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入渗能力和入渗模型参数预测模型的成功建立,为土壤入渗过程的预报提供了可能性。预报土壤入渗过程的基本思路是:首先通过实测或其他方法获得与土壤入渗参数具有密切相关性的有关物理参数 ;其次利用土壤入渗能力和入渗模型参数回归模型求得相应得预报量;最后将入渗参数的预报量代入考斯加科夫三参数模型得到土壤入渗过程。根据预测量模型的不同,土壤入渗过程的预报方法可分为以下两种。......
2023-11-04
根据南郊区试验资料和第5.1节的分析结果可知,影响土壤入渗能力的主要因素有土壤质地、不同耕作措施、土壤含水量、土壤有机质含量,其选取的自变量为:有机质含量0~20cm,土壤干容重0~10cm、10~20cm、0~20cm,土壤物理性粘粒含量(<0.01mm)0~20cm,砂粒0~20cm、20~40cm、0~40cm,粉粒0~20cm、20~40cm,土壤含水量0~2cm、2~10cm、10~20cm、0~20cm、20~30cm;其他非主要因素的影响都包含在β0中。
根据南郊区40组大田土壤入渗试验资料,选取不同的变量进行组合,利用式 (5.4)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对南郊区的土壤入渗能力进行预测,并对以上各个变量的各种组合进行回归模型和回归模型系数的显著性分析,确定最佳的各种变量组合和最佳的土壤入渗预报模型。如果回归模型不显著,说明这种变量组合与各变量的回归是不显著的。如果回归系数不显著的因素,说明其对土壤入渗能力的影响较小,可暂不考虑。多元线性回归预测模型流程图见图5.21。
图5.21 多元线性回归预测模型流程图
经过大量分析,回归模型的显著性较好的各种变量组合如表5.6所示,各种预测模型回归参数估计及检验见表5.7。
表5.6 各种模型的变量组合
(www.chuimin.cn)
表5.7 各种变量组合的土壤入渗能力预报模型参数估计及检验表
如表5.7所示,七个模型所计算的F 值都大于相应的F 0.05值,且相差幅度较大,说明七个预测模型都是显著的;根据试验观测值计算t值和给定显著水平α=0.05查得tα/2的值比较可知,模型Ⅰ、模型Ⅱ、模型Ⅴ、模型Ⅵ、模型Ⅶ中所选变量对H 90值的影响都是显著的。模型Ⅲ、模型Ⅳ中只有砂粒0~20cm 对H 90值的影响不显著,其他几个变量对其影响都是显著的。从预测误差分析可知,随着变量个数的增加,相对误差减小,说明考虑的影响因素越多,预测结果越准确。模型Ⅳ的预测误差较小,但有一个变量 (t 3)不显著;模型Ⅴ的预测误差也小,各变量的显著性好,但其中的一个变量是20~40cm 砂粒含量,说明土壤入渗能力与表层0~20cm 砂粒含量无关,而与20~40cm 土层的砂粒含量有关。这与实际情况不太符合;模型Ⅵ和模型Ⅶ的各因素的显著性都很好,但模型Ⅶ预测误差比模型Ⅵ的误差小,各变量对其影响的显著性较好。所以,经过分析,取模型Ⅶ作为该区域土壤入渗能力的预测模型。该模型各变量回归参数估计见表5.8。
表5.8 模型Ⅶ土壤入渗能力预报模型参数表
有关地面灌溉优化灌水技术研究及实用手册的文章
土壤入渗能力和入渗模型参数预测模型的成功建立,为土壤入渗过程的预报提供了可能性。预报土壤入渗过程的基本思路是:首先通过实测或其他方法获得与土壤入渗参数具有密切相关性的有关物理参数 ;其次利用土壤入渗能力和入渗模型参数回归模型求得相应得预报量;最后将入渗参数的预报量代入考斯加科夫三参数模型得到土壤入渗过程。根据预测量模型的不同,土壤入渗过程的预报方法可分为以下两种。......
2023-11-04
图7.3土壤水分入渗剖面图7.4累积入渗量与储水效率关系图7.5累积入渗量与灌水均匀度关系图7.6累积入渗量与灌水效率关系1.储水效果的变化特征图7.4为储水效率与土壤90min累积入渗量的关系曲线,由图7.4可以看出:当土壤入渗能力增大时,灌水效率先是随土壤入渗能力的增大而增大,而后随着土壤入渗能力的增大而减小,两者之间较好地符合二次多项式关系。......
2023-11-04
Maheshwari等利用水流推进过程和畦首地表水深的变化过程,引用地表储水形状系数并取其值为0.75,采用类似于试算法的模式搜索技术来估算畦灌入渗参数;该方法可以仅通过一个畦田的水流推进过程、畦首地表水深等试验数据来估算入渗参数,试验工作量较小,但由于该方法采用类似于试算的模式搜索法进行计算,所以计算量大,计算效率较低。尽管大多数土壤传输函数为预测土壤水力特性的研究,但其研究范围不限于水力传输函数。......
2023-11-04
土壤水分入渗试验旨在通过系统的大田试验,全面揭示土壤的基本特性,了解影响土壤水分入渗的主导因素,建立土壤水分入渗模型,为灌溉提供土壤水分入渗模型及其模型参数的确定和预测方法。测试时间原则上与土壤入渗试验时间相同。......
2023-11-04
土壤水分入渗能力和土壤水分入渗模型参数是各种地面灌水技术中确定其灌水技术参数必不可少的重要依据。但由于灌溉土壤条件的变异性和影响土壤水分入渗特性因素的复杂性,致使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种简单易行的取得土壤水分入渗参数的方法。......
2023-11-04
地面灌溉水流运动的速度与单宽流量呈正比例关系。当土壤入渗能力较小时,减小单宽流量小,增加放水时间,可以增加灌溉水在畦田内的停留时间,土壤的净入渗时间增加,从而可以提高地面灌溉的灌溉效果。②随着土壤入渗能力的下降,在同样的单宽流量下,灌溉效果降低;③在土壤入渗能力特别低的情况下,可采用小流量灌溉的方式提高灌溉效果。表8.16 不同单宽流量灌溉时灌溉效果比较表注黑体为优化结果。......
2023-11-04
Kostiakov Lewis入渗公式能够很好地预测入渗过程,特别是对于长历时入渗,较其他公式具有更高的预测精度,目前人们较多应用的仍然是以Kostiakov和KostiakovLewis公式为基础的入渗模型。这种纯经验性的公式虽然缺乏物理基础,但由于其应用方便,至今在许多试验研究仍然沿用。......
2023-11-04
通过对田间实测资料的分析,得到地面灌溉条件下影响灌溉效果的主要因素如下:入地单宽流量q:较大的q值意味着较快的推进过程,有助于获得较好的灌溉特性。笔者在2001年提出本书采用的地面灌溉效果优化模型。......
2023-11-0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