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石流形成的上水融合过程主要在形成区和流通区,是坡面和沟道的重力侵蚀现象而不是一般的流域汇流过程。准泥石流体起动临界式的三个常系数,可以通过实测资料来确定。云南蒋家沟流域f=0.558;K0=0.0457;K1=0.107。据有关资料,四川省日降水量不小于50mm,且具有充足松散堆积物的沟谷都爆发泥石流。分维越大,表明松散堆积物中孔隙分布越发达,产生泥石流的可能性越大。......
2025-09-30
大量的地面塌陷地质模式(见表4.1)告诉我们,地面塌陷按其程度可划分为“整体垮塌型”与“渐进扩张型”地面塌陷两种(见图4.7)。它们均因压强、垂直渗压和其他诸效应而导致塌陷。
表4.1 地面塌陷的基本类型及地质模式
注 1—塌陷土层;2—岩溶化地层;3—地下水位;4—土洞;5—载荷
引自杜甫志.覆盖型岩溶区地面塌陷的两种力学分析模型及其应用.桂林冶金地质学院学报,1989(2)。
(1)压强差效应。压强差是指被盖层封闭的岩溶管道开口端A,当出口端B地下水头下降时,通过岩溶管道传递,在A处形成压强差ΔPA(见图4.8)。
图4.7 两种塌陷基本模式
(a)整体垮塌型;(b)渐进扩张型
1—上覆塌陷土层;2—下伏岩溶化地层;3—现地下水位;4—土洞;5—外载荷
式中 ΔPA——A点的压强差,cm(水柱);
、PA——水位变动前后A点的压强值;
γw——水的重度,g/cm3;
h1——水位变动前A点的水头,cm;
h2——A、B两点间的高差,cm;
h3——水位变动后B点的水头,cm。
压强差ΔPA的值相当于出口端B点的水头降。考虑传递的阻力水头hw时,前式为:
图4.8 压强差形成示意图
同理,当B点地下水位上升(即h3>h1+h2),对A点的压力方向将由水位下降时水、气下吸变为上顶作用,压强差的大小则为:(https://www.chuimin.cn)
压强差增至足够大时,产生塌陷。其机理主要表现为两方面的力学作用:一是压强差作用于盖层,使土体直接承受相应的水、气压力;二是当压强差作用于盖层时,使土体中的水、气在孔隙中运动,形成水、气动力,对土体产生潜蚀和气蚀作用。因此,压强差效应并非单一的真空负压或潜蚀,而是既包括压强差作用,又有由此而产生的潜蚀和气蚀作用。
采用多元逐步回归,求得致塌时的临界压强差:
式中 ΔP——盖层土体开始塌落时的临界压强差,kPa;
Es——土体的压缩模量,kPa;
K——土体的渗透系数,cm/s;
h/d——土体的厚度与溶洞开口处直径之比;
τ——土体的抗剪强度,kPa。
致塌时波动源点的临界地下水位降深ΔH则可根据ΔP求得:
式中 ΔH——波动源点临界水位降深,cm;
γw——水的重度,g/cm3;
hw——沿程阻力水头,cm。
(2)垂直渗压效应。雨水或地面水向土体渗透并使其饱和后,其渗透压力值就相当于渗透时的水头损失。当水流以相反方向由上向下垂直渗透时,渗透压力将与土体自重叠加共同作用于土拱。其合力大干土拱抗塌力时,便产生塌陷。
(3)其他效应。
1)土体强度降低。降雨入渗后,土体含水量增加,其内聚力(c)及内摩擦角(φ)值减小,导致土体抗剪强度降低,土拱抗塌力减小。
2)附加荷载。建筑物、积水、振动等对盖层产生的静、动附加荷载,将导致塌力增大,促进和诱发塌陷。
3)浮力与自重。地下水位下降时,水对盖层的浮托力随之减小,主体重量则相应增大。对于不同厚度的盖层,在同一水位降深时,减少的绝对浮力值相近,但影响有别。土体厚度大者影响小。同时降雨入渗后,盖层饱和重度比干重度一般增加30%~40%,使土拱承受更大的重量。
相关文章
泥石流形成的上水融合过程主要在形成区和流通区,是坡面和沟道的重力侵蚀现象而不是一般的流域汇流过程。准泥石流体起动临界式的三个常系数,可以通过实测资料来确定。云南蒋家沟流域f=0.558;K0=0.0457;K1=0.107。据有关资料,四川省日降水量不小于50mm,且具有充足松散堆积物的沟谷都爆发泥石流。分维越大,表明松散堆积物中孔隙分布越发达,产生泥石流的可能性越大。......
