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岩石裂隙灌浆渗流理论:水工程地质常用加固技术

岩石裂隙灌浆渗流理论:水工程地质常用加固技术

【摘要】:就地质缺陷裂隙的性状区划,可分为光滑裂隙与粗糙裂隙两种,相应的渗流理论也分为光滑裂隙渗流理论和粗糙裂隙渗流理论两种。光滑裂隙渗流理论。前苏联有学者由实验得出了层流起始段长度l:2)光滑裂隙紊流理论。有代表性的光滑裂隙紊流公式为和式(8.3)又称洛米杰公式;式(8.4)则称路易斯公式。2)洛米杰公式:3)路易斯公式:上列式中Δ——裂隙面绝对粗糙度。

地质缺陷裂隙的性状区划,可分为光滑裂隙与粗糙裂隙两种,相应的渗流理论也分为光滑裂隙渗流理论和粗糙裂隙渗流理论两种。

(1)光滑裂隙渗流理论。设B为裂隙开度;QW为水体单宽流量;J为水力梯度;g为重力加速度;ηw为水体的运动粘度。于是,国内外有关学者给出了光滑裂隙渗流理论的公式分别为:

1)光滑裂隙层流理论公式。灌浆时,当浆液(主要是水体介质为主导)的流体质点不互相混杂,迹线有条不紊的流动称其为“层流”或叫“片流”。

水流动于圆而直的通道诸如管中,只有当雷诺数(Re)小于2300时,才会呈现层流状。

有代表性的光滑裂隙层流公式为

式(8.1)即为“立方定理”,又因布涅辛习斯基(Бунесинсйки,1868年)最先提出,故又称为“层流的布涅辛习斯基公式”。该式是根据平行板之间“泊肃叶流动[2]”的解经转化而得,本质就是Navier-Stokes方程。

前苏联有学者由实验得出了层流起始段长度l:

2)光滑裂隙紊流理论。灌浆时,当浆液(主要是水体介质为主导)的流动质点互相混杂、迹线极不规则的流动称为“紊流”或称“湍流”。

水流动于圆而直的通道诸如管中,当雷诺数(Re)大于2300时,才会呈现紊流状。

有代表性的光滑裂隙紊流公式为(www.chuimin.cn)

式(8.3)又称洛米杰(Ломизе,1947年)公式;式(8.4)则称路易斯(Louis,1974年)公式。

(2)粗糙裂隙渗流理论。

1)我国学者速宝玉(1994年)推导的经验式(8.5):

式中 m=1.0-1.5e-2.31(Δ/B)

2)洛米杰公式:

3)路易斯公式:

上列式中 Δ——裂隙面绝对粗糙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