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9.1查表法流程图 大同市南郊区的赵家小村北的某一块地上实施第一次灌水,灌溉水源为河水,该土壤质地为粉壤土,已知畦田长度为100m,畦田宽度为3m,地面坡度为0.002,灌水定额为40m3/亩,试确定这次灌水的优化入畦单宽流量。......
2023-11-04
地面灌溉条件下的优化入畦单宽流量的基本思路是:首先综合考虑田间灌溉网的布置、地形条件确定灌水畦田长度;然后在不同的作物生长期,依据相应的土壤入渗能力、计划灌水定额等分别优化各次灌水的单宽流量,使每次灌溉达到最佳的灌溉效果。
1.计算参数的选定
畦田长度:生产实践中,灌水畦、沟的长度并不能完全根据理论上所计算的优化畦田长度布设,一方面基本农田规格不一;另一方面理论的灌溉网密度投资过大,在目前的经济实力下还难以完成。因此,对项目区规格为20~200m 的基本农田,考虑其灌水畦田长度为基本农田规格的1/2或1/3,即取20m、30m、40m、50m、75m、100m。
入畦单宽流量:入畦单宽流量是影响水流在畦内推进速度的主要因素,进而影响到灌水时间和灌水均匀度,入畦单宽流量太小,水流推进速度慢,畦首入渗量大,而畦尾较小,灌水均匀度低,入畦单宽流量过大,灌水均匀度高,但畦首容易产生冲刷。故入畦单宽流量取值范围为0.001~0.01m3/s。
其他参数的选取与优化畦田长度的相同。
2.优化过程
所谓的优化入畦单宽流量是指在不同的灌水技术参数、不同的畦田长度下,能够获得较好灌溉效果所要求的入畦单宽流量。优化过程流程图与图8.2相同。下面同样以大同市南郊区各试验地点的试验数据为例,说明已知畦田长度优化单宽流量的优化过程。
(1)计算同一土壤入渗能力、同一地面坡降、同一畦田长度下的优化单位宽流量。根据所选定的计算参数和代表性的土壤入渗参数,首先计算同一土壤入渗能力、同一地面坡降、同一灌水定额、不同单宽流量情况下,同畦田长度条件下的灌水效率,从中找出优化效率不小于180%时相应的单宽流量。
【例8.6】 南郊区御河试验站头水灌溉,灌水定额为40m3/亩,地面坡度为1/300,土壤入渗能力为19.494cm,试计算畦田长度为20m的优化单宽流量。其计算结果见表8.7。从表8.7中看出,地面灌水优化效率随着单宽流量的增加而增加,但增加到一定值时,随着单宽流量的增加而降低,最大值对应的单宽流量为0.0019m3/s,说明在这种情况下,优化单宽流量为0.0019m3/s,优化效率不小于180%所对应的单宽流量范围为0.012~0.002m3/s。
表8.7 同一地面坡降、同一畦田长度下不同单宽流量的灌水效率 (H 90=19.494cm)
注黑体为优化结果。
(2)计算同一灌水定额、同一畦田长度下、不同地面坡降下的优化单宽流量。
【例8.7】 南郊区御河试验站头水灌溉,土壤入渗能力为19.494cm,灌水定额为40m3/亩,地面坡度为1/300、1/500、1/1500,畦田长度为20m,试计算不同坡度下的优化单宽流量。其计算结果见表8.8。从表8.8中可以看出,在其他参数不变的情况下,随着地面坡度的减小,优化单宽流量也逐渐增加。
(3)计算同一地面坡降下、同一灌水定额、不同畦田长度条件下优化单宽流量。
【例8.8】 南郊区御河试验站头水灌溉,灌水定额为40m3/亩,土壤入渗能力相同,地面坡度为1/300,试计算畦田长度为20m、30m、40m、50m 的优化单宽流量。其对应的优化单宽流量分别为0.0019m3/s、0.0028m3/s、0.0036m3/s、0.0058m3/s。从表8.9中可以看出,在同一土壤入渗能力下,优化单宽流量随着畦田长度的增加而有增加的趋势,灌溉优化效率随着畦田长度的增加而有减小的趋势。
表8.8 同一畦田长度、不同地面坡降下的优化单宽流量范围 (H 90=19.494cm)
续表
注黑体为优化结果。
表8.9 同一地面坡降、不同畦田长度的优化单宽流量 (H 90=19.494cm)(www.chuimin.cn)
续表
注黑体为优化结果。
(4)计算同一土壤入渗能力下、同一地面坡度、不同灌水定额的优化单宽流量。
【例8.9】 南郊区御河试验站头水灌溉,畦田长度为20m,地面坡度为1/300,试计算灌水定额为40m3/亩、50m3/亩时的优化单宽流量。其计算结果见表8.10。从表8.10中可以看出,在同一土壤入渗能力下,灌水定额为40m3/亩,优化单宽流量为0.0019m3/s;放水时间为695s,灌水定额为50m3/亩时,优化单宽流量为0.0015m3/s,放水时间为1224s,灌水定额大的优化效率稍微差些。
