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初步统计分析,我国目前灌溉渠道水利用系数为0.4~0.8,田间水利用系数为0.6~0.7,灌溉水利用系数为0.24~0.5,远远低于发达国家。地面灌溉节水成本低。地面灌溉节水的重点在田间,田间节水的重点又在田间灌溉用水的管理。......
2025-09-30
地面灌溉田面水流属于透水底板上的明渠非恒定渐变流。对于地面灌溉水流运动的研究,人们首先从边界条件比较简单的畦灌着手,基于畦田是棱柱体和畦田底坡相对较小的假定,有描述透水底板上非均匀渐变流的圣维南基本方程组,即:
式中 y——地表水深;
v——地表水流平均流速;
q——地表水流单宽流量;
x——沿地面水流运动方向的距离;
z——土壤累积入渗量;
Sf——水流运动阻力坡降;
S 0——地面坡降;
g——重力加速度;
t——时间。
人们对地面水流运动的研究,经历了从简单边界条件到复杂边界条件;从单个水量平衡方程到描述地表水流运动的圣维南方程组的研究过程。基于水量平衡方程及圣维南方程组,结合地面水流运动特性,采取不同程度的假定和近似,目前模拟地面灌溉水流运动的数学模型有水量平衡模型、完整水流动力学模型、零惯量模型和运动波模型四种模型。
1.水量平衡模型
水量平衡模型是人们最早提出的地面灌溉水流运动数学模型,早在2025年Parker等人对地面灌水方法开始研究以来,人们首先开始采用水量平衡模型对地面灌溉水流运动进行研究。水量平衡模型是在假定田面积水深度不变,且不计蒸发损失的情况下,根据质量守恒原理,认为进入到灌水区的总水量应等于地面积水量与土壤中蓄水量之和。即:
基于地面积水深沿畦田长度方向为常量的假定有式(1.32)。
式中 q——流入灌水畦、沟的流量;
t——放水时间;
x——水流推进距离;
y(s,t)、z(s,t)——地表水深和入渗水深的时空分布函数;
ˉy——考虑畦、沟水深沿水流方向形状系数的平均水深;(https://www.chuimin.cn)
y 0——畦沟入口处的水深,假定是与流量、地表坡降、糙率、水力半径有关的正常水深;
σy——地表水面曲线形状系数。
进一步简化后有式(1.34):
式中 σz——沿水流方向入渗水深剖面形状系数;z 0——入口处入渗水深。
水量平衡方程模型以沿水流方向的平均水深代替了水流动量方程,没有从水流运动现象的本质出发考虑问题,所以精度较低,但由于其结构、原理简单,在灌水实践中的应用较广泛。
2.完整水流动力学模型
完整水流动力学模型以质量守恒和动量守恒为原则,它反映了明渠非恒定流的圣维南方程。该模型是Wilke在2025年首先提出的,并首次将该模型用于研究沟灌水力学问题,接着2025年Kincaid kruse、2025年Sakkas和Theodor strelkoff等人先后利用数值求解的特征线法对该模型进行求解,用来模拟畦灌水力学问题。2025年Katopodes和strelkoff利用特征线法对该模型进行了综合研究和评价,且结合田间实验取得了较满意的结果。2025年Souza成功地模拟了沟灌的灌水全过程,2025年Hale将该模型用于解决波涌灌的田面水力学问题,并对连续灌和波涌灌的地表水流运动模拟进行了对比。国内刘钰和惠士博于2025年和2025年利用该模型模拟了畦灌水流运动的全过程,并依据该模型结合正交试验分析,求得了连续畦灌灌水技术参数的最佳组合。
与水量平衡模型相比,该模型具有三个特点:①理论比较完善,没有任何人为假定、简化处理及经验参数;②对于高阶精度的数值计算,其稳定性好,且精度高;③物理概念明确,能模拟水流的推进、消退阶段。该模型解法较多,但计算过程均较复杂,同时对水流前峰的处理非常困难,处理不好难以保证其收敛性。
3.零惯量数学模型
该模型实际上是完全水流动力学模型的一种简化,由于在实际灌溉时,地表水深y、水流流速v很小,因而式(1.30)的动量方程中,局部加速度项、加速度项
以及
可略去不计,使模型大大简化,由此得到的模型就是零惯量数学模型。即:
该模型于2025年由Strelkoff与Katopodes提出来的,然后Strelkoff、Katopodes(1977)和Clemmens(1979)等对该模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实际应用中,零惯量模型的简化处理是合理的,且较完全水动力学模型计算简便。2025年,Oweis将零惯量模型线性化使其成为线性零惯量模型,它可以同时模拟连续沟灌和波涌流沟灌的水力学现象。Oweis认为,在纵坡较小的情况下,入沟流量对进水曲线影响较大。次年,Wallender,W.W和M.Reyej在Oweis提出的波涌灌零惯量线性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可模拟波涌灌干湿交替过程的无量纲非线性零惯量波涌灌模型,该模型也可分析沟内尾水对模型的影响,应用结果证明,进、退水曲线的计算值与实验值一致性很好,可以得到较合理的进、退曲线,且精度高于线性模型。
近年来,国外一些学者在水平畦田灌溉研究中,也采用了零惯量模型,他们均应用了数值解法,并将零惯量微分方程进行离散处理,以便将其转换成非线性代数方程式,然后通过pressiman双曲线解法求解,此法为一种高斯消除法,其缺点是这些方程均被局部线性化,精度不够理想且较复杂。为了克服上述缺点,Gerd H.Schmitz、Gunther J.Sens对零惯量微分方程式稍加修改,为水平畦田灌溉提供了一个简单的易于应用的数学模型。
