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51单片机初级入门实战教程:无线遥控开关电路设计

51单片机初级入门实战教程:无线遥控开关电路设计

【摘要】:可调电容调整完毕后无法封固,因为无论导体还是绝缘体,各种介质的靠近或侵入都会使电容的容量发生变化,进而影响接收频率。当无线接收模块接收到空间的315MHz信号时,经放大、变频、滤波等处理后输出控制信号,送到第14脚进行解码。图18-11 复位电路图18-12 振荡电路图单片机晶振的作用是为系统提供基本的时钟信号。

该部分电路主要由315MHz无线数据接收模块、电源电路、单片机控制电路和电器驱动电路构成。

1.PT2272解码芯片

PT2272的引脚功能PT2272编码芯片有不同的后缀,表示不同的功能,有L4/M4/L6/M6之分,其中L表示锁存输出,数据只要成功接收就能一直保持对应的电平状态,直到下次遥控数据发生变化时才改变;M表示非锁存输出,数据引脚输出的电平是瞬时的而且与发射端是否发射相对应,可用于类似点动控制;后缀的6和4表示有几路并行的控制通道,当采用4路并行数据时(PT2272-M4),对应的地址编码应该是8位,当采用6路的并行数据时(PT2272-M6),对应的地址编码应该是6位。PT2272的数据输出有“暂存”和“锁存”两种,“暂存”是当输入端信号消失时,PT2272对应的数据位输出变成低电平;“锁存”是当输入端信号消失时,PT2272的数据位输出保持原有状态,直到接收到地址码相同的新输入。PT2272引脚图如图18-7所示,各引脚功能描述见表18-2。

978-7-111-47690-0-Part03-52.jpg

图18-7 PT2272引脚图

表18-2 PT2272引脚说明

978-7-111-47690-0-Part03-53.jpg

2.PT2272接收模块

频率315MHz,振荡电阻200k,编解码芯片均兼容PT2262/2272系列。接收模块从工作方式分可以分成超外差接收板和超再生接收板。超再生式接收机具有电路简单、性能适中、成本低廉的优点,所以被本设计采用。接收电路模块如图18-8所示。

接收模块采用SMD贴片工艺制作生产,为超再生接收方式,它内含放大整形及编码电路,使用极为方便。

(1)由于天线输入端具有选频电路,所以可以不依赖1/4波长天线进行选频,通信距离较近时可以剪短甚至去掉外接天线。

(2)接收电路自身辐射极小,加上电路模板背面网状接地铜箔的屏蔽作用,可以减少自身振荡的泄露和外界干扰信号的侵入。

978-7-111-47690-0-Part03-54.jpg

图18-8 接收电路模块

(3)接收机采用高进度带骨架的铜心电感将频率调整到315MHz后封固,这与采用可调电容调整接收频率的电路相比,温度、湿度稳定性及抗机械振动性能都有极大改善。可调电容调整精度较低,只有3/4圈的调整范围,而可调电感可以做到多圈调整。可调电容调整完毕后无法封固,因为无论导体还是绝缘体,各种介质的靠近或侵入都会使电容的容量发生变化,进而影响接收频率。另外未经封固的可调电容在受到振动时定片和动片之间发生位移;温度变化时热胀冷缩会使定片和动片间距离改变;湿度变化因介质变化改变容量;长期工作在潮湿环境中还会因定片和动片的氧化改变容量,这些都会严重影响接收频率的稳定性,而采用可调电感就可解决这些问题,因为电感可以在调整完毕后进行封固,绝缘体封固剂不会使电感量发生变化,而且由于采用贴片工艺,所以即使强烈震动也不必担心接收频点漂移,接收电路的接收带宽约500kHz,产品出厂时已经将中心频率调整在315kHz,接收电路的接收带宽约500kHz,产品出厂时已经将中心频率调整在315MHz,接收芯片上的微调电感约有5MHz频率的可调范围,使用时不要轻易变动,以免影响性能。

模块中解码电路使用的为PT2272解码芯片。PT2272工作电压为5V,其中A0~A11为地址引脚,用于进行地址编码,可置为“0”,“1”或“f”(悬空),但必须与PT2262一致,否则不解码。D0~D3为数据引脚,当地址码与PT2262一致时,数据引脚输出与PT2262数据端对应的高电平,锁存器只有在接收到下一数据时才能转换。DIN为数据信号输入端,来自接收模块输出端。OSC1、OSC2分别为振荡电阻的输入和输出端,外界电阻决定振荡频率。VT为解码有效确认端,高电平有效。

平时,无线接收模块没有接收到空间的315MHz信号时,解码集成PT2272-L4输出端D0~D3均为低电平。当无线接收模块接收到空间的315MHz信号时,经放大、变频、滤波等处理后输出控制信号,送到第14脚进行解码。只有PT2272的地址端的电平状态与发射部分的PT2262的地址端一致时,对应的数据端才有高电平输出。本设计的地址为FFFFFF,即全部悬空。设计的电路图如图18-9所示。

