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扁平脚的运动疗法及效果

扁平脚的运动疗法及效果

【摘要】:扁平脚又称平足症,任何骨、韧带、肌肉生理异常,导致足内侧、外侧纵弓和横弓出现塌陷或消失,都为平足症。扁平脚形成比较缓慢,但青少年期若从事此类作业则该症发生和发展均较快。(三)运动疗法的作用通过运动疗法,可改善与加强小腿、踝、足部的血液循环,增强胫骨前肌、腓肠肌、胫骨后肌、屈指长肌及足部肌肉韧带的力量及弹性,以维持足弓的正常生理曲度,加强足弓对生理负荷的承受能力。

扁平脚又称平足症,任何骨、韧带、肌肉生理异常,导致足内侧、外侧纵弓和横弓出现塌陷或消失,都为平足症。通常分为姿势性平足症和痉挛性平足症(图8-2)。

图8-2

(一)引起扁平脚的主要原因

脚部长期承受较大负荷,如立姿作业、行走、搬运或需要用力踩脚控制器,可以使胫部肌肉过劳,韧带拉长、松弛,导致脚弓变平,成为扁平脚。扁平脚形成比较缓慢,但青少年期若从事此类作业则该症发生和发展均较快。

(二)扁平脚的主要表现

早期表现为脚跟及跖骨头疼痛,随着病情继续发展,可有步态改变、下肢肌肉疲劳、坐骨神经痛、腓肠肌痉挛等,严重时,站立及步行即出现剧烈疼痛,并伴有胫部水肿。

(三)运动疗法的作用(www.chuimin.cn)

通过运动疗法,可改善与加强小腿、踝、足部的血液循环,增强胫骨前肌、腓肠肌、胫骨后肌、屈指长肌及足部肌肉韧带的力量及弹性,以维持足弓的正常生理曲度,加强足弓对生理负荷的承受能力。

(四)运动疗法

1.功能锻炼

如用足跖行走,屈跖运动,提踵外旋运动。

2.做矫正操

矫正操主要是锻炼胫骨前肌、腓肠肌、胫骨后肌、屈指长肌及足部肌。其锻炼形式有足尖走、足跟走、足外侧走、踢毽子等,以及坐位时进行足内翻、足趾屈伸和分开并拢、足趾钳物等。每日锻炼2~3 次,每次30 分钟左右。

具体的方法有在斜坡上步行,走足尖步,用足外侧缘步行,在屈趾状态下用足外侧缘步行,在鹅卵石、沙滩或凹凸不平的路上行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