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常规医学检查:心电图、血常规及尿常规

常规医学检查:心电图、血常规及尿常规

【摘要】:普通心电图可以及时帮助中年人或幼小患儿发现潜在的心脏疾病或先天性心脏病,24 小时动态心电图能充分反映受检查者在活动、睡眠状态下心脏出现的症状和变化。心电图中最常见的异常情况是T 波异常,提示心肌缺血,可能与冠心病、高血钾、高血压或检查前过度疲劳有关。必须到心血管专科进行进一步检查,排除心脏病变。(四)血常规血常规是临床上最基础的化验检查之一。(五)尿常规尿蛋白:正常人尿蛋白微量,常规性检查阴性。

(一)血压

目前我国采用国际上统一的高血压诊断标准:在未用抗高血压药情况下,收缩压≥139毫米汞柱和/或舒张压≥89 毫米汞柱即可诊断为高血压。值得注意的是收缩压为140~160毫米汞柱或舒张压为90~95 毫米汞柱界定为临界高血压,应引起重视。如收缩压≥160 毫米汞柱、舒张压<90 毫米汞柱单列为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另外,如果患者既往有高血压史,目前正在用抗高血压药,血压虽然低于140/90 毫米汞柱,也应该诊断为高血压。

(二)心肺听诊

脉搏:安静时正常范围是每分钟60~100 次。心率低于60 次/分钟,叫心动过缓;高于100 次/分钟,叫心动过速。新生儿心率快,每分钟在120 次以上;女子的心率较男子稍快;经常锻炼的人,心率较慢,运动员安静心率可低于60 次/分钟,有报道称耐力型项目的运动员安静心率可减少至36~40 次/分钟。

呼吸:正常人16~20 次/分钟。呼吸频率在12 次/分钟以下为呼吸减慢,每分钟超过24次为呼吸增快。呼吸减慢常见于代谢率降低、麻醉过量、休克以及明显颅内压增高等,呼吸增快主要见于肺炎、肺栓塞、胸膜炎、支气管哮喘、充血性心力衰竭、代谢亢进以及神经精神障碍等。

(三)心电图

心电图是反映心脏兴奋的电活动过程,它对心脏基本功能及其病理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心电图可以分析与鉴别各种心律失常,也可以反映心肌受损的程度和发展过程以及心房、心室的功能结构情况。使用最广泛的心电图是普通心电图及24 小时动态心电图。普通心电图可以及时帮助中年人或幼小患儿发现潜在的心脏疾病或先天性心脏病,24 小时动态心电图能充分反映受检查者在活动、睡眠状态下心脏出现的症状和变化。心电图中最常见的异常情况是T 波异常,提示心肌缺血,可能与冠心病、高血钾、高血压或检查前过度疲劳有关。必须到心血管专科进行进一步检查,排除心脏病变。

(四)血常规

血常规是临床上最基础的化验检查之一。它包括红细胞、白细胞、血红蛋白及血小板数量等。

红细胞(RBC):我国正常成人的红细胞数量为男性(4.5~5.5)×1012 个/升,女性(3.5~5.0)×1012 个/升。

血红蛋白(HGB 或Hb):男性120~165 克/升,女性为110~155 克/升。临床上红细胞与血红蛋白数量上的增减往往并行。血红蛋白与红细胞数量的减少,则见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贫血。

白细胞(WBC):我国正常成人血中白细胞的数量为(4~10)×109 个/升,儿童为(15~20)×109 个/升。而病理性白细胞增多,则常见于各种化脓性的球菌或杆菌的感染,如败血症、肺炎等。

血小板(PLT):血小板的正常数为(100~300)×109 个/升。血小板减少常见于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及再生障碍性贫血。

(五)尿常规

尿蛋白(PRO):正常人尿蛋白微量(<150 毫克/24 小时),常规性检查阴性。

尿糖(GLU):正常人尿糖极微量(100~300 毫克/24 小时),尿糖定性试验阴性。

尿隐血(ERY):正常人尿中无血红蛋白,尿隐血阴性。

(六)肝功能

谷丙转氨酶(ALT):参考值为0~45 U/升,正常存在于肝细胞内,有多种原因能造成肝细胞膜通透性的改变,如疲劳、饮酒、感冒,甚至情绪因素等。但如上原因造成的转氨酶增高一般不会高于60 个单位。肝炎病毒对肝细胞膜的通透性改变属病理性,对转氨酶值的影响较大,转氨酶值高于80 个单位就有诊断价值,需到医院就诊。(www.chuimin.cn)

