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柱产业是指国民经济中发展速度较快,对整个经济起引导作用的关键性产业。对于兰州市来说,努力培育发展多元支柱产业,打造新的产业优势,形成新的产业支撑,才能破解当前发展中的一系列矛盾和问题。培育发展多元支柱产业,就是要从现有的产业发展基础出发,准确把握多元支柱产业发展的着力点。到2020年,将兰州新区石化产业园打造成为国家级石化产业基地。......
2023-11-04
结合实际制定适合兰州发展的产业指导措施,特别是要在财政、税收、投融资、资产处置、经营准入、产品流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人员分流安置等方面制定相应的地方性法规和政策措施,优化政策环境。以建立完整的支柱产业市场体系为目标,进一步完善市场的准入、交易、竞争、监督、管理、服务等政策措施,优化市场环境。加快构建快捷的交通网络和完善的水电供给系统以及先进的通信网络,加快建设与邻近城市之间的快速干道,完善交通、物流网络布局,优化设施环境。
就产业结构看[1],应着力培育和发展多元支柱产业。近年来,兰州经济发展滞后的原因虽然是多方面的,但最关键的是多元支柱产业培育不力。经过多年的发展,兰州市的产业结构已呈现出“三二一”的倒金字塔形态,按照经济学原理,这是一种合理的经济结构,但就产业内部结构来讲,还不尽合理,主要表现是:传统产业多,新兴产业少;资源型产业多,精深加工型产业少;高耗能产业多,高附加值产业少;原材料产业多,高端产业少。兰州市的工业发展还处在初期加工阶段,总量不足,增速较慢,产业链条短,精细化工和高科技产品很少,特别是属于兰州自己的工业品太少。因此,通过加快培育多元支柱产业最大限度地带动兰州发展仍然是目前最紧迫的任务。支柱产业是指国民经济中发展速度较快,对整个经济起引导作用的关键性产业。一个城市的经济发展,由于资源禀赋、区位条件、发展基础不同,客观上需要多元支柱产业作为支撑。因此必须以经济结构调整为重点,着力培育和发展多元支柱产业。对于兰州市来说,努力培育发展多元支柱产业,打造新的产业优势,形成新的产业支撑,才能破解当前发展中的一系列矛盾和问题。培育发展多元支柱产业,就是要从现有的产业发展基础出发,准确把握多元支柱产业发展的着力点。坚持一手抓传统产业改造升级,着力培育发展石油化工、有色冶金、装备制造等,一手抓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发展,着力培育发展生物医药、现代物流和现代服务、文化旅游、特色农产品深加工及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逐步推动产业发展由初级开发向深度开发转变,由重化工业主导向新兴产业转变,由分散发展向集约发展转变,由资源消耗向创新驱动转变,由自我发展向全面开放转变,实现产业结构明显优化、产业规模明显壮大、产业层次明显提高、产业效益明显提升、产业实力明显增强的目标。(www.chuimin.cn)
就区域结构看,应重点抓好“三区”建设。贯彻落实甘肃省委“中心带动”区域发展战略,认真实施“再造兰州”战略。“再造兰州”战略是兰州市委立足新起点,着眼新跨越做出的一个重大战略决策。兰州要实现率先跨越式发展,第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发展平台问题。“再造兰州”战略就是立足于寻求新一轮率先跨越发展的平台。要把兰州新区和兰州高新区、经济区“三区”开发建设,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突破口和切入点来抓。应注意做好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要把园区建设与多元支柱产业培育紧密结合起来,为支柱产业和主导产业的集聚发展提供最优惠的条件和最良好的发展环境;二是要在全市范围内调控园区项目建设,明确各开发区和工业园区的产业定位和发展方向,在增强竞争的同时加强协调,使之成为推动兰州市跨越发展的强大平台;三是尽快理顺“3+8”经济板块之间的利益关系,特别要理顺新区、高新区、经济区与各县区所建园区产业之间的关系,理顺它们之间的管理体制和财政税收关系,避免因争抢发展政绩和税源归属而产生内耗。
有关大气污染治理与产业结构调整的文章
支柱产业是指国民经济中发展速度较快,对整个经济起引导作用的关键性产业。对于兰州市来说,努力培育发展多元支柱产业,打造新的产业优势,形成新的产业支撑,才能破解当前发展中的一系列矛盾和问题。培育发展多元支柱产业,就是要从现有的产业发展基础出发,准确把握多元支柱产业发展的着力点。到2020年,将兰州新区石化产业园打造成为国家级石化产业基地。......
2023-11-04
近年来,兰州经济发展滞后的原因虽然是多方面的,但最关键的是多元支柱产业培育不力。因此,通过加快培育多元支柱产业最大限度地带动兰州发展,仍然是目前最紧迫的任务。......
2023-11-04
马歇尔认为,同一区域内的相关企业能够更好地获取外部经济效益是产业集聚形成的原因。马歇尔的产业区理论为产业集群理论的产生与发展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政府能够在产业集聚的产生与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是增长极理论的核心观点。......
2023-11-04
国家和地方政府密集出台的产业支持政策,为兰州市企业“出城入园”搬迁改造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政策机遇。返还的土地出让收入用于企业项目建设,其资产归企业所有,有利于提高企业“出城入园”的积极性。企业“出城入园”搬迁改造项目建设前期资金紧张企业在现有生产经营资金不足的情况下,还要承担“出城入园”搬迁改造新上项目的征地,代征代拆及整治、熟化等资金,前期资金十分紧张。......
2023-11-04
图8-4政府主导下旅游目的地旅游环境治理模型运行图 Fig.8-4Government driven travel environment management model of destination从多主体角度分析多主体参与的治理理论,通过分析进行兰州市旅游环境治理,解决主体结构失衡、多主体参与不足等问题,通过合作、竞争、制衡的旅游环境治理机制,在持续进行制度改进的过程中,通过兰州市多主体角色的划分,深化参与协同机制,促进多主体在旅游环境治理中的相互依赖。......
2023-10-29
达标天数比例分析表明,338个城市达标天数[1]比例在19.2%~100%之间,平均为76.7%;平均超标天数[2]比例为23.3%,其中轻度污染天数比例为15.9%,中度污染为4.2%,重度污染为2.5%,严重污染为0.7%。超标天数中以PM2.5、O3和PM10为首要污染物[3]的居多,分别占超标天数的66.8%、16.9%和15.0%;以NO2、SO2和CO为首要污染物的天数分别占0.5%、0.5%和0.3%。NO2年均浓度范围为14~61 μg/m3,平均为39 μg/m3,比2014年下降7.1%;达标城市比例为51.4%,比2014年上升2.8个百分点。......
2023-11-04
改革开放以来,兰州市的产业结构依然保留着这样的特征。说明兰州市工业占重要比重的产业结构特征目前已经不显著。在全国30个城市中排第10位,处于中间偏上的位置,说明近年来兰州市产业结构调整的成效较为显著。表4-72010—2015年兰州市产业结构状况2010—2011年,第二产业的增长率快于全市生产总值,但从2012年起,第三产业的增长情况显著高于第二产业,2014年第二产业首次实现负增长。表4-82010—2015年兰州市三次产业增长情况......
2023-11-04
以嘉兴模式为例,我们看到多元社会主体在环境治理的过程中,持续互动、相互协商、达成共识,从而推进了社会参与进程。嘉兴模式中所呈现的社会治理经验,是一种崭新的政府职能转移形式。在嘉兴的环境公共治理过程中,政府并非一放了之,因而在强调多元参与的同时,并不否定政府在环境事务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即保障公众参与的有序性。......
2023-11-23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