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高职体育教程:预防性运动处方

高职体育教程:预防性运动处方

【摘要】:运动处方有明确的近期和远期目标,运动处方的制订和实施都是围绕运动处方的目的进行的。运动处方简明易懂,容易被大众所接受,收效快。常见的分类如下:1.预防性运动处方以增强体质、预防疾病、提高健康水平为目的的运动处方。但是为了克服体育锻炼过程中的盲目性和片面性,一定要养成良好的个人生活习惯,并结合锻炼的运动处方制订好个人的体育锻炼计划。

(一)运动处方的概念和特点

1.运动处方的概念

运动处方最早是由美国生理学家卡波维奇在20 世纪50 年代提出来的,最初是作为体育医疗的一种措施。20 世纪60 年代以来,随着康复医学的发展,对冠心病等疾病的康复训练的开展,运动处方开始受到重视。1969 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开始使用运动处方术语,从而在国际上得到认可。

通俗地讲,运动处方类似医生给病人开的医疗处方,由医生或体育工作者按锻炼者年龄、性别、健康状况、身体锻炼经历和心肺或运动器官的机能水平,用处方的形式,规定适当的运动内容、锻炼方法和运动量的大小,即运动处方是指针对个人身体状况采用的一种科学的、定量化的体育锻炼方法。它是指导人们有目的、有计划、科学地进行锻炼的一个重要方式和环节,尤其是在倡导终身体育锻炼的今天,掌握必要的运动处方锻炼知识和自我评价的方法,对体育锻炼者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2.运动处方的特点

(1)目的性强。运动处方有明确的近期和远期目标,运动处方的制订和实施都是围绕运动处方的目的进行的。

(2)计划性强。运动处方中,运动的安排有较强的计划性,在实施运动处方的过程中非常容易坚持。

(3)科学性强。运动处方的制订和实施过程是严格按照康复体育、临床医学、运动学等学科的要求进行的,有较强的科学性。按运动处方进行锻炼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取得较明显的健身和康复效果。

(4)针对性强。运动处方是根据每一位锻炼者的具体情况来进行制订和实施的,有非常强的针对性,其健身和康复的效果较好。

(5)普及面广。运动处方简明易懂,容易被大众所接受,收效快。它是进行大众健身和康复的理想方法。

(二)运动处方的种类

随着运动处方应用范围的日益扩大,其种类也逐渐增加。常见的分类如下:

1.预防性运动处方

以增强体质、预防疾病、提高健康水平为目的的运动处方。

2.治疗性运动处方

以治疗疾病、提高康复效果为目的的运动处方。

3.竞技性运动处方(www.chuimin.cn)

以提高身体素质、运动技术能力、健身健美为目的的运动处方。

(三)运动处方的制订

运动处方的内容包括运动项目的选择、运动强度的制订、运动时间和运动频率的确定。

1.选择适宜的运动项目

选择适宜的运动项目应注意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选择的运动项目应简单易行,技术难度、场地器材要与锻炼者的身体条件相适应。

(2)选择的运动项目应有针对性,有重点、有效地改善某些器官的功能。

(3)选择的运动项目应与锻炼者的兴趣相结合。

(4)选择的运动项目应符合锻炼的年龄特点。

2.制订适宜的运动强度

运动强度是单位时间内的运动量。而运动量是运动强度和运动时间的乘积(运动强度=运动量÷运动时间)。运动强度对运动效果和运动安全有直接的影响。运动强度合适与否,是制订和执行运动处方的关键。而运动强度与心率相关,因此常用心率作为运动员强度的定量化指标。

3.确定运动时间和运动频率

运动时间是指每次持续运动的时间,即运动所需要的时间,是给予循环系统、呼吸系统适宜刺激所需要的时间。一次运动需要的时间应根据运动的强度、运动的频率、运动的目的以及身体的状况等条件来决定,不能一概而论。因此,运动时间是由运动强度与身体条件来决定的,这也是运动处方的要点。

运动频率则是指每周运动的次数。每周运动多少次,则要根据运动的目的、运动的项目、运动的强度和每次运动的时间而定。总之,要以最大地提高锻炼效果和增强体质为目的,还应与学生个人的学习、生活和休息相结合,最重要的是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锻炼身体的习惯。

(四)运动处方的实施

实施体育锻炼的主要依据是运动处方。在体育锻炼的过程中,要掌握当时的实际情况,通过对自己的身体变化和运动效果的定期检查,确定运动处方的运动成效,及时对运动处方的内容作一定的调整,使其更加切合实际。但是为了克服体育锻炼过程中的盲目性和片面性,一定要养成良好的个人生活习惯,并结合锻炼的运动处方制订好个人的体育锻炼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