表8.10 同一畦田长度下不同灌水定额的优化单宽流量 (H 90=19.494cm)
续表
(5)计算同一畦田长度下、同一地面坡度、同一灌水定额下的不同土壤入渗能力的优化单宽流量。
【例8.10】 南郊区各试验地点头水灌溉,畦田长度为20m,地面坡度为1/300,灌水定额为40m3/亩,试计算不同土壤入渗能力下的优化单宽流量。其计算结果见表8.11。从表8.11中可以看出,不同的土壤入渗能力下,单宽流量优化结果不同,随着土壤入渗能力的增加,优化单宽流量也逐渐增大。在土壤入渗能力6.377~8.536cm 的条件下,畦田长度为20m,单宽流量为0.001m3/s时,灌水效果较差,达不到优化效果,灌水时畦田长度不能取20m;在土壤入渗能力为19.494cm,畦田长度为20m,优化的单宽流量为0.019m3/s。
表8.11 同一畦田长度下不同土壤入渗能力下的优化单宽流量
续表
注黑体为优化结果。
3.优化结果
由以上优化过程可以看出,不同的土壤入渗能力,不同的畦田长度下,优化单宽流量不同,地面灌水优化效率随着单宽流量的不同而不同。在土壤质地不变、地面坡度不变、灌水定额不变的情况下,随着畦田长度的增加,优化单宽流量也逐渐增加;在同一土壤入渗能力下、同一单宽流量下,优化单宽流量随着地面坡降的减小而有增加的趋势;在同一土壤入渗能力下,灌水定额愈大时,优化单宽流量愈小,但是灌水定额大的优化效率稍微差些。不同的土壤入渗能力下,优化单宽流量结果不同,随着土壤入渗能力的增加,优化单宽流量逐渐增加。特大土壤入渗能力下,要求的畦田长度特别小,如土壤入渗能力为19.494cm,优化的畦田长度仅为20m。例如南郊区御河试验站头水灌溉优化单宽流量结果见表8.12。
表8.12 南郊区御河试验站土壤优化单宽流量分析表 单位:m3·s
有关地面灌溉优化灌水技术研究及实用手册的文章
图9.1查表法流程图 大同市南郊区的赵家小村北的某一块地上实施第一次灌水,灌溉水源为河水,该土壤质地为粉壤土,已知畦田长度为100m,畦田宽度为3m,地面坡度为0.002,灌水定额为40m3/亩,试确定这次灌水的优化入畦单宽流量。......
2023-11-04
Maheshwari等利用水流推进过程和畦首地表水深的变化过程,引用地表储水形状系数并取其值为0.75,采用类似于试算法的模式搜索技术来估算畦灌入渗参数;该方法可以仅通过一个畦田的水流推进过程、畦首地表水深等试验数据来估算入渗参数,试验工作量较小,但由于该方法采用类似于试算的模式搜索法进行计算,所以计算量大,计算效率较低。尽管大多数土壤传输函数为预测土壤水力特性的研究,但其研究范围不限于水力传输函数。......
2023-11-04
由于土壤水分入渗参数的空间变异性,不同的土壤质地,不同的耕作条件,在给定入畦单宽流量的条件下,达到最佳灌溉效果所要求的畦田长度不同。图8.2已知入畦单宽流量优化畦田长度流程图同一地面坡降、单宽流量下优化畦田长度的求解。表8.3同一单宽流量下不同地面坡降下的优化畦田长度 注黑体为优化结果。......
2023-11-04
土壤水分入渗试验旨在通过系统的大田试验,全面揭示土壤的基本特性,了解影响土壤水分入渗的主导因素,建立土壤水分入渗模型,为灌溉提供土壤水分入渗模型及其模型参数的确定和预测方法。测试时间原则上与土壤入渗试验时间相同。......
2023-11-04
图5.21多元线性回归预测模型流程图经过大量分析,回归模型的显著性较好的各种变量组合如表5.6所示,各种预测模型回归参数估计及检验见表5.7。所以,经过分析,取模型Ⅶ作为该区域土壤入渗能力的预测模型。......
2023-11-04
地面灌溉水流运动的速度与单宽流量呈正比例关系。当土壤入渗能力较小时,减小单宽流量小,增加放水时间,可以增加灌溉水在畦田内的停留时间,土壤的净入渗时间增加,从而可以提高地面灌溉的灌溉效果。②随着土壤入渗能力的下降,在同样的单宽流量下,灌溉效果降低;③在土壤入渗能力特别低的情况下,可采用小流量灌溉的方式提高灌溉效果。表8.16 不同单宽流量灌溉时灌溉效果比较表注黑体为优化结果。......
2023-11-04
用水管理是整个灌溉管理工作的中心环节。田间灌溉用水管理就是在现有的水利工程基础上,采用合理的灌溉技术,提高田间灌溉水有效利用率。采用窄畦大流量地面灌水可节约灌溉用水量15%,灌水均匀度可提高10%左右。因此,研究现代地面灌溉用水管理技术、改进田间灌溉管理方式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2023-11-0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