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常用水工程地质加固技术—帷幕灌浆施工设计

常用水工程地质加固技术—帷幕灌浆施工设计

【摘要】:灌浆机具及设备。在最大允许灌浆压力之内,尽量采用高压灌浆,以便坝体内形成较好的防渗帷幕。孔口最大允许灌浆压力可用下式控制。4)根据灌入的干料换算成浆体帷幕厚度,并满足要求。灌浆开始,常出现不进浆现象,即时查出原因排除故障。在灌浆轴线上开挖直进径1.6m左右的探井,深入到地基,检查帷幕的分布连接情况,是否完整竖直,帷幕厚度是否满足设计要求等。探井回填用粘土夯实,并与原帷幕连接好。

(1)灌浆机具及设备。制浆用GNJ—60型制浆机,送浆采用BW—150型泥浆泵输送。

(2)灌浆。

1)灌浆方法采用孔底注浆全孔灌注的方法,分三序孔进行,先对Ⅰ序孔进行轮灌,Ⅰ序孔结束后再进行Ⅱ序孔灌浆,Ⅱ序孔灌浆结束后,再进行第Ⅲ孔灌浆。

2)单孔灌浆采用“少灌多复”的方法,在头几次的灌浆中,尽量避免堤顶出现裂缝,以便加速浆体的析水固结,如果出现裂缝,冒浆时立即停止,隔日再灌。

3)灌浆开始,先灌5分钟左右的稀浆,泥浆比重控制在1.2g/cm3左右,然后泥浆比重提高到1.5g/cm3左右。

4)每孔灌浆数次后,基本不再吃浆时,将注浆管提升1m左右,继续灌浆。

5)每孔必须达到终孔标准时,才能起管。当灌浆管拔出后,孔口用稠浆灌满,浆面下沉后再灌,直至浆面不再下沉为止,最后回填夯实。

(3)灌浆压力。在最大允许灌浆压力之内,尽量采用高压灌浆,以便坝体内形成较好的防渗帷幕。孔口最大允许灌浆压力可用下式控制。

式中 Pmax——孔口控制灌浆压力,kPa;

h1、h2——堤高和注浆管深入堤基中的深度,m;

γ1、γ2——堤身和堤基土体的重度,kN/m3

γ——浆材重度,kN/m3

Qt——堤基土的抗拉强度,kN/m2

f——大于1的系数。

(4)终孔标准。

1)每孔复灌次数达4次以上。

2)堤身纵向裂缝反复冒浆。

3)每孔灌浆历时至少60min或每孔灌浆进干土料至少2m3

4)根据灌入的干料换算成浆体帷幕厚度,并满足要求。(www.chuimin.cn)

(5)特殊情况的处理。

1)不进浆。灌浆开始,常出现不进浆现象,即时查出原因排除故障。造成不进浆的原因主要有:

①管路堵塞:查出堵塞的部位,及时排除堵物;

②灌浆压力小:大坝坝体劈不开而造成不进浆,及时更换大压力的灌浆泵。

2)冒浆。

①坝坡或坝脚冒浆:在灌浆的后期,如出现坝脚或坝坡冒浆,这时进行停灌,隔日再灌;

②孔口冒浆:如果是由于套管外壁与孔壁之间间隙过大而引起的,处理办法是在孔口挖坑,回填粘土或用掺有少量水泥的粘土夯实,然后用稀浆冲孔开路,等到进浆顺畅后改换稠浆;

③坝顶裂缝冒浆:坝顶裂缝冒浆一般发生在灌浆的后期,说明浆液已灌入坝体,出现这种情况即时停灌,隔日再灌。如果还出现反复冒浆现象,说明坝体已经灌饱不再吃浆,即可停灌。

3)串浆。在灌浆的过程中,如出现相邻两孔或隔孔灌浆管内冒浆,这种现象说明堤坝地基已经劈裂,在串浆两孔的堤坝地基中浆脉已经沟通。处理这种现象的办法是,将一注浆管用专制的堵浆塞堵上,继续灌浆或将两串浆孔并联,同时灌浆。

4)灌浆压力突然下降。出现上述现象常有以下两种情况:

①检查坝坡或坝脚是否冒浆,如有冒浆则改灌稠浆,如果继续冒浆则停灌,间歇一日后再灌,即可不再冒浆。经检查如果不是坝面冒浆,说明浆液已窜到坝体,这时也停灌,间歇一日后再灌;

搅拌机通往灌浆泵的输浆管被堵塞,有时用的灌浆土料颗粒粗,输浆管常有被淤堵现象而造成灌浆泵压力下降,这时及时检查排除故障。

(6)质量检查。

1)渗流检查。

①检查坝后渗流是否有明显地减少,或者是否消失,在高水位期坝后是否还有管涌、流土或沙沸现象;

②对测压管或浸润线观测资料进行整理分析,检查帷幕前后压水管的浸润线管水位有无明显变化。

2)探井检查。在灌浆轴线上开挖直进径1.6m左右的探井,深入到地基,检查帷幕的分布连接情况,是否完整竖直,帷幕厚度是否满足设计要求等。探井回填用粘土夯实,并与原帷幕连接好。

3)浆体的物理力学性能试验。一般常做的试验内容有浆体的密度、含水量、渗透系数压缩系数、压缩模量、弹性模量、抗剪强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