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初步统计分析,我国目前灌溉渠道水利用系数为0.4~0.8,田间水利用系数为0.6~0.7,灌溉水利用系数为0.24~0.5,远远低于发达国家。地面灌溉节水成本低。地面灌溉节水的重点在田间,田间节水的重点又在田间灌溉用水的管理。......
2025-09-30
地面灌溉效果的三个评价指标是从不同角度对灌水质量进行评价。在某次灌溉过程中,这三个指标的高低与所采用灌水技术参数有关,灌水技术参数优化的目的是通过灌水技术参数的选择,使灌溉效果指标达到最高。从评价灌水质量的三个指标的定义分析可知,三者之间存在着一定的正比例关系,如图7.7所示的灌水状态推导如下。
现假定计划灌入湿润层内的总水量为w n (abci所包围面积);实际入畦水量为w f(abdeh所包围面积),w f 是w n 的k 倍,既w f=kw n ;在一定的灌水技术参数下灌水后,灌入计划湿润层内的水分为w s (abmfji所包围面积),则灌水效率E a可表示为
图7.7 地面灌溉效果优化模型推导简图
因此,灌水效率与储水效率间存在着正比例关系。
根据灌水均匀度的定义,式(7.3)右端的第二项为灌水后沿畦长各点灌水深度与平均灌水深度的平均数值离差与平均灌水深度的比值。根据定义,Δz值可近似用A 1和A 2的面积和相应的畦长求得。由水量平衡原理可知应当有A 1=A 2,e点左段的Δz 1=A 1/PL,e点右段的Δz 2=A 2/(1-P)L。全畦长段平均的Δz为
由图7.7可见:
将式(7.7)代入式(7.6),并将Δz代入E d表达式,得到下式。
(https://www.chuimin.cn)
由此可见,灌水均匀度与灌水效果或储水效果呈正比例关系,即随灌水效果或储水效果的增大而增大。
经过以上分析,可以选择灌溉效果评价指标中的任何一个作为优化灌水技术参数的指标。值得注意的是当实际平均灌水深度与计划平均灌水深度的比值k变化时,灌水效率和储水效率有较大的变化。当k值小于1时,可能出现灌水效率很高,而储水效率很低的情况;当k值远远大于1时,又可能出现储水效率很高而灌水效率很低的情况。为达到较高的灌溉效果,可将k值控制在1.0~1.05之间。在此前提下建立如下灌水技术参数优化模型:
式中 L max——灌水过程中水流的最大推进长度;
L——灌水畦长;
0.9~0.95——灌溉排水规范要求的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
Eas——灌水效率与储水效率之和。
考虑到数值计算中误差的影响以及优化结果的可靠性,按两者之和最大为优化目标。
上述优化模型的优化过程为:首先对各种灌水技术参数下的灌水过程进行模拟;其次按式(7.9)和式(7.10)进行检验,最后按式(7.11)或式(7.12)择优。
对于畦灌,本程序实现了以下两方案的参数优化。
(1)给定畦长L,优化不同灌水定额、各种地面坡度下的单宽流量q。
(2)给定单宽流量q,优化不同灌水定额、各种地面坡度下的畦长L。
相关文章
据初步统计分析,我国目前灌溉渠道水利用系数为0.4~0.8,田间水利用系数为0.6~0.7,灌溉水利用系数为0.24~0.5,远远低于发达国家。地面灌溉节水成本低。地面灌溉节水的重点在田间,田间节水的重点又在田间灌溉用水的管理。......
2025-09-30
上述参数中,断面参数根据灌水方式和灌水条件计算确定,α值和β 值根据断面参数和入渗计算选定,其余参数根据大田实际灌水情况确定。图6.3运动波模型数值模拟结果验证图 图6.4运动波模型数值模拟结果验证图 (未耕地)退水过程吻合较差的主要原因是大田地表的平整程度差。......
2025-09-30
小型水库共86座,总库容6091.8万m3,兴利库容3722.6万m3,已淤积库容1104.2万m3。原设计灌溉面积20.77万亩,现有效灌溉面积为15.48万亩,是农村水利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控制流域面积100km2以上的河道有40条,需要修建堤防工程的河道长度454.75km,已修建各类堤防工程329.23km。目前,堤防毁坏情况比较严重,累计毁坏长度140.2km。截至2005年,全市累计初步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85470hm2,占水土流失面积的39%。......
2025-09-30
通过对田间实测资料的分析,得到地面灌溉条件下影响灌溉效果的主要因素如下:入地单宽流量q:较大的q值意味着较快的推进过程,有助于获得较好的灌溉特性。笔者在2001年提出本书采用的地面灌溉效果优化模型。......
2025-09-30
图7.3土壤水分入渗剖面图7.4累积入渗量与储水效率关系图7.5累积入渗量与灌水均匀度关系图7.6累积入渗量与灌水效率关系1.储水效果的变化特征图7.4为储水效率与土壤90min累积入渗量的关系曲线,由图7.4可以看出:当土壤入渗能力增大时,灌水效率先是随土壤入渗能力的增大而增大,而后随着土壤入渗能力的增大而减小,两者之间较好地符合二次多项式关系。......
2025-09-30
Maheshwari等利用水流推进过程和畦首地表水深的变化过程,引用地表储水形状系数并取其值为0.75,采用类似于试算法的模式搜索技术来估算畦灌入渗参数;该方法可以仅通过一个畦田的水流推进过程、畦首地表水深等试验数据来估算入渗参数,试验工作量较小,但由于该方法采用类似于试算的模式搜索法进行计算,所以计算量大,计算效率较低。尽管大多数土壤传输函数为预测土壤水力特性的研究,但其研究范围不限于水力传输函数。......
2025-09-30
基于水量平衡方程及圣维南方程组,结合地面水流运动特性,采取不同程度的假定和近似,目前模拟地面灌溉水流运动的数学模型有水量平衡模型、完整水流动力学模型、零惯量模型和运动波模型四种模型。与完全水流动力学模型相比,该模型计算量少,且计算精度高,因而该模型是用来研究地面灌溉田面水流运动的一个较理想的模型。......
2025-09-3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