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水管理是整个灌溉管理工作的中心环节。田间灌溉用水管理就是在现有的水利工程基础上,采用合理的灌溉技术,提高田间灌溉水有效利用率。采用窄畦大流量地面灌水可节约灌溉用水量15%,灌水均匀度可提高10%左右。因此,研究现代地面灌溉用水管理技术、改进田间灌溉管理方式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2025-09-30
土壤水分入渗试验旨在通过系统的大田试验,全面揭示土壤的基本特性,了解影响土壤水分入渗的主导因素,建立土壤水分入渗模型,为灌溉提供土壤水分入渗模型及其模型参数的确定和预测方法。主要包括土壤质地影响试验、土壤含水量影响试验、土壤结构影响试验,土壤有机质影响问题等。
1.试验规模
大田土壤清水入渗试验共进行455组。每县 (区)5个点 (每个点代表1种质地),每点构造3种不同土壤结构(春季未耕原茬地、春季犁耕翻松地和春季犁耕压实地),每一种土壤结构构造3~5 个含水量水平 (分别灌前加水0mm、25mm、50mm、75mm、100mm),每点做11个试验,每县(区)共做55个土壤入渗试验。测定各种土壤状况下土壤入渗量的大小和分析各因素对土壤入渗能力的影响。
2.试验地点
试验在《21世纪初首都水资源可持续利用》项目所涉及的8个县 (区)(灵丘县除外)进行,各县(区)的行政地理位置见图3.2,每个县(区)的5个试验地点的选择原则如下:
图3.2 大同市各县 (区)行政地理位置图
(1)每个项目区内必须有一个点。
(2)各点分布于全县各种地貌单元内(山丘区、洪积扇区、冲积平原区等)。
(3)所选5个地点的土壤质地必须拉开档次。
(4)所选地点尽量靠近骨干渠道。
3.试验水源(https://www.chuimin.cn)
试验水源为井水。
4.试验观测项目
(1)土壤水分入渗能力:测定土壤入渗水量随时间的变化过程。采用双套环入渗仪进行;入渗时间原则上是90min。
(2)土壤含水量:原茬地按0~2cm、2~10cm、10~20cm、20~30cm、30~40cm、40~60cm、60~80cm、80~100cm 等层次分别测定土壤含水量,翻松地、压实地按0~2cm、2~10cm、10~20cm、20~30cm、30~40cm 五个层次分别测定土壤含水量。测试时间原则上与土壤入渗试验时间相同。
(3)土壤容重:原茬地按0~10cm、10~20cm、20~30cm、30~40cm、40~60cm、60~80cm、80~100cm 七个层次分别测定土壤容重。翻松地、压实地只取0~10cm、10~20cm两层。并按每层次重复取两个土样测试,取其平均值。
(4)水温、气温、地温:在入渗试验开始45min后,测定并记录入渗试验时的试验水温、气温、地温。地温测定5cm 深度的地温;气温测2m 高度处的气温;水温测定水桶中的水温。
(5)1m 深的土壤剖面:记录土壤层次的分布、层厚和土壤类型,冻土层厚度。并取土测定分层容重和含水量。
(6)土壤有机质:主要测定土壤耕作层(0~20cm)内的有机质含量。
5.试验方法
土壤水分入渗试验采用积水入渗方法,即试验时形成地表含水量接近饱和含水量θs的一维垂直入渗条件,其入渗界面边界条件属灌溉入渗模型。为消除积水水头对势梯度的影响,将积水水深控制在2~3cm。入渗过程中分时段记录入渗水量,根据土壤水分入渗的一般过程,入渗开始后2min内,每30秒观测一次;3~11min内,每分钟观测一次;12~15min内,3min观测一次;15~60min内,5min观测一次;60min以后,10min观测一次。入渗时间由相对稳定入渗条件控制,即入渗率达到相当稳定时结束实验。实验表明:耕种条件下非冻结土壤一般在60min内可达到稳定入渗状态,冻结土壤达到稳定入渗的时间更短,考虑到资料一致性和可靠性,试验中的入渗实验时间取90min。
相关文章
用水管理是整个灌溉管理工作的中心环节。田间灌溉用水管理就是在现有的水利工程基础上,采用合理的灌溉技术,提高田间灌溉水有效利用率。采用窄畦大流量地面灌水可节约灌溉用水量15%,灌水均匀度可提高10%左右。因此,研究现代地面灌溉用水管理技术、改进田间灌溉管理方式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2025-09-30
Kostiakov Lewis入渗公式能够很好地预测入渗过程,特别是对于长历时入渗,较其他公式具有更高的预测精度,目前人们较多应用的仍然是以Kostiakov和KostiakovLewis公式为基础的入渗模型。这种纯经验性的公式虽然缺乏物理基础,但由于其应用方便,至今在许多试验研究仍然沿用。......
2025-09-30
6)低温阀门试验一般采用液氮进行冷却,采用氦气进行阀门泄漏测试。7)阀座密封试验时,需采用分段式增压,分段增压数值可按GB/T24925《低温阀门技术条件》和BS6364《低温阀门》的规定。在常温及1.0MPa压力下,使用氦气做初始检测试验,确保阀门在合适的条件下进行试验。4)按规定的最大试验压力,进行阀门的正常流向密封试验,用检漏仪测量泄漏量时,其泄漏率的允许值可按BS6364—1998、国标GB/T24925的规定。......
2025-09-29
据初步统计分析,我国目前灌溉渠道水利用系数为0.4~0.8,田间水利用系数为0.6~0.7,灌溉水利用系数为0.24~0.5,远远低于发达国家。地面灌溉节水成本低。地面灌溉节水的重点在田间,田间节水的重点又在田间灌溉用水的管理。......
2025-09-30
水分入渗过程是非饱和土壤水分的运动过程,属于广义渗流理论的研究范畴,其理论基础是法国工程师Darcy提出的达西定律。Richards将达西定律引入非饱和土壤水流动为式中 K(ψm)、K(θ)——非饱和导水率;ψ——总水势梯度。式(1.2)成为研究非饱和土壤水流动的基本定律。达西定律是多孔介质中液体流动所应满足的运动方程,质量守恒是物质运动和变化普遍遵循的基本原理,将质量守恒原理具体应用在多孔介质中的液体流动即为连续方程。......
2025-09-30
通过对田间实测资料的分析,得到地面灌溉条件下影响灌溉效果的主要因素如下:入地单宽流量q:较大的q值意味着较快的推进过程,有助于获得较好的灌溉特性。笔者在2001年提出本书采用的地面灌溉效果优化模型。......
2025-09-30
小型水库共86座,总库容6091.8万m3,兴利库容3722.6万m3,已淤积库容1104.2万m3。原设计灌溉面积20.77万亩,现有效灌溉面积为15.48万亩,是农村水利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控制流域面积100km2以上的河道有40条,需要修建堤防工程的河道长度454.75km,已修建各类堤防工程329.23km。目前,堤防毁坏情况比较严重,累计毁坏长度140.2km。截至2005年,全市累计初步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85470hm2,占水土流失面积的39%。......
2025-09-30
基于水量平衡方程及圣维南方程组,结合地面水流运动特性,采取不同程度的假定和近似,目前模拟地面灌溉水流运动的数学模型有水量平衡模型、完整水流动力学模型、零惯量模型和运动波模型四种模型。与完全水流动力学模型相比,该模型计算量少,且计算精度高,因而该模型是用来研究地面灌溉田面水流运动的一个较理想的模型。......
2025-09-3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