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地面灌溉优化研究及实用手册

地面灌溉优化研究及实用手册

【摘要】:小型水库共86座,总库容6091.8万m3,兴利库容3722.6万m3,已淤积库容1104.2万m3。原设计灌溉面积20.77万亩,现有效灌溉面积为15.48万亩,是农村水利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控制流域面积100km2以上的河道有40条,需要修建堤防工程的河道长度454.75km,已修建各类堤防工程329.23km。目前,堤防毁坏情况比较严重,累计毁坏长度140.2km。截至2005年,全市累计初步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85470hm2,占水土流失面积的39%。

1949年以来的50多年中,大同市建成一大批水利水保骨干工程,有效地改变了全市工农业生产条件,提高了增产减灾的能力,在国民经济发展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历经了20世纪50年代以修建水库为主的水利工程建设,20世纪70年代以打井配套为主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特别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通过深化水利体制改革,加强管理,推广应用现代水利科技成果,水利建设事业呈现出可喜的局面,工程效益得到了充分发挥。

到2005年底,大同市有效灌溉面积达到114030hm2 (171.03万亩),其中自流灌区31620hm2 (47.43万亩),中型泵站28130hm2 (42.2万亩),纯井区40890hm2 (61.3万亩),小型水利13390hm2 (20.1万亩);节水灌溉面积为65570hm2 (98.35万亩);喷灌10260hm2(16.4万亩),滴灌900hm2 (1.35 万亩),管灌27840hm2 (41.76 万亩),渠道防渗面积26570hm2 (39.85万亩)。共解决了146.17万人、24.91万头大牲畜的吃水困难;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85470hm2 (578.2万亩),占水土流失总面积的39%。建成小水电站2座,累计装机4100k W;发展水产养殖面积2500hm2 (3.75万亩),成鱼产量990t。

1.水库工程

大同市水库共有92座,总库容为7.83亿m3。其中大中型水库6座,小型水库86座。

(1)大中型水库有册田水库、赵家窑水库、文瀛湖水库、十里河水库、孤峰山水库和恒山水库。

册田水库是大同唯一的一座大型水库,位于桑干河的中上游。水库兴建于1958年,设计总库容5.8亿m3 (水位960.5m 时库容),防洪库容1.63亿m3。册田水库的任务为城市(大同市)工业供水、灌溉、防洪。册田水库不仅担负本灌区45.34万亩土地的灌溉供水的任务,还担负着向大同市供水3300万m3/a及向北京供水1亿m3/a的任务。另外,册田水库地处官厅水库上游,有着极其重要的地理位置,为下游官厅水库的防洪及向首都北京供水提供了安全保障,其地理位置相当重要。

其余五座中型水库设计总库容14224万m3,防洪库容6306万m3。赵家窑水库既有农业灌溉任务,又有工业供水及生活用水任务;文瀛湖水库的任务是工业供水,也是大同市重要的生态公园;十里河、孤峰山和恒山水库的任务均为农业灌溉。此外,孤峰山和恒山水库还有防洪任务,分别保护着下游7.9万亩和10万亩面积的防洪任务。

(2)小型水库共86座,总库容6091.8万m3,兴利库容3722.6万m3,已淤积库容1104.2万m3。小型水库年供水量7800万m3,全部为农业灌溉和生态用水。

2.泵站工程

泵站工程共有63处,其中设计灌溉面积万亩以上的泵站8处;设计灌溉面积1000亩以上的泵站55处。

(1)万亩以上泵站有智家堡电灌站、兰玉堡电灌站、神溪泵站、水神堂扬水站、下河湾扬水站、固城扬水站、河东窑扬水站和册田高灌8处。设计灌溉面积41.06万亩,现有效灌溉面积仅28.86万亩。这些泵站最早建于1964年,最迟建于1976年,已运行了30多年,其间没有进行过大的更新改造,渠道和建筑物损毁严重;机泵配置都是些耗能高的老式泵,抽水灌溉时经常停机,没有配件,维修困难。

(2)万亩以下泵站55处,大多数建于20世纪70年代,也有少数建于20世纪60年代和20世纪80~90年代。原设计灌溉面积20.77万亩,现有效灌溉面积为15.48万亩,是农村水利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www.chuimin.cn)

3.自流灌区工程

自流灌区工程总计89处,其中,万亩以上灌区16处,万亩以下的小自流灌区73处。

(1)万亩以上自流灌区16处,有效灌溉面积54.185万亩。

(2)万亩以下小型灌区73处,设计灌溉面积19.55万亩,有效灌溉面积仅11.99万亩。

4.井灌工程

井灌工程农灌机井7644眼,配套机井7033眼,总装机9.84万kW,有效灌溉面积81.80万亩。其中:纯井区61.34万亩,万亩自流灌区及万亩机电灌站内井灌面积20.46万亩。

5.河道堤防工程

河道主要有御河、十里河、口泉河、黄黑水河、南洋河等河道,均系防洪重点河道。控制流域面积100km2以上的河道有40条,需要修建堤防工程的河道长度454.75km,已修建各类堤防工程329.23km。约占需要修建堤防工程长度909.5km 的36.2%。目前,堤防毁坏情况比较严重,累计毁坏长度140.2km。

6.水土流失及水土保持生态工程建设

大同市地处黄土高原东北边缘,北京永定河官厅水库上游,是毛乌素沙漠的延伸地带,地形复杂,地貌多变,土质松散,植被稀疏,生态环境脆弱,水蚀风蚀交替发生,水土流失严重。每年3~5月受西伯利亚冷气团控制,西北风劲吹,加上气温回升快,土壤蒸发大,干旱严重,风大沙多,沙尘暴频频发生。20世纪60年代发生29次,70年代发生109次,80年代发生58次,90年代发生10次。2001年3月5日发生的沙尘暴涉及全市,风速最大达17m/s,受灾面积10827km2。6~9月受太平洋暖湿气流控制,东南风盛行。雨多风小暴雨集中,历时短,强度大,水力侵蚀相当严重。在全市总面积14112km2的土地上,水土流失面积9793km2,占总面积的69.4%,全市七县四区均有分布,严重区为黄土丘陵沟壑区,水蚀模数在4000~8000t/ (km2·a)之间。风力侵蚀区主要分布在恒山山脉以北的广大区域,风力侵蚀严重区为黄土丘陵缓坡风沙区,土壤风蚀模数在3000~5000t/ (km2·a)之间,主要分布在左云、新荣、阳高、天镇阴山南支长城沿线。严重的水土流失使耕地破坏,土地贫瘠,生态恶化。而且淤积水库抬高河床,降低防洪能力。

面对严重的水土流失,历届党委、政府都十分重视,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坚持以小流域为单元综合治理和 “四荒”拍卖,水土保持治理进度进一步加大。截至2005年,全市累计初步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85470hm2,占水土流失面积的39%。其中修建基本农田76110hm2,水保造林237760hm2,种草14410hm2,封山育林57190hm2,生态环境在局部地域有所改观,但整体还有恶化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