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音乐广播频率品牌显性化建设研究

音乐广播频率品牌显性化建设研究

【摘要】:建设品牌精神文化之后,便是品牌物质文化的建设工作。研究者主张,基于听觉标识体系促进音乐广播频率品牌物质文化“显性化”。因此,总的来说,研究者主张通过整合电台名称、电台口号、台呼、台歌和台标等音乐广播频率品牌的标识要素,从“差异化”“可视化”两个方面,促进音乐广播频率品牌物质文化的“显性化”。

建设品牌精神文化之后,便是品牌物质文化的建设工作。品牌物质文化主要体现于产品上,属于品牌的表层文化,但对于普通商品而言,这一层面是由产品和品牌的各种物质和表现方式构成的。鉴于音乐广播的特殊性,几乎没有传统“物质”的层面,因此本研究将音乐广播频率品牌的物质文化界定为“听觉识别体系”。听觉识别(Audio Identity),简称AI,传统上是整体企业识别系统(CIS)的一个组成部分,它通过听觉刺激传达企业理念、进行品牌形象的系统识别,包括企业独特的名称、口号和主题音乐等听觉要素。

研究者主张,基于听觉标识体系促进音乐广播频率品牌物质文化“显性化”。

第一,音乐广播频率品牌听觉标识的“差异化”:因为广播媒体纯听觉的特点,相对于普通产品的品牌传播媒介,广播类品牌传播的唯一方式是通过听觉,这就给广播界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局限性。所以,通过塑造独特的、有辨识度的听觉识别体系,诸如台歌、台呼等听觉要素,从而建立听众对音乐广播频率品牌的听觉记忆力,来树立与维持听众对于音乐广播频率品牌鲜明的印象。(www.chuimin.cn)

第二,音乐广播频率品牌的标识体系要“可视化”:即在多元化的传播渠道中,对听觉识别体系进行延伸,在音乐广播频率网站、社交平台、线下活动中塑造“看得见”的音乐广播频率品牌,包括图形标识、颜色标识等视觉标识组合,在一些非听觉的沟通平台中,进一步演绎品牌文化,加深受众的印象。比如,楚天音乐广播的听觉识别系统中的“最流行,最温暖,1058最流行”“感谢你,橙色!因为与你这暖暖的相遇,让我们走在了最流行的行列”,通过色彩,让楚天广播“可视化”。

因此,总的来说,研究者主张通过整合电台名称、电台口号、台呼、台歌和台标(标识色、标识图形)等音乐广播频率品牌的标识要素,从“差异化”“可视化”两个方面,促进音乐广播频率品牌物质文化的“显性化”。一方面,听众群体能够从音乐广播频率品牌的“物质文化”层面,即听觉标识体系,对音乐广播频率品牌形成初步的认知;另一方面,听众更多地是从频率的行为文化层面认知频率的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