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地面灌溉优化技术:经验入渗模型研究与应用

地面灌溉优化技术:经验入渗模型研究与应用

【摘要】:Kostiakov Lewis入渗公式能够很好地预测入渗过程,特别是对于长历时入渗,较其他公式具有更高的预测精度,目前人们较多应用的仍然是以Kostiakov和KostiakovLewis公式为基础的入渗模型。这种纯经验性的公式虽然缺乏物理基础,但由于其应用方便,至今在许多试验研究仍然沿用。

1.Green-Ampt(1911)模型

Green-Ampt模型研究初始干燥土壤在薄层积水条件下入渗问题。基本假定是,入渗时存在明确的水平湿润锋面同时具有固定不变的吸力sf,土壤含水率θ的分布成阶梯状,湿润区为饱和含水量θs,湿润锋前为初始含水率θi。由达西定律得出地表处入渗率为

式中 i——地表入渗率,cm/min;

sf——湿润锋处的土壤水吸力,cm;

z f——概化的湿润锋深度,cm;

H——积水深度,cm。

对于入渗时间较短,基质势吸力sf起主要作用,式(1.13)可简化为

根据模型假定和水量平衡原理,可得出累积入渗量I (t)为

对于入渗时间较长而z f 较大或H 较小,式(1.13)可化为

Green Ampt模型入渗公式简单,且有一定的物理模型基础,可应用于均质与非均质土壤或初始含水率不均匀的情况,均有较好的结果。缺点是湿润锋处的土壤基质吸力sf的确定较为困难,不能描述水分实际分布情况。

2.Kostiakov(1932)模型

该模型是Kostiakov提出:

式中 f(t)——入渗速率;

t——入渗时间;

a、b——由试验资料拟合的参数。

当t→∞时,f(t)→0,当t→0时,f(t)→∞,而当t→∞时,只有在水平吸渗情况下才出现,垂直入渗条件下,显然不符合实际。但在实际情况下,只要能确定出t的期限,使用该公式还是比较简便而且较为准确。

因此,KostiakovLewis公式成为更普遍的大田土壤入渗公式:

式中 I (t)——累积入渗量;

K——入渗系数;

α——入渗指数,K 和α 由试验资料回归分析得出;

f 0——相对稳定入渗率,cm/min,由试验资料中最后进入稳定阶段的入渗率来确定。

Kostiakov Lewis入渗公式能够很好地预测入渗过程,特别是对于长历时入渗,较

其他公式具有更高的预测精度,目前人们较多应用的仍然是以Kostiakov和KostiakovLewis公式为基础的入渗模型。

3.Horton公式

Horton从事入渗试验研究,按照他对渗透过程的物理概念理解,得出方程:

式中 i c、i 0和k——特征常数;

ic——稳渗速率;

常数k——决定着i从i 0减小到ic的速度。

这种纯经验性的公式虽然缺乏物理基础,但由于其应用方便,至今在许多试验研究仍然沿用。

4.Philip (1957)模型

Philip将一维水分垂直运动基本方程取解的无穷级数形式为

式中 S——吸湿率,cm/min0.5

A——稳渗率,cm/min;A、B 系数逐渐递减且相邻两系数相差1~2 个数量级,(www.chuimin.cn)

通常取两项即为常用的Philip一维垂直入渗公式:

取第一项即为忽略重力作用的Philip一维水平吸渗公式:

相应入渗率分别为

Philip模型具有明确的物理意义,对于短历时的入渗情况较精确。缺点是只适用于均质土壤,在长历时的入渗情况下计算值与实际有较大偏差,对参数精度要求较高。

5.Ghosh (1980)入渗公式

Ghosh分析常用的Philip一维垂直入渗公式及Kostiakov经验公式得出,随着入渗时间的延长,两者预测的入渗过程与实际入渗过程逐渐偏离,对于长历时入渗,难以满足精度要求。因此,Ghosh将两者综合考虑提出新的入渗公式为

式中 a、b——常数,与土质及土壤含水量有关;

K s——饱和导水率。

应用这一公式时,需要预先已知K s 值并根据土壤含水量确定出a、b值。

Ghosh入渗公式能够很好地预测入渗过程,特别是对于长历时入渗,较其他公式具有更高的预测精度。但由于公式中含有3个参数,尤其当饱和导水率K s 未知时,公式应用较繁琐且精度难以保证。

6.其他入渗经验公式

在研究和解决实际问题计算过程中,一些形式简单、方便实用的入渗经验公式得到了广泛应用。

(1)Holtan公式。Holtan入渗公式表示的是入渗率与表层土壤蓄水量之间的关系为

式中 i c、a、n——与土壤及作物种植条件有关的经验参数;

w——厚度为d 的表层土壤在入渗开始时的容许蓄水量。

该公式仅适用于i<w 的情况。

总的说来,Holtan入渗公式难以精确的描述一个点的入渗特征,但用它来估算一个流域的降雨入渗也许是适用的。

(2)Smith公式。Smith根据土壤水分运动的基本方程,对不同质地各类土壤,进行了大量的降雨入渗数值模拟计算,提出了一种入渗模型:

式中 i cc、A、t 0、a——与土壤质地、初始含水量及降雨强度有关的参数;

R——降雨强度;

t p——开始积水时间。

(3)方正三公式。方正三在Kostiakov公式的基础上,对大量野外实测资料进行分析,提出入渗公式:

式中 k、k 1、α——与土壤质地、含水率及降雨强度有关的参数。

(4)蒋定生公式。蒋定生在分析Kostiakov和Horton入渗公式的基础上,结合黄土高原大量的野外测试资料,提出了描述黄土高原土壤在积水条件下的入渗公式:

式中 f——t时间时的瞬时入渗速率;

f 1——第1min末的入渗速率;

f c——土壤稳渗速率;

t——入渗时间;

α——指数。

当t=1时,式中左边等于f 1;当t→∞时,f=f c,因而该式的物理意义比较明确。但该公式是在积水条件下求得的,与实际降雨条件还有一定的差异。

上述各入渗模型公式,无论是理论得出的、还是经验得出的,在一定程度上都反映了土壤水分入渗规律,因而都有其使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