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当围岩局部发生塑性变形、不支护会塌方或产生变形破坏,以及完整的软岩时,须采用喷混凝土-系统锚杆加钢筋网;当地下洞室跨度在20~25m时,则须浇筑混凝土衬砌。表1.5地下洞室规模、围岩类别与锚喷支护及其参数表续表......
2023-11-04
(1)断层的概念。断层(Fault)是指地壳岩层因受力达到一定强度而发生破裂,并沿破裂面有明显相对移动的构造称为断层。
断层是构造运动中广泛发育的构造形态。它大小不一、规模不等,小的不足一米,大到数百米、上千千米。但都破坏了岩层的连续性的完整性。在断层带上往往岩石破碎,易被风化侵蚀。沿断层线常常发育为沟谷,有时出现泉或湖泊。
在断层概念中,断层面、地垒、地堑三个概念也很重要。岩层断裂错开的面称断层面;两条断层中间的岩块相对上升,两边岩块相对下降时,相对上升的岩块叫地垒;常常形成块状山地,如我国的庐山、泰山等。而两条断层中间的岩块相对下降、两侧岩块相对上升时,形成地堑,即狭长的凹陷地带。著名的东非大裂谷和我国的汾河平原和渭河谷地都是地堑。
断层对地球科学家来说特别重要,因为地壳断块沿断层的突然运动是地震发生的主要原因。科学家们相信:他们对断层机制研究越深入,就能越准确地预报地震,甚至控制地震。
(2)断层的种类。根据断层线上原来相邻接的两点在断层运动中的相对运动状况可以将断层分为三类。
1)走向滑动断层。如果它们的运动只在水平方向上,并且平行于断层面,那么这断层叫走向滑动断层。走向滑动断层又进一步分为右滑断层和左滑断层。
如果一个观察者站在断层的一侧,面向断层,另一边的岩块向他左方滑动,那它就叫左滑断层。之所以如此称呼,因为要追索被移动了的地表特征时,该人需沿断层线转向左边,才能在那一边找到与这边相对应的特征。这种走向滑动断层也叫右旋或左旋、右行或左行断层,或统称走向断层。加利福尼亚圣安德烈斯断层是一条右旋断层或滑动断层。
2)倾向滑动断层。如果沿断层面作上升下降的相对运动,则是倾向滑动断层。
在倾向滑动断层中,上盘相对下盘向下运动的倾向滑动断层是正断层;当断层面倾角小于或等于45°,上盘相对下盘作向上运动时,叫冲断层;而若断层面倾角大于45°,则称逆断层。
3)斜向滑动断层。如果两盘相对运动方向界于走向滑动断层和倾向滑动断层之间的,叫斜向滑动断层。
在斜向滑动断层中,断层两盘之间的相对位移常被叫作断层落差和平错。落差反映垂直位移,而平错反映水平位移。以上所说的断层都有一个共同的运动特点,即在运动中两盘的构造保持着平行。但也可以有这样的断层,相邻两盘块体之间发生了扭动、转动,这样的断层被称为旋转断层或剪状断层。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著名的圣安德烈斯断层,它是地球表面最长和最活跃的断层之一。圣安德烈斯断层的深度有15km,存在的时间已经超过2000万年。巨大的太平洋板块沿着圣安德烈斯断层,相对于北美板块向北漂移,平均每年移动数厘米,按这种移动速率,经过数百万年后,地球表面的陆块分布和现在比起来将会有很大的不同。
根据断层与有关构造的几何关系可以将断层分为两大类七小类。
①断层走向与岩层走向的关系(见图1.3)。
a)走向断层:断层走向与岩层走向基本一致。
b)倾向断层:断层走向与岩层走向直交。
c)斜向断层:断层走向与岩层走向斜交。
d)顺层断层:断层面与岩层面基本一致。
图1.3 断层走向与岩层走向的关系示意图
图1.4 断层走向与褶皱走向的关系示意图
②断层走向与褶皱走向的关系(见图1.4)。
a)纵断层:断层走向与褶皱轴向平行。
b)横断层:断层走向与褶皱轴向垂直。
c)斜断层:断层走向与褶皱轴向斜交。
(3)断层分类及主要特征。断层分类及主要特征见表1.2。
(4)断层的识别。认识与确定断层的存在,是研究断层的首要环节。利用航片、卫片和物探资料可在室内进行推断分析,但是,确切定论却必须依靠野外调查。