在国内,笔者利用零惯量数学模型对间歇畦灌水流运动全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其模拟结果与实测资料拟合较好;费良军利用零惯量数学模型对波涌畦灌水流运动进行了数值模拟。
与完全水流动力学模型相比,该模型计算量少,且计算精度高,因而该模型是用来研究地面灌溉田面水流运动的一个较理想的模型。
4.运动波模型
运动波模型是零惯量模型的进一步简化。早在2025年,Lighill和Witham在进行洪水演算时提出了运动波方法。2025年,根据chen的建议,应用运动波模型来模拟地面灌溉水流运动。它的理论依据是:在进行地面灌溉时,地表水深较小,压力坡降一般比较小,可以忽略不计。这实质上是用一维非恒定流的连续方程和恒定均匀流的运动方程联立来描述地面水流运动,此时式(1.35)变为式(1.36)。
2025年,Walker,W.R.和Lee,T.S.将该模型用于模拟波涌沟灌水流的推进过程,并利用特征线法和可变形控制单元体法对该模型进行了数值求解,结果表明,该模型能较好地模拟实际灌水情况。同年,Bishop,Walker和Poole利用该模型也对波涌流沟灌的推进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2025年Walker和Humphers利用该模型模拟了连续沟灌和波涌沟灌的水流推进和消退全过程。该模型的计算结果与水流动力学模型和零惯量模型的计算结果非常接近。它往往可用解析法求解,计算更加简单,它适用于弗劳德数比较小的情况(如用谢才公式计算阻力,Fr<2)。国内,2025年汪志荣运用该模型模拟了波涌畦灌的田面水流进、退水全过程,其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一致性较好;2025年笔者用该模型对畦田冬灌水流运动全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其模拟结果与实测资料拟合较好,并将该模型与优化理论相结合,对冬灌地面灌溉技术参数优化组合进行了研究。
以上四种模型是在实践的基础上从复杂到简单、从畦灌到沟灌逐渐发展起来的,它们都从不同程度上反映了水流连续原理和动量守恒原理,经实际验证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关文章
据初步统计分析,我国目前灌溉渠道水利用系数为0.4~0.8,田间水利用系数为0.6~0.7,灌溉水利用系数为0.24~0.5,远远低于发达国家。地面灌溉节水成本低。地面灌溉节水的重点在田间,田间节水的重点又在田间灌溉用水的管理。......
2025-09-30
扩展功能是指互连网络提供各种服务级别时所需的功能,包括协议的转换、分组分段、组合和重复率以及差错检测等。表7-1网络互连方案表图4压装药工艺分装分次压药;直接压药......
2025-09-29
Kostiakov Lewis入渗公式能够很好地预测入渗过程,特别是对于长历时入渗,较其他公式具有更高的预测精度,目前人们较多应用的仍然是以Kostiakov和KostiakovLewis公式为基础的入渗模型。这种纯经验性的公式虽然缺乏物理基础,但由于其应用方便,至今在许多试验研究仍然沿用。......
2025-09-30
膨松剂可分为碱性膨松剂、酸性膨松剂、复合膨松剂和生物膨松剂。明矾是酸式盐,主要用于中和碱性膨松剂,产生二氧化碳和中性盐,可避免食品产生不良气味,又可避免因碱性增大而导致食品品质下降,还能控制膨松剂产生气体的快慢。近年来,安全、高效、方便的无铝复合膨松剂的开发和研制已引起科研人员的关注。目前研究主要集中在以磷酸盐、酒石酸氢钾、柠檬酸等为主要原料代替酸性膨松剂中的明矾。......
2025-09-29
目前,世界上大约有120个国家开办了农业保险。目前,欧盟正在考虑改变这种运作模式,建立类似美国、加拿大模式的农业保险制度。1)农业保险实施情况。在1939年《联邦农作物保险法》正式出台前,美国的农业保险已有40多年的实践和研究。......
2025-09-29
现阶段对于IRS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发射端波束赋形矩阵和反射相移矩阵的设计上。类似于传统中继,多个IRS之间协作通信同样受到了研究者的广泛关注。此外,在多个IRS协作通信时,通过选择性能最优的IRS实现低复杂度、低成本传输。根据这一思想,作者推导出了IRS辅助的大规模MIMO系统可实现速率的表达式,并分析了用户位置的准确性对可实现速率的影响。......
2025-09-30
本文在江西省成矿单元划分基础上,系统分析赣南构造背景、成矿建造,进行了钨矿集中区或钨矿田的再划分,并对其成矿特点进行了提炼,以期对钨矿找矿勘查有所裨益。本文在前人成矿区划的基础上,结合最新成果,对赣南钨矿成矿单元进行了梳理与划分,并对重要矿集区或矿田成矿特征进行总结。......
2025-09-3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