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地面灌溉优化:研究与实用手册

地面灌溉优化:研究与实用手册

【摘要】:据初步统计分析,我国目前灌溉渠道水利用系数为0.4~0.8,田间水利用系数为0.6~0.7,灌溉水利用系数为0.24~0.5,远远低于发达国家。地面灌溉节水成本低。地面灌溉节水的重点在田间,田间节水的重点又在田间灌溉用水的管理。

据初步统计分析,我国目前灌溉渠道水利用系数为0.4~0.8,田间水利用系数为0.6~0.7,灌溉水利用系数为0.24~0.5,远远低于发达国家。因此,我国的农业、水利专家得到如下共识:

(1)农业灌溉节水的重点在地面灌溉,地面灌溉节水潜力大,见效快。

(2)地面灌溉节水成本低。

(3)地面灌溉节水的重点在田间,田间节水的重点又在田间灌溉用水的管理。(www.chuimin.cn)

近20年来,我国水利部门和广大农民在输配水系统中采取了各种各样的防渗措施,对提高灌溉水的利用率起到了很积极的作用,但防渗措施属于一种耗资较大的节水措施,在目前我国经济实力条件下,这些措施的进一步推广和应用受到一定经济程度的限制。因此,田间用水管理节水便成为我国目前乃至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农业灌溉节水的主要途径。田间灌溉水利用系数低的两个主要原因是:①广大农民大水漫灌的灌水习惯难以根除;②由于畦田地形条件、土壤条件和耕作措施等因素的时空变异性和复杂性、研究手段和方法的局限性,科技部门尚不能提供广大农民能操作的、适应多变灌水条件下的合理的灌水技术参数(畦田长度、畦田宽度、入畦流量、封口成数等)。

目前,我国地面灌溉灌水技术参数的确定一般情况下是根据当地地形条件和水源水量的大小来确定的,它没有考虑土壤的透水性、灌水次数、灌水定额、地面坡度等因素的影响,所以灌水技术参数不太合理,田间水浪费严重。本书就是针对我国当前的经济体制和广大农民的经济实力,以方便农民使用为目的,以提高田间水利用率为目标,从研究土壤水分入渗机理开始,系统地分析了不同土壤条件下的各种因素对土壤水分入渗能力的影响机理,利用数学理论对各种条件下的土壤水分入渗能力及入渗参数进行实时预报,应用计算机模拟技术,建立地面灌溉水流运动模拟及地面灌溉效果优化一体化模型,利用该模型对不同土壤条件下的地面灌水技术参数进行优化,使地面灌溉效果达到最好,最后给出不同土壤条件下的不同灌水次数的优化灌水技术参数,方便农民灌溉时参考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