实际经验表明,地貌、构造、地层、岩浆活动与矿化(蚀变)现象以及岩相与厚度变化,是野外工作中认识与确定断层存在的五大重要标志。
1)地貌标志。
表1.2 碎裂岩与糜棱岩系列断层分类及主要特征表
①断层崖与断层三角面:
a)断层崖:沿断层面形成的陡崖地貌;
b)断层三角面:进一步遭受垂向水流侵蚀,最终形成若干断续延伸的三角形峭壁。
②山脊错位与河流改向;
③串珠状湖泊、洼地和泉水。
2)构造标志。
①构造线和地质体的不连续;
②岩层产状突变接触;
③岩石的破碎现象(节理、劈理带)。
3)岩层标志。岩层标志包括岩层重复与岩层缺失(见表1.3和表1.4)。
表1.3 走向断层造成岩层重复和缺失(www.chuimin.cn)
表1.4 断层、褶曲、不整合所造成的岩层重复与缺失特征比较表
4)岩浆活动与矿化(蚀变)现象。
5)岩相与厚度变化。
(5)断层要素。断层由断层面、断层线、断层盘和断距等组成。
1)断层面:指两侧岩块发生相对位移的断裂面,大多数断层面为倾斜,少数为直立;断层的产状就是指断层面的走向、倾向和倾角。大规模的断层往往是沿着一个错动带发生(称为断层破碎带),在断层面上常留有擦痕,在断层带中常形成糜棱岩、断层角砾和断层泥等。
2)断层线:指断层面与地面的交线,表示断层的延伸方向,其形状取决于断层面的形状和地面的起伏情况。
3)断层盘:指断层面两侧发生相对位移的岩块;当断层面倾斜时,位于断层面上部的称为上盘;位于断层面下部的称为下盘。当断层面直立时,常用断块所在的方位表示,如东盘、西盘等;若按断盘位移的相对关系,可将相对上升的一盘称为上升盘,相对下降的一盘称为下降盘。上升盘和上盘,下降盘和下盘并不完全一致,两者不能混淆。
4)断距:断层两盘沿断层面相对移动开的距离。
(6)断层活动的时间性。
1)断层活动时间的确定。
①利用不整合进行判断;
②利用切割关系进行判断;
③利用已知岩脉、岩体判断;
④利用测龄数据。
2)断层多期活动分析。
①多组擦线,如果某断层的断面上有多组方向的擦线;
②多期构造岩;
③多期岩浆或矿化活动。
3)同沉积断层。
同沉积断层,又称生长断层,主要发育于沉积盆地的边缘,在沉积盆地形成发育的过程中,盆地边缘断层不断活动,盆地不断沉降,沉积不断进行,盆地外侧不断隆起。
图1.5 同沉积断层两盘厚度变化图示
①一般为走向正断层,断层面上陡下缓,常成凹面向上的铲状;
②下降盘地层明显增厚;
③断距随深度增大,地层时代愈老,断距愈大(见图1.5);
④上盘常发育逆牵引构造,一般构成背斜,背斜的延伸方向与断层走向一致(见图1.6)。
(7)断层的形成机制。断层形成机制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一般认为构造物理环境(温度、压力)、应力状态和岩石力学性质,是研究讨论断层形成机制或断层形成作用时,必须考虑的三大基本因素。
图1.6 逆牵引构造(A)与反向断层(B)
目前,有关断层形成机制(作用)的理论主要有安德森模式、哈弗奈模式、兰姆赛模式。其中,安德森模式是国际地质学家普遍公认的理论,哈弗奈模式、兰姆赛模式则是安德森理论的补充、完善或延伸。为此,本书主要介绍安德森模式。
安德森模式:在地壳表层脆性条件下,用三种不同应力状态,分别解释了正断层、逆断层和平移断层的形成机制。
1)正断层:σ1直立,σ2、σ3水平,水平拉伸和铅直上隆是形成正断层的有利条件(如图1.7剖面所示)。
2)逆断层:σ1和σ2水平,σ3直立。水平挤压有利于形成逆断层(如图1.8剖面所示)。
图1.7 正断层的形成机制示意图
图1.8 逆断层的形成机制示意图
3)平移断层:σ1和σ3水平,σ2直立(图1.9平面上看)。
图1.9 平移断层的形成机制示意图
有关水工程地质缺陷常用加固技术的文章
2)当围岩局部发生塑性变形、不支护会塌方或产生变形破坏,以及完整的软岩时,须采用喷混凝土-系统锚杆加钢筋网;当地下洞室跨度在20~25m时,则须浇筑混凝土衬砌。表1.5地下洞室规模、围岩类别与锚喷支护及其参数表续表......
