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水工程地质缺陷常用加固技术简介

水工程地质缺陷常用加固技术简介

【摘要】:新奥法指的是在具有地质缺陷的软弱岩层中修建隧道时,开挖后立即喷射水泥混凝土作为临时支撑以稳定围岩,然后再进行衬砌的施工方法。1934年,新奥法主要创始人L.V.拉布采维兹就试图将喷浆方法用于地下工程。1948年,L.V.拉布采维兹指出了量测工作的重要性,提出了无公害的新喷敷方法。1957~1965年是着手发展新奥法的时期。L.V.拉布采维兹于1963年将这一方法正式命名为新奥地利隧道施工法,简称“新奥法”。

新奥法(New Austrian Tunnelling Method)指的是在具有地质缺陷的软弱岩层中修建隧道时,开挖后立即喷射水泥混凝土作为临时支撑(必要时加锚杆)以稳定围岩,然后再进行衬砌的施工方法。

1934年,新奥法主要创始人L.V.拉布采维兹就试图将喷浆方法用于地下工程。

L.V.拉布采维兹在1942~1945年建造的洛伊布尔隧道中采用了双层薄衬砌,即先喷一层混凝土,待变形收敛后再喷一层。

1944年,L.V.拉布采维兹发表了有关喷射混凝土的论文,并指出了围岩动态随时间变化的重要性。

1948年,L.V.拉布采维兹指出了量测工作的重要性,提出了无公害的新喷敷方法。

1948~1953年喷混凝土在奥地利首次用于卡普伦水力发电站的默尔隧洞。(www.chuimin.cn)

最早在欧洲推广使用锚杆的是1951~1953年建造的伊泽尔—阿尔克电站的有压输水隧洞。

1953~1955年修建普鲁茨—伊姆斯特电站的有压输水隧洞时,按照L.V.拉布采维兹的建议,充分采用锚杆而获得成功。

1957~1965年是着手发展新奥法的时期。L.V.拉布采维兹于1963年将这一方法正式命名为新奥地利隧道施工法,简称“新奥法”。

1964~1969年提出了在岩石压力下隧道稳定性的理论分析,强调采用薄层支护,并及时修筑仰拱以闭合衬砌的重要性。根据实验证实,衬砌应按剪切破坏进行设计计算。

奥地利的马森贝格道路隧道由于地质不良,用比拟法失败后,改用新奥法使闭合隧道衬砌环的经验取得成功,并在1971年及1974年分别用于地压很大的陶恩隧道和阿尔贝格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