3.单片机最小系统

本设计中控制电路主要使用的是AT89S51单片机最小系统。主要包括:单片机芯片、复位电路、时钟电路。如图18-10为单片机AT89S51的最小系统电路图,由5V电源供电。

978-7-111-47690-0-Part03-55.jpg

图18-9 接收模块电路图

978-7-111-47690-0-Part03-56.jpg

图18-10 AT89S51单片机最小系统电路图(www.chuimin.cn)

(1)复位电路

单片机的复位是为了把电路初始化到一个确定的状态,一般来说,单片机复位电路作用是把一个状态机初始化到空状态,单片机内部复位时,对寄存器以及存储器装入厂商预设的一个值。复位电路如图18-11所示。

单片机复位电路原理是在单片机的复位引脚RST上外接电阻和电容,实现上电复位。当复位电平持续两个机器周期以上时复位有效。复位电平的持续时间必须大于单片机的两个机器周期。具体数值可以由RC电路计算出时间常数。复位电路由按键复位和上电复位两部分组成。51系列单片机高电平复位,通常在复位引脚RST上连接一个电容一端接至VCC,再连接1个电阻到地端,由此形成一个RC充放电回路,保证单片机在上电时RST引脚上有足够时间的高电平进行复位,随后回归到低电平进入正常工作状态,这个电阻电容的典型值为10k和10μF。

按键复位就是在复位电容上并联一个开关,当开关按下时电容被放电、RST也被拉到高电平,而且由于电容的充电,会保持一段时间的高电平来使单片机复位。

(2)振荡电路

单片机系统中晶振作用非常大,结合单片机内部电路产生单片机所需的时钟频率,单片机晶振提供的时钟频率越高,其运行速度就越快,单片机一切指令的执行都是建立在单片机晶振提供的时钟频率之上。振荡电路如图18-12所示。

978-7-111-47690-0-Part03-57.jpg

图18-11 复位电路

978-7-111-47690-0-Part03-58.jpg

图18-12 振荡电路图

单片机晶振的作用是为系统提供基本的时钟信号。通常一个系统共用一个晶振,便于各部分保持同步。有些通信系统的基频和射频使用不同的晶振,通过电子调整频率的方法保持同步。

(3)数码显示电路

本设计采用数码管显示对应的按键值,数显电路由数码管和单片机及其晶振电路和复位电路组成。选用的数码管是共阳数码管,数码管的段码端分别与单片机P0口相连,控制数码管段码显示,数码管的位选通由4个PNP晶体管控制,分别接到单片机的P1.4、P1.5、P1.6、P1.7引脚上,程序中通过控制P1.4~P1.7引脚的输出电平控制数码管的显示与关闭。如P1.4输出低电平时,晶体管导通,5V电源加到第一个数码管的COM端,那么第一个数码管就会显示相应的数字,显示的数字由单片机P0.0~P0.7输出段码决定,当P1.4输出高电平时,晶体管截止,数码管就不显示,从而实现数码管位选控制。同理P1.5输出低电平时,则第二个数码管显示。数码管显示电路如图18-13所示。

978-7-111-47690-0-Part03-59.jpg

图18-13 数码管显示电路

(4)继电器驱动电路

自动控制设备都存在一个电子电路(弱电)与电器电路(强电)的互相连接问题,一方便要使电子电路的控制信号能够控制电气电路的执行元件(如电动机电磁铁和电灯等),另一方面又要为电子线路的电气电路提供良好的电隔离,以保护电子电路的人身安全。继电器便能起到桥梁作用。本设计通过单片机来控制继电器吸合、释放,实现用较小电流去控制较大电流的过程。

继电器的工作原理就是当电磁铁的绕组中有电流通过时,衔铁被电磁铁吸引,因而就改变了触电的状态。

本设计中是利用单片机通过一个NPN型晶体管,把晶体管作为电子开关来驱动继电器,继电器的开和关完全由晶体管的基极电平进行控制。当晶体管基极为高电平,NPN型晶体管导通,继电器通电吸合;反之低电平的话,NPN型晶体管截止,这时继电器不工作。继电器驱动电路如图18-14所示。

978-7-111-47690-0-Part03-60.jpg

图18-14 继电器驱动电路

遥控器上按下A按钮,发射模块PT2262对信号进行编译并通过天线将信号发射出来,接收模块PT2272-L4解译模块对信号进行解码,通过P2.0脚发出高电平到单片机,由于采用的PT2272-L4解码模块是锁存的,所以会连续不断地把高电平发送到单片机,单片机又把高电平发送到对应的P2.4脚上,对应的NPN型晶体管导通,继电器通电吸合,LED亮。当遥控器上按B按钮,发射模块PT2262对信号进行编译并通过天线将信号发射出来,接收模块PT2272-L4连续不断地把高电平发送到单片机,此时单片机对信号进行识别,同时输出低电平信号到P2.4,对应的NPN型晶体管截止,此时继电器断开,LED熄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