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中国音乐广播频率品牌忠诚形成机理研究

中国音乐广播频率品牌忠诚形成机理研究

【摘要】:(二)中国音乐广播频率品牌多元化阶段新世纪伊始,在广播电视文化事业改革的政策推动下,中国大陆的音乐广播事业迅速成长,并显现多元化、明朗化的格局。(三)中国音乐广播频率品牌网络化阶段在三网融合、新媒体技术日新月异的背景下,传统的广播媒体也跟上了时代的步伐,中国音乐广播频率品牌传播进入了网络化的阶段。

__1940年12月30日,延安新华广播电台进行了首次播音,标志着中国人民广播事业的诞生;经中共中央宣传部批准,将1940年12月30日作为中国人民广播事业创建的纪念日。[71]学者们从不同角度论述了中国音乐广播的发展,但对于音乐广播发展历程系统性的概括甚少。本研究基于文献分析,总结了中国的音乐广播频率品牌建设事业的发展阶段(见表2-6):在改革开放的政策中萌芽,在广播电视体制改革的浪潮中成长,在信息技术的革命中成熟。

表2-6 中国音乐广播频率品牌发展历程

资料来源:本研究整理

(一)中国音乐广播频率品牌初始化阶段(1991—1999年)

20世纪90年代初,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下、中国大陆流行音乐的发展中,中国音乐广播频率品牌建设初露端倪,以“广东电台音乐之声”为标志,首批音乐广播频率品牌的建设在探索中萌芽与起步。许多音乐广播领域的学者和大家纷纷提出了自己的建设理念,但是总体来说,当时我国在该领域的水平还远远落后于西方的许多发达国家。因此,大量的探索者和开拓者努力吸取国外的一些成熟理念,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之后,再逐渐将其运用于国内广播音乐节目的建设上,80年代中期,中国的科技教育文化等各个领域的改革也开始启动,触发了中国音乐广播频率品牌事业的萌芽。1991年1月23日,国内第一家音乐电台“广东电台音乐之声” 诞生。[72]其作为全国开播的第一家专业音乐电台,“音乐之声”乘着改革开放的东风,开拓创新,奋发有为,“突出频率定位,满足听众需求”,“创造最大价值”,成为覆盖粤港澳,享誉华南的专业音乐广播频率品牌。[73]之后,在全国范围之内,诞生了几块音乐广播频率品牌的“试验田”。

创建于1984年的上海“东广音乐台”,于1992年正式命名为“动感101”,覆盖长三角诸多城市,在15—35岁年轻都市群体中占有绝对领先优势,品牌定位为“大声听音乐”“最年轻活力音乐电台”。西湖之声成立于1992年,定位为音乐、娱乐,在华东地区率先实现全天24小时直播,据报道,西湖之声的开播,曾引起杭城“随声听”一度脱销,“声声有情,心心相印”的口号传遍杭城的大街小巷;1993年4月19日天津人民广播电台音乐广播节目也开始进入群众的视野,涉及的内容广泛,包含了生活、娱乐、文体活动、文化历史等在内的一系列元素,节目的娱乐性以及休闲性都比较强,适合各个年龄阶段的人群收听;1994年我国西部首家推出的专业音乐频率岷江音乐iRadio,同年江苏省成立以年轻人为主要对象、引导时尚为品牌核心的热门金曲类型音乐台——江苏音乐台魅力897;楚天音乐广播于1995年成立,连续16年收听率雄踞武汉地区第一位,拥有一大批积聚人气的品牌节目和主持人。1999年3月28日,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旗下的国际流行音乐频率Hit FM 88.7诞生,它和同年诞生的安徽人民广播电台音乐广播、浙江音乐调频(动听968),共同推动了中国音乐广播事业的进一步发展。(www.chuimin.cn)

(二)中国音乐广播频率品牌多元化阶段(2001—2010年)

新世纪伊始,在广播电视文化事业改革的政策推动下,中国大陆的音乐广播事业迅速成长,并显现多元化、明朗化的格局。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于2001年8月24日转发了《中央宣传部、国家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关于深化新闻出版广播影视业改革若干意见》(中办发[2001]17号文件),其中指出了在进行广播电视文化建设时,要努力构建行业内部体系,形成一定的集团化规模,打造出具有某一方面显著优势和相当影响力的综合性文化组织。首先,在“品牌化”政策的导向下,音乐广播频率品牌的建设逐步明朗化。比如,2001年开播的FM94.8苏州音乐广播是以流行音乐、各类资讯、互动娱乐、都市情感为主体节目的专业音乐频率,着力打造一个“贴合苏州都市气质,兼具文化底蕴和时尚风格” 的品牌形象。又比如,2001年12月3日改名的深圳广播电台FM97.1音乐频率,以音乐娱乐为主,秉承“飞扬971,神州乐逍遥”的节目理念,致力于成为中国最欢乐的音乐广播。此外,还有2002年5月1日开播的重庆广播音乐频率、2003年3月28日诞生的陕西广播电视台音乐广播、2004年12月20日成立的河北音乐广播,于2005年3月1日成立的“用经典感动人生”的山西音乐广播。

其次,在中国音乐广播的成熟期中,另一个特征是“多元化”品牌格局的实现,丰富的品牌定位逐步呈现,不再清一色的“前卫流行”的品牌形象。比如,2004年1月1日上海东方广播公司旗下的“经典94.7”频率(FM94.7)开播,经典音乐广播是中国内地第一家古典音乐频率,旨在推广古典音乐和培养古典音乐的听众。同时在流行音乐方面,也进一步细分,出现经典的、怀旧的音乐广播的频率。比如,2005年3月1日“山西音乐广播金曲调频”开播,覆盖山西省太原市、晋中市、吕梁及部分地区,节目音乐素材以中外经典怀旧歌曲为主,以唤起一代人对黄金岁月的美好回忆。同年,SMG旗下的流行音乐频率(Love Radio 103.7FM)开播,努力倡导优质音乐慢生活,经典音乐广播则以35岁以上人群为主,主要播放中外古典音乐和五年以上的流行金曲。

(三)中国音乐广播频率品牌网络化阶段(2011年至今)

在三网融合、新媒体技术日新月异的背景下,传统的广播媒体也跟上了时代的步伐,中国音乐广播频率品牌传播进入了网络化的阶段。在这一阶段中,一批传统的音乐广播频率电台建立了新媒体平台、APP软件,听众通过网络终端,便可以各种网络终端收听音乐广播。2011年12月8日最早的手机APP“湖南电台交通广播”推出,而江苏电台在这期间也推出了一个集录制、编辑、上传、存储、收听、下载于一体的网络电台APP——“荔枝FM”。之后,来自五湖四海的音乐广播APP不断涌现,如湖北经典音乐广播、淄博音乐广播、湖北经典音乐广播、凤凰URadio。新媒体技术让传统的音乐广播频率如虎添翼,即在移动性的基础上,增添了互动性的优势。新媒体对音乐广播的影响与冲击,在绪论中有所提及,在此不赘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