2023-11-04
沿最大切应力方向发育的细而密集的剪切节理,称为“劈理”。图1.10根据节理产状与岩层产状关系的节理分类示意图图1.11根据节理产状与褶皱轴向关系的节理分类示意图另外,根据岩石的抗拉强度、岩石破裂面与最大主应力方向间的夹角关系,节理可分为三类:1)伸张节理,又称张力节理。图1.12中的C所示的混合节理,由岩石破裂时的有效轴差应力小于4~8倍岩石抗拉强度且最小有效主应力<0的情况下所形成。......
2023-11-04
褶皱地震给水工程带来的影响比活动断裂地震隐蔽久远。其二是褶皱地震的震源一般为浅层。有关褶皱地震见于表5.1。表5.1地震与褶皱的关系*续表*引自彭斯震,邓起东前人的研究结果还表明,褶皱构造通过其伴生的裂隙、断层尤其是褶皱由高渗透性岩体构成的工程地质体,是导致水库诱发地震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2023-11-04
图4.10断裂突水型式示意图张性断裂;压性断裂活化;断裂扩展因断裂富水、导水而发生突水事故的情形有三种,如图4.10所示。图4.10表示隧道揭露富水的张性断裂而发生突水事故。对突水围岩本构关系分析看出,突水前,作用在围岩上应力为总应力σij,其值远大于正常掘进时岩体之间接触作用应力,且突水区围岩多为弱化岩体,受软化、蠕变、松弛、弹性后效等作用影响,使围岩流变明显加大。......
2023-11-04
天然孔隙比大于或等于1.0,且天然含水量大于液限的细粒土应判定为软土,包括淤泥、淤泥质土、泥炭、泥炭质土等。软土地区勘察宜采用钻探取样与静力触探结合的手段。软土取样应采用薄壁取土器。软土原位测试宜采用静力触探试验、旁压试验、十字板剪切试验、扁铲侧胀试验和螺旋板载荷试验。软土的力学参数宜采用室内试验、原位测试,结合当地经验确定。......
2023-11-04
帷幕灌浆的概念与分类。帷幕灌浆设计的内容。帷幕灌浆使用的胶凝材料主要是水泥,特殊情况时使用高分子化学溶液,对砂砾石地基多用水泥粘土浆液。砂砾石层帷幕灌浆压力尽可能大些,以不引起地面抬动或虽有抬动但不超过允许值为限。在幕体中钻设检查孔进行压水试验是检查帷幕灌浆质量的主要手段,质量不合格的孔段要进行补灌,直至达到设计的防渗标准。帷幕灌浆主要施工方法。......
2023-11-04
水工程坝(闸)基加固治理是为了提高坝(闸)基的稳定性,改善坝(闸)基工作状态,以保证水工程坝(闸)基的安全运行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1)在喀斯特岩层修建与加固大坝时的治理。2)土坝软基加固处理措施。3)水库大坝砂基加固措施。4)一般岩石坝(闸)基的加固措施。......
2023-11-04
①核部;②翼部;③转折端;④枢纽;⑤轴面;图1.1褶皱要素示意图⑥轴线;⑦轴迹;⑧脊线与槽线。当下流行的褶皱分类,见表1.1。表1.1现行褶皱分类表**于晓锐,张兴平·褶皱的形态类型及表示方法,中国煤田地质,2007褶皱的形成机制。1)经典的褶皱形成机理模式。岩层在褶皱形成过程中,当表现为通过岩层相互滑动并弯曲时,称其为弯滑褶皱作用。......
2023-11-0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