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兰州大气环境质量分析:治理与结构调整

兰州大气环境质量分析:治理与结构调整

【摘要】:图4-7描述了2003—2015年兰州市空气质量达到及好于二级天数占比情况。2013年,在全国主要城市空气质量普遍下降的情况下,兰州市一举甩掉全国十大空气污染城市的帽子,并在2013—2015年稳定脱离空气质量落后城市的名单。图4-82003-2015年兰州市空气中污染物含量演变

新中国成立以后兰州市的产业结构一直以重化工业为主,直到2011年之后,第三产业在地区生产总值中的占比才接近并逐渐超过第二产业。此外,受到城区两山夹一河、不利气象条件、脆弱生态环境的制约,曾一度成为国内乃至全球空气污染最为严重的城市之一。

图4-7描述了2003—2015年兰州市空气质量达到及好于二级天数占比情况。从该趋势图中可以看出,这十三年以来,兰州市空气质量达到及好于二级天数为50%~75%,其中的最大值出现在2007年,空气质量达标天数占74.25%;最低值出现在2013年,占52.88%,总体呈现“治理→反弹→好转→稳定”的趋势。

图4-7 兰州市空气质量达到及好于二级天数占比情况演变

表4-17是对2005—2014年十年间除港澳台地区外的全国主要城市空气质量达标天数的描述性统计。从统计结果看,2005—2012年,全国主要省会城市空气质量平稳上升,但在2013年有较大幅度的下跌,其原因一方面是2013年开始执行新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2012),并按《环境空气质量指数(AQI)技术规定(试行)》(HJ 633—2012)发布环境空气质量指数(AQI),新标准较此前严格;另一方面,根据2013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显示,2013年全国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都实现了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年度目标,但是环保形势依然严峻,雾霾天数创1961年以来的最多。相比之下,2014年的情况有所好转。

表4-17 2005-2014年全国主要城市空气质量达标天数的描述性统计

续表4-17

结合表4-18,2005—2015年全国主要省会城市空气质量达标天数排在后十名城市中,兰州市在2006年、2009—2012年的五个年头中均为倒数第一名,2005年为倒数第二名,2007年为倒数第四名,2008年是倒数第三名。2013年,在全国主要城市空气质量普遍下降的情况下,兰州市一举甩掉全国十大空气污染城市的帽子,并在2013—2015年稳定脱离空气质量落后城市的名单。(www.chuimin.cn)

由于在大气污染治理方面创新工作方式,并取得突出成效,积极实践低碳城市建设,兰州市成为全国唯一非低碳试点城市应邀参加了2015年底召开的巴黎气候大会,并获得“今日变革进步奖”。

表4-18 2005—2015年全国主要城市空气质量达标天数的后十名城市

考虑到气候条件、地理位置等自然环境因素对空气质量的影响,为验证产业结构调整对兰州市空气质量改善的影响,对2003—2015年西北五个省会城市空气质量达到及好于二级天数进行统计。可见2003—2006年以及2009—2012年这8年间兰州市的空气质量均为五个省会城市中的最低值,这一状况在2013年之后得到改观。

表4-19 西北五个省会城市空气质量达到及好于二级天数的统计

从图4-8可以看出,2003—2015年这13年间,兰州市空气中污染物的含量除二氧化氮在平稳中有所上升外,可吸入颗粒物以及二氧化硫的含量均呈现下降趋势。说明工业污染的治理已初见成效,而城市扬尘和汽车尾气成为下一步治理大气污染的重点。

图4-8 2003-2015年兰州市空气中污染物含量演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