前场区的来球,后排2 名队员接后场区的来球(图13-21)。

图13-21

图13-22

(2)“M”站位阵形。“M”站位阵形也称为“一二一二”站位,前面两点负责接前场区的来球,中间负责接中区的来球,后排两点负责接后区的来球。它的优点在于队员分工明确,分布更加均匀,有利于接难度高的下沉飘球、高吊球及边线、角上的来球。缺点在于不利接后场区的平飘球、大力发球等(图13-22)。

(3)“一”字站位阵形。“一”字站位一般用来对付对方跳发球、大力发球及平冲飘球的积极有效的接发球站位阵形。这几种发球的落点大多集中于球场中后区域,准备接发球时,场上5 名队员成“一”字形排开,每人各守一条线,左右间隔较近,互不影响。

2.接扣球防守及其阵形

接扣球防守主要包括拦网和后排防守两个方面。拦网是第一道重要防线,积极有效的拦网可以遏制对手的进攻,同时还能为全队的反攻创造机会。

根据前排拦网队员的人数,可划分为单人拦网、双人拦网、三人拦网和无人拦网时的防守阵形。以下介绍单人拉网、双人拦网时的防守阵形。

(1)单人拦网时的防守阵形。一般对手进攻战术多变无法组织集体拦网或对手进攻能力较弱时,可采用单人拦网防守战术。以对手在4 号位的进攻,本方2 号位队员相对应地进行单人拦网,3 号位队员后撤保护防吊球,4 号位后撤至进攻线内附近盯防小斜线、吊球,后排队员组织形成弧形防守站位,进行防守。

(2)双人拦网时的防守阵形。①“边跟进”防守阵形。对手4 号位进攻,本方2 号位和3 号位队员网前拦网,1 号位队员“边跟进”防吊、防直线及触手出界的球。4 号位队员后撤防小斜线和吊球。5 号位队员负责防斜线和中场的空位。6 号位队员负责防后场区域,同时补防1 号位、5 号位的空隙。②“心跟进”防守阵形。对手4 号位进攻扣球,本队2、3 号位队员拦网,6 号位队员跟进成“心跟进”防吊球及在中场的来球,其余队员负责防守自己的区域。

“边跟进”防守阵形的优点在于防守对手大力扣球比较有利。其弱点则在于中场区域空隙较大,容易被吊球,同时,防守直线进攻能力相对较弱。

“心跟进”防守阵形对防吊球和拦起球较有利,也利于接应和反攻。其缺点在于后场区域空隙较大,容易形成空当。

对比两种防守阵形,各有利弊,比赛中应根据本队实际情况和临场变化,灵活运用各种防守战术阵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