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大气污染治理与产业结构调整:经济学理论

大气污染治理与产业结构调整:经济学理论

【摘要】:可以用博弈理论研究单个城市的大气污染防治行动以及相互之间的冲突、协调和合作关系。在现实中,更为普遍的是建立在单个城市行为理性基础上的非合作博弈,城市政府对造成周边地区大气污染的本地企业开绿灯,不与其他城市共同治理,城市之间的环境管理

1.公共产品理论

公共产品理论,是新政治经济学的一项基本理论,也是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关系、政府职能转变、构建公共财政收支、公共服务市场化的基础理论。

萨缪尔森于1954年在《公共支出的纯理论》中将社会产品分为公共产品和私人产品,其中,公共产品或劳务具有与私人产品或劳务显著不同的效用不可分割性、消费非竞争性和受益非排他性三个特征。

早在20世纪末,奥地利和意大利学者将边际效用价值论运用到财政学科研究上,论证了政府和财政在市场经济运行中的合理性、互补性,形成了公共产品理论。1919年林达尔提出的林达尔均衡是公共产品理论的最早成果之一,该均衡认为,公共产品价格并非取决于某些政治选择机制和强制性税收,而是每个人都根据自己意愿确定的价格,并均可按照这种价格购买公共产品总量。如果每一个社会成员都按照其所获得的公共物品或服务的边际效益的大小,来捐献自己应当分担的公共物品或服务的资金费用,则公共物品或服务的供给量可以达到具有效率的最佳水平。这被称为林达尔均衡。

由于林达尔均衡是依据消费者个人对公共物品或作为准公共物品的信息商品进行评判而定价的,这就不可避免地会出现有的消费者少付费,甚至不付费的情况(免费乘车者),这也说明信息商品不能采取普通商品的成本和效用定价方式。林达尔均衡解决了一套公平的税收价格与公共产品水平等资源配置的问题,但也有人对此提出不少质疑。1969年,萨缪尔森对林达尔均衡理论提出了批评,因为每个人都有将其真正边际支付愿望予以支付的共同契机,所以林达尔均衡产生的公共产品供给均衡水平将会远低于最优水平。

萨缪尔逊1954年、1955年分别发表的《公共支出的纯粹理论》和《公共支出理论的图式探讨》提出并部分地解决了公共产品理论的一些核心问题,如:如何用分析的方法定义集体消费产品?怎样描述生产公共产品所需资源的最佳配置的特征。他在《公共支出的纯粹理论》一文中将公共产品定义为这样一种产品:每一个人对这种产品的消费并不减少任何他人也对这种产品的消费。这一描述成为经济学关于纯粹的公共产品的经典定义。

1956年蒂鲍特发表了论文《一个地方支出的纯理论》,随即出现了大量关于地方公共产品的文献,地方公共产品问题指一些公共产品只有居住在特定地区的人才能享用,因此个人可以通过迁居来选择他消费的公共产品。布坎南在1965年的《俱乐部的经济理论》中首次对非纯公共产品(准公共产品)进行了讨论,公共产品的概念得以拓宽,认为只要是集体或社会团体决定,为了某种原因通过集体组织提供繁荣物品或服务,便是公共产品。

同年,贝冢最先引入了公共产品要素的概念。1969年,萨缪尔逊对林达尔均衡理论提出了批评,指出:因为每个人都有将其真正边际支付愿望予以支付的共同契机,所以林达尔均衡产生的公共产品供给均衡水平将会远低于最优水平。

1973年,桑得莫发表了《公共产品与消费技术》,着重从消费技术角度研究了混合产品(准公共产品)。20世纪70年代以后,公共产品理论的发展主要集中在设计机制保证公共产品的决策者提供的效率原则。

公共产品的存在给市场机制带来了严重的问题:即使某种公共产品带给人们的利益要大于生产的成本,私人也不愿提供这种产品,因为公共产品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特征,在公共产品消费中人们存在一种“搭便车”动机,依据市场经济和公共产品理论,政府不仅要为市场经济运行提供必要的外部条件,还要在市场经济中发挥填空补充、矫正和调节作用。政府成为公共经济活动的中心,为社会提供越来越多的公共产品和劳务。