2025-09-30
地面沉降又称为地面下沉或地陷。1)上海市从1921年发现地面下沉开始,到1965年止,最大的累计沉降量已达2.63m,影响范围达400km2。有关部门采取了综合治理措施后,市区地面沉降已基本上得到控制。目前,最大累计沉降量已达2.5m,沉降量100mm以上的范围已达900km2。地下水位的持续下降导致了地面沉降。地面沉降使区域性地面标高降低,因而会导致一些次生灾害发生。在我国各地区,地面沉降的危害性表现稍有不同。2)北京市地面沉降引发的次生灾害。......
2025-09-30
①核部;②翼部;③转折端;④枢纽;⑤轴面;图1.1褶皱要素示意图⑥轴线;⑦轴迹;⑧脊线与槽线。当下流行的褶皱分类,见表1.1。表1.1现行褶皱分类表**于晓锐,张兴平·褶皱的形态类型及表示方法,中国煤田地质,2007褶皱的形成机制。1)经典的褶皱形成机理模式。岩层在褶皱形成过程中,当表现为通过岩层相互滑动并弯曲时,称其为弯滑褶皱作用。......
2025-09-30
滑体变形功率理论作用机制。如图4.2所示,将条块i看作一个受力物体,它将受到来自条块i—1的条间力EAi的作用,由ENi、EAiWi的共同贡献而形成平衡。由图4.2和平衡公式均可看出,EAi越小,越有利于条块i的稳定,从而使条块i趋向具有最小势能。因此,EAi的极小值才是作用于条块i上的真正条间推力。若求出的ENi为负值,说明从第i条块开始无推力作用。......
2025-09-30
宏观上看,产生地质缺陷的力主要是地应力或以构造应力为主导的地应力。地应力总体上包括重力应力与构造应力两部分。即地质岩块吸水后发生湿胀而引起的应力。还有一点,构造应力是地球物理作用的结果,是不同力源产生同一性质的力——应力的综合力。......
2025-09-30
2)当围岩局部发生塑性变形、不支护会塌方或产生变形破坏,以及完整的软岩时,须采用喷混凝土-系统锚杆加钢筋网;当地下洞室跨度在20~25m时,则须浇筑混凝土衬砌。表1.5地下洞室规模、围岩类别与锚喷支护及其参数表续表......
2025-09-30
1)物探应在钻探和大面积地质调查之前进行。①在平原区,钻探的主要目的是查明土体的埋藏分布和变化规律、水文地质条件、建立结构剖面。应有少量深部控制孔,数量一般不宜超过总数的5%~10%,孔深以100m左右为宜。冲击钻以四分法留取样品,其数量应满足试验鉴定的需要。......
2025-09-30
天然孔隙比大于或等于1.0,且天然含水量大于液限的细粒土应判定为软土,包括淤泥、淤泥质土、泥炭、泥炭质土等。软土地区勘察宜采用钻探取样与静力触探结合的手段。软土取样应采用薄壁取土器。软土原位测试宜采用静力触探试验、旁压试验、十字板剪切试验、扁铲侧胀试验和螺旋板载荷试验。软土的力学参数宜采用室内试验、原位测试,结合当地经验确定。......
2025-09-3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