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初步统计分析,我国目前灌溉渠道水利用系数为0.4~0.8,田间水利用系数为0.6~0.7,灌溉水利用系数为0.24~0.5,远远低于发达国家。地面灌溉节水成本低。地面灌溉节水的重点在田间,田间节水的重点又在田间灌溉用水的管理。......
2025-09-30
1.Green-Ampt(1911)模型
Green-Ampt模型研究初始干燥土壤在薄层积水条件下入渗问题。基本假定是,入渗时存在明确的水平湿润锋面同时具有固定不变的吸力sf,土壤含水率θ的分布成阶梯状,湿润区为饱和含水量θs,湿润锋前为初始含水率θi。由达西定律得出地表处入渗率为
式中 i——地表入渗率,cm/min;
sf——湿润锋处的土壤水吸力,cm;
z f——概化的湿润锋深度,cm;
H——积水深度,cm。
对于入渗时间较短,基质势吸力sf起主要作用,式(1.13)可简化为
根据模型假定和水量平衡原理,可得出累积入渗量I (t)为
对于入渗时间较长而z f 较大或H 较小,式(1.13)可化为
Green Ampt模型入渗公式简单,且有一定的物理模型基础,可应用于均质与非均质土壤或初始含水率不均匀的情况,均有较好的结果。缺点是湿润锋处的土壤基质吸力sf的确定较为困难,不能描述水分实际分布情况。
2.Kostiakov(1932)模型
该模型是Kostiakov提出:
式中 f(t)——入渗速率;
t——入渗时间;
a、b——由试验资料拟合的参数。
当t→∞时,f(t)→0,当t→0时,f(t)→∞,而当t→∞时,只有在水平吸渗情况下才出现,垂直入渗条件下,显然不符合实际。但在实际情况下,只要能确定出t的期限,使用该公式还是比较简便而且较为准确。
因此,KostiakovLewis公式成为更普遍的大田土壤入渗公式:
式中 I (t)——累积入渗量;
K——入渗系数;
α——入渗指数,K 和α 由试验资料回归分析得出;
f 0——相对稳定入渗率,cm/min,由试验资料中最后进入稳定阶段的入渗率来确定。
Kostiakov Lewis入渗公式能够很好地预测入渗过程,特别是对于长历时入渗,较
其他公式具有更高的预测精度,目前人们较多应用的仍然是以Kostiakov和KostiakovLewis公式为基础的入渗模型。
3.Horton公式
Horton从事入渗试验研究,按照他对渗透过程的物理概念理解,得出方程:
式中 i c、i 0和k——特征常数;
ic——稳渗速率;
常数k——决定着i从i 0减小到ic的速度。
这种纯经验性的公式虽然缺乏物理基础,但由于其应用方便,至今在许多试验研究仍然沿用。
4.Philip (1957)模型
Philip将一维水分垂直运动基本方程取解的无穷级数形式为
式中 S——吸湿率,cm/min0.5;
A——稳渗率,cm/min;A、B 系数逐渐递减且相邻两系数相差1~2 个数量级,(https://www.chuimin.cn)
通常取两项即为常用的Philip一维垂直入渗公式:
取第一项即为忽略重力作用的Philip一维水平吸渗公式:
相应入渗率分别为
Philip模型具有明确的物理意义,对于短历时的入渗情况较精确。缺点是只适用于均质土壤,在长历时的入渗情况下计算值与实际有较大偏差,对参数精度要求较高。
5.Ghosh (1980)入渗公式
Ghosh分析常用的Philip一维垂直入渗公式及Kostiakov经验公式得出,随着入渗时间的延长,两者预测的入渗过程与实际入渗过程逐渐偏离,对于长历时入渗,难以满足精度要求。因此,Ghosh将两者综合考虑提出新的入渗公式为
式中 a、b——常数,与土质及土壤含水量有关;
K s——饱和导水率。
应用这一公式时,需要预先已知K s 值并根据土壤含水量确定出a、b值。
Ghosh入渗公式能够很好地预测入渗过程,特别是对于长历时入渗,较其他公式具有更高的预测精度。但由于公式中含有3个参数,尤其当饱和导水率K s 未知时,公式应用较繁琐且精度难以保证。
6.其他入渗经验公式
在研究和解决实际问题计算过程中,一些形式简单、方便实用的入渗经验公式得到了广泛应用。
(1)Holtan公式。Holtan入渗公式表示的是入渗率与表层土壤蓄水量之间的关系为