谷草转氨酶(AST):参考值为0~37 U/升,该酶在心肌细胞内的数量高于肝细胞内,正常反映心肌细胞和肝细胞的疲劳程度。高于正常值一倍以上在病毒性心肌炎中有诊断意义。

总蛋白(TP):正常值为60.0~85.0 克/升,数值增高,常见于高度脱水症(如腹泻、呕吐、休克、高热)及多发性骨髓瘤。数值降低,常见于恶性肿瘤、重症结核、营养及吸收障碍、肝硬化、肾病综合征、烧伤、失血。

白蛋白(ALB):正常值为35.0~55.0 克/升。球蛋白(G)正常值为25.0~40.0 克/升,白蛋白/球蛋白(A/G)正常值为1.00~2.50。

这些指标中,白蛋白是始动指标,白蛋白主要在肝脏中制造,白蛋白量越多,人体越健康。球蛋白大部分在肝细胞外生成,它与人体的免疫有关系。球蛋白要保持一定的量,球蛋白值偏高说明体内存在免疫系统的抗争,偏低说明免疫力不足。

(七)血脂

胆固醇(CHOL):正常值为2.4~5.7 毫摩尔/升,如果总胆固醇值明显高于正常值,则有患心脑血管病的危险。

血清甘油三酯(TG):正常值为0.38~1.71 毫摩尔/升,甘油三酯指标偏高,一方面,可能摄入太多脂肪;另一方面,血脂代谢轻微紊乱。甘油三酯指标偏高的危害在于当它从蛋白质中解离出来时,就附着在血管壁上,容易引起血管壁的粥样硬化、冠心病等。

脂蛋白:载脂蛋白中有高密度脂蛋白和低密度脂蛋白之分,高密度脂蛋白(HDL-C)的正常值为0.98~1.71 毫摩尔/升,如果数值降低,常见于脑血管病、冠心病、高胆固醇血症、严重疾病或手术后、吸烟、缺少运动等。低密度脂蛋白(LDL-C)的正常值为0~3.10 毫摩尔/升,当LDL-C 值在3.36~4.14 毫摩尔/升时,为危险边缘;大于4.14 毫摩尔/升为危险水平。高密度脂蛋白越高越好,低密度脂蛋白越低越好。

(八)血糖(GLU)

血糖有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的概念。空腹血糖(FPG):正常值为3.9~6.1 毫摩尔/升,餐后两小时血糖的正常值应低于7.8 毫摩尔/升。血糖必须保持一定的量,以提供人体的能量和供氧。通过耐糖实验(OGTT),口服葡萄糖75 克,于空腹、服后0.5,1,1.5,2,3 小时取血测定,空腹血糖大于7.8 毫摩尔/升;2 小时血糖大于11.1 毫摩尔/升的为糖尿病

(九)肾功能

尿素氮(BUN):正常值为1.7~8.3 毫摩尔/升。尿素氮指标增高与高蛋白饮食、少尿、肾功能不全、高血压、痛风、多发性骨髓瘤、利尿剂、消化道出血等有关,指标偏低则可能与妊娠、低蛋白饮食、肝功能不全有关。

肌酐(CRE):正常值为36.00~132.00 微摩尔/升。数值增高,见于严重肾功能不全,各种肾障碍,肢端肥大症等。数值降低,见于肌肉量减少(如营养不良,高龄者),多尿。

尿酸(Ua):是蛋白质代谢的终末产物,正常值为143.0~416.0 微摩尔/升。血尿酸值高,多见于痛风、子痫、白血病、红细胞增多症、多发性骨髓瘤、急慢性肾小球肾炎;血尿酸值降低,见于恶性贫血及肾上腺皮质激素等药物治疗后。

(十)乙肝表面抗原

乙肝表面抗原(HBsAg):是乙肝病毒的外壳蛋白,本身不具有传染性,但它的出现常伴随乙肝病毒的存在,所以它是已感染乙肝病毒的标志,正常为阴性。

乙肝“两对半”:如果乙肝表面抗原检测到阳性,需要通过乙肝“两对半”的化验来确定乙肝的具体症状。乙肝“两对半”是一个大众词汇,一般从医学学术来讲,严格的叫乙肝抗原抗体系统检测,包括五项指标,即乙肝表面抗原(HBsAg)、乙肝表面抗体(抗HBs)、乙肝e 抗原(HBeAg)、乙肝e 抗体(抗HBe)和乙肝核心抗体(抗HBc),正常值为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