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兰州对创意文化产业虽然已经发布了相关政策,但缺乏明确的推动产业发展的规划和政策。......
2023-11-04
新中国成立以后兰州市的产业结构一直以重化工业为主,直到2011年之后,第三产业在地区生产总值中的占比才接近并逐渐超过第二产业。此外,受到城区两山夹一河、不利气象条件、脆弱生态环境的制约,曾一度成为国内乃至全球空气污染最为严重的城市之一。
图4-7描述了2003—2015年兰州市空气质量达到及好于二级天数占比情况。从该趋势图中可以看出,这十三年以来,兰州市空气质量达到及好于二级天数为50%~75%,其中的最大值出现在2007年,空气质量达标天数占74.25%;最低值出现在2013年,占52.88%,总体呈现“治理→反弹→好转→稳定”的趋势。
图4-7 兰州市空气质量达到及好于二级天数占比情况演变
表4-17是对2005—2014年十年间除港澳台地区外的全国主要城市空气质量达标天数的描述性统计。从统计结果看,2005—2012年,全国主要省会城市空气质量平稳上升,但在2013年有较大幅度的下跌,其原因一方面是2013年开始执行新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2012),并按《环境空气质量指数(AQI)技术规定(试行)》(HJ 633—2012)发布环境空气质量指数(AQI),新标准较此前严格;另一方面,根据2013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显示,2013年全国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都实现了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年度目标,但是环保形势依然严峻,雾霾天数创1961年以来的最多。相比之下,2014年的情况有所好转。
表4-17 2005-2014年全国主要城市空气质量达标天数的描述性统计
续表4-17
结合表4-18,2005—2015年全国主要省会城市空气质量达标天数排在后十名城市中,兰州市在2006年、2009—2012年的五个年头中均为倒数第一名,2005年为倒数第二名,2007年为倒数第四名,2008年是倒数第三名。2013年,在全国主要城市空气质量普遍下降的情况下,兰州市一举甩掉全国十大空气污染城市的帽子,并在2013—2015年稳定脱离空气质量落后城市的名单。(www.chuimin.cn)
由于在大气污染治理方面创新工作方式,并取得突出成效,积极实践低碳城市建设,兰州市成为全国唯一非低碳试点城市应邀参加了2015年底召开的巴黎气候大会,并获得“今日变革进步奖”。
表4-18 2005—2015年全国主要城市空气质量达标天数的后十名城市
考虑到气候条件、地理位置等自然环境因素对空气质量的影响,为验证产业结构调整对兰州市空气质量改善的影响,对2003—2015年西北五个省会城市空气质量达到及好于二级天数进行统计。可见2003—2006年以及2009—2012年这8年间兰州市的空气质量均为五个省会城市中的最低值,这一状况在2013年之后得到改观。
表4-19 西北五个省会城市空气质量达到及好于二级天数的统计
从图4-8可以看出,2003—2015年这13年间,兰州市空气中污染物的含量除二氧化氮在平稳中有所上升外,可吸入颗粒物以及二氧化硫的含量均呈现下降趋势。说明工业污染的治理已初见成效,而城市扬尘和汽车尾气成为下一步治理大气污染的重点。
图4-8 2003-2015年兰州市空气中污染物含量演变
有关大气污染治理与产业结构调整的文章
十多年来,为了应对兰州市大气污染治理工作的严峻形势,甘肃省委、省政府高度关注和重视,省市相关方面逐步地、全面地启动了大气污染治理整体战和攻坚战,截至2015年各项工作步入了一个新的阶段。目前,兰州市已成为国家首批使用新能源汽车的城市。除了工业减排,生态增容也是兰州市空气污染防治的重点工程之一。......
2023-11-04
截至2015年12月16日,兰州市空气质量新标达标的总天数达到250天,完成月度和年度排名退出全国十大重污染城市行列的目标任务。截至2019年12月31日,兰州市城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296天,6项污染物浓度均同比下降,创“新标”发布以来最优水平,成绩骄人。兰州市改善大气环境质量的经验,既是政府环境管理的经验,也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经验,也是环境治理法制化的经验。......
2023-11-04
新中国成立以来,兰州从消费性城市转变为现在的工业性城市,产业结构经历了巨大的变化。但是兰州的产业结构演变轨迹与一般的产业结构演变规律并不相符合。1979—2000年,兰州产业结构再次发生重大调整,是城市组团之间及组团内部的填充阶段。2011年—2013年,兰州市第三产业在地区生产总值中的占比接近并逐渐超过第二产业,产业结构趋向合理、稳定的发展趋势。图4-3兰州市三次产业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演变......
2023-11-04
表4-92010—2014年兰州市第一产业构成情况从第一产业的发展趋势看,近年来农业比重一直保持在83%左右,在第一产业中占据绝对优势。表4-122014年兰州市前十名工业行业情况石化、有色、电力、冶金、食品、煤炭和装备制造业等构成兰州市工业领域的重点支柱行业。表4-13兰州市金融保险年均增长速度......
2023-11-04
该运行方式下市场机制成为产业结构调整的主导机制,企业的生产经营决策由过去的行政行为的附属转变为以价格、利润、工资为导向的自主选择行为,政府无法直接调控投资运行。......
2023-11-04
产业结构调整是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措施。因此,面对大气环境制约,系统性地提出兰州市产业结构调整的对策建议在现阶段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具体来说,需要我们对产业结构进行调整,干预经济发展方式,维持经济发展和大气环境的平衡,通过产业结构调整消除大气......
2023-11-0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