式中 i c、a、n——与土壤及作物种植条件有关的经验参数;
w——厚度为d 的表层土壤在入渗开始时的容许蓄水量。
该公式仅适用于i<w 的情况。
总的说来,Holtan入渗公式难以精确的描述一个点的入渗特征,但用它来估算一个流域的降雨入渗也许是适用的。
(2)Smith公式。Smith根据土壤水分运动的基本方程,对不同质地各类土壤,进行了大量的降雨入渗数值模拟计算,提出了一种入渗模型:
式中 i cc、A、t 0、a——与土壤质地、初始含水量及降雨强度有关的参数;
R——降雨强度;
t p——开始积水时间。
(3)方正三公式。方正三在Kostiakov公式的基础上,对大量野外实测资料进行分析,提出入渗公式:
式中 k、k 1、α——与土壤质地、含水率及降雨强度有关的参数。
(4)蒋定生公式。蒋定生在分析Kostiakov和Horton入渗公式的基础上,结合黄土高原大量的野外测试资料,提出了描述黄土高原土壤在积水条件下的入渗公式:
式中 f——t时间时的瞬时入渗速率;
f 1——第1min末的入渗速率;
f c——土壤稳渗速率;
t——入渗时间;
α——指数。
当t=1时,式中左边等于f 1;当t→∞时,f=f c,因而该式的物理意义比较明确。但该公式是在积水条件下求得的,与实际降雨条件还有一定的差异。
上述各入渗模型公式,无论是理论得出的、还是经验得出的,在一定程度上都反映了土壤水分入渗规律,因而都有其使用价值。
相关文章
据初步统计分析,我国目前灌溉渠道水利用系数为0.4~0.8,田间水利用系数为0.6~0.7,灌溉水利用系数为0.24~0.5,远远低于发达国家。地面灌溉节水成本低。地面灌溉节水的重点在田间,田间节水的重点又在田间灌溉用水的管理。......
2025-09-30
用水管理是整个灌溉管理工作的中心环节。田间灌溉用水管理就是在现有的水利工程基础上,采用合理的灌溉技术,提高田间灌溉水有效利用率。采用窄畦大流量地面灌水可节约灌溉用水量15%,灌水均匀度可提高10%左右。因此,研究现代地面灌溉用水管理技术、改进田间灌溉管理方式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2025-09-30
当把数字孪生视为现实世界实体或系统的数字化表现时,更注重架构引领、模型驱动、数据驱动、虚实融合要求。数字孪生的展现能力要求对数字空间中定义的客体的静态和动态内容进行展示。......
2025-09-30
AV尾流模型是在Abramovich射流理论基础上建立的一种全场尾流模型。因此,利用射流理论建立的风力机AV尾流模型就忽略了受风速切向分量影响的气流的横向速度分量。下面分别对AV尾流模型各个区域的尾流特性进行分析。......
2025-09-29
对于税收国家与治理质量这个假设,财政社会学和比较政治学中已有一些历史研究和案例研究直接和间接地提供了经验支持。不过,本文的研究目的是检验税收国家与治理质量这一假设,而不是系统地研究影响治理质量的各种因素。关于经济发展水平与治理质量之间的关系,目前的研究存在争议。在很大程度上,世界银行等国际机构之所以如此致力于治理研究及其测量,就与这种信念的推动密切相关。......
2025-09-29
根据式(3-1),数字孪生五维概念模型如图3-2所示[12,16]。图3-2数字孪生五维概念模型数字孪生五维模型能满足上节所述数字孪生应用的新需求。......
2025-09-30
图6.42装填系数对预制破片初速的影响不同口径的随进子弹破片初速轴向分布如图6.43所示。图6.46不同口径的随进子弹破片分布密度4.破片有效杀伤距离破片在空中飞行的过程中,速度不断衰减,依靠其存速或剩余动能杀伤距离R处的目标。随进子弹口径从35 mm增大至50 mm,破片有效杀伤距离增加60%~70%。......
2025-09-29
NAG-FRAG 模型是Seamen 等[8]提出来的,他们在用平板撞击技术研究脆性材料的动态断裂时发现,脆性材料的动态断裂过程是:微裂纹的成核、成长、聚合、形成碎片、断裂。赵锋等[9]在研究JO-9159 的冲击断裂和破碎中,对该模型进行了简化,在计算中将σg0近似取为常数。......
2025-09-29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