公共选择理论对博弈论和信息经济学这两者都做出了贡献。理论上,政府可以通过财政手段按照社会福利最大化确定税收,然后用税收收入提供公共产品,但是在公共领域没有市场机制这样的个人偏好显示机制,况且人们有“搭便车”动机,隐瞒自己的公共产品消费偏好,产生了“信息不对称”,公共产品理论在“诱导人说真话”方面做出了贡献。美国经济学家格罗夫斯等人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从赫尔维茨的“激励相容”不可能性定理出发,按纳什均衡原则建立了一个经济机制,以解决“搭便车”问题,同时克拉克也提出了一种说真话机制。在博弈论方面,泰勒、沃德、罗伯英曼讨论的公共产品博弈模型、斗鸡博弈模型丰富了不完全信息博弈的内容。

区域公共品是根据公共品的外溢性范围而划分出来的一种公共品类型。根据外溢性的不同,又可将区域公共品划分为国家或地区间区域公共品和一国范围内区域公共品。大气环境容量资源具有区域公共品的共同特点,即消费上的非排他性或非竞争性。区内任何城市都可消费整个区域内的大气环境容量资源,这种效用和受益不能划分为若干部分分别归属于某个城市。由于相邻城市之间在地理上的相互联系,因此很多本来用于某个城市的大气环境容量资源在行政边界等相邻区域产生外部性,从而不可避免地成为区域公共品。如果不从区域全局出发,只考虑单个城市的利益,则大气环境容量这种区域公共品的效能和效率会大打折扣,最终影响整个区域共同利益的实现。

2.非合作博弈的“囚徒困境”理论

非合作博弈是指在策略环境下,非合作的框架把所有人的行动都当成是个别行动。它主要强调一个人进行自主决策,而与这个策略环境中的其他人无关。通常也就是博弈字面上的意思。博弈并非只包含了冲突的元素,往往在很多情况下,既包含了冲突元素,也包含了合作元素。即冲突和合作是重叠的。非合作博弈是指一种参与者不可能达成具有约束力的协议的博弈类型,这是一种具有互不相容味道的情形。非合作博弈研究人们在利益相互影响的局势中如何决策使自己的收益最大,即策略选择问题。负和博弈和零和博弈统称为非合作博弈。

可以用博弈理论研究单个城市的大气污染防治行动以及相互之间的冲突、协调和合作关系。如果将城市看作对弈者,则由对弈者之间的协调程度,可将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分为合作博弈和非合作博弈。合作博弈是指区域范围内所有城市之间有着一个对各方均有约束力的协议,参与城市在协议范围内进行博弈。反之,就是非合作博弈。

在现实中,更为普遍的是建立在单个城市行为理性基础上的非合作博弈,城市政府对造成周边地区大气污染的本地企业开绿灯,不与其他城市共同治理,城市之间的环境管理缺乏协调,各自为政,环境基础设施重复建设严重,产业结构趋同,导致恶性无序竞争,资源浪费严重,污染严重。

囚徒困境是非合作博弈的一个典型例子,说明了个体理性与集体理性有时并不一致。在某些情况下,若从私利出发的两个独立行动的主体注定不合作,那么双方都将得不到好处,进而采取并不是最优的行动方案。

3.合作博弈理论(www.chuimin.cn)

合作博弈亦称为正和博弈,是指博弈双方的利益都有所增加,或者至少是一方的利益增加,而另一方的利益不受损害,因而整个社会的利益有所增加,属于帕累托改进的过程。

合作博弈研究人们达成合作时如何分配合作得到的收益,即收益分配问题。合作博弈采取的是一种合作的方式,或者说是一种妥协。妥协其所以能够增进妥协双方的利益以及整个社会的利益,就是因为合作博弈能够产生一种合作剩余。这种剩余就是从这种关系和方式中产生出来的,且以此为限。至于合作剩余在博弈各方之间如何分配,取决于博弈各方的力量对比和技巧运用。因此,妥协必须经过博弈各方的讨价还价,达成共识,进行合作。在这里,合作剩余的分配既是妥协的结果,又是达成妥协的条件。合作博弈强调的团体理性,是效率、公平、公正。

合作博弈存在的两个基本条件:

(1)对联盟来说,整体收益大于其每个成员单独经营时的收益之和。

(2)对联盟内部而言,应存在具有帕累托改进性质的分配规则,即每个成员都能获得比不加入联盟时多一些的收益。

如何保证实现和满足这些条件,这是由合作博弈的本质特点决定的。也就是说,联盟内部成员之间的信息是可以互相交换的,所达成的协议必须强制执行。这些与非合作的策略型博弈中的每个局中人独立决策、没有义务去执行某种共同协议等特点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在大气污染治理过程中,倘若区域内某一城市为改善区域整体大气环境质量而牺牲其部分经济利益,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的实现必须配套相应的补偿机制。

4.帕累托最优理论

帕累托效率,又称帕累托最优状态,帕累托理论是意大利经济学家维弗雷多·帕累托(Vilfredo Pareto)关于经济效率和收入分配的研究成果。经济学理论认为,在一个自由选择的体制中,社会的各类人群在不断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过程中,可以使整个社会的经济资源得到最合理的配置。市场机制实际上是一只“看不见的手”推动着人们往往从自利的动机出发,在各种买卖关系中,在各种竞争与合作关系中实现互利的经济效果。交易会使交易的双方都能得到好处。虽然在经济学家看来市场机制是迄今为止最有效的资源配置方式,可是事实上由于市场本身不完备,特别是市场的交易信息并不充分,从而使社会经济资源的配置造成很多的浪费。

帕累托最优效率,是指如果经济中没有任何一个人可以在不使他人境况变坏的同时使自己的境况变得更好,那么这种状态就达到了资源配置的最优化。帕累托效率一旦达到,任何人再得到好处,将引起他人的损失。人们通常也把能使至少一人的境况变好而没有人的境况变坏的资源重新配置称为帕累托改进,所以帕累托最优状态也就是已不再存在帕累托改进的资源配置状态。

帕累托状态是一种理想的状态,满足该状态就是高效率的,反之就是低效率的。由帕累托效率的定义及推导明确表明,帕累托效率不是唯一的,因为效用边界线上的所有点都处于帕累托效率状态,即有无穷个帕累托最优解,引入社会福利函数(SWF),社会福利函数形成的社会无差异曲线与帕累托效用边界线相切形成的切点才是全部帕累托效率点中最优的。

帕累托效率推导模型需要以下前提条件:(1)生产技术在分析期内不变;(2)生产所用的资源和生产出的产品的货币单位是可比的;(3)个人偏好在分析期内不变;(4)每一种资源投入在每一种商品生产中的边际生产率为正,但却是递减的。因此全部等产量线和全部无差异曲线都凸向原点。其中第四个前提条件使得在资源空间的所有等产量线和商品空间的所有无差异曲线一定是非凹的,这样进一步保证了商品空间的高效率的生产可能性线和效用空间的效用可能性线凹向原点,最终的效用边界线才能凹向原点。这些前提条件是实现帕累托效率的充分条件。

帕累托效率的三个必要条件为:(1)高效率的资源配置。对于使用资源生产商品的全部厂商来说,资源的边际技术替代率(MRTS)应该是相等的,并且等于资源的价格之比。(2)高效率的消费。对于每一个消费者来说,任何两种商品的边际商品替代率(MRS)相等,且等于商品的价格之比。(3)对于消费者,任何两种商品的边际商品替代率等于生产这两种商品的边际转换率(MRT),且等于商品价格之比。

人们追求帕累托最优的过程,其实就是管理决策的过程。管理学所研究的管理活动,其目的是充分利用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优化资源配置,争取实现以最小的成本创造最大的效率和效益。在企业单位,企业老板必须保证员工的利益不受损害,在保证员工的合法权益受到尊重的基础上追求企业的最大收益。企业管理活动的过程,实际上也是追求帕累托最优的过程。

如果资源配置未达到帕累托最优,那总有一些人能改善境况而没有人会受损,社会福利总量肯定能上升,所以运用帕累托最优去衡量信息资源配置,才有可能通过一种恰当的分配或补偿措施,使所有人的境况都有所改善。研究信息资源配置,对于有效、合理、科学地利用信息资源,促使信息资源效用最大化,进而促进信息产业可持续发展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建立和实施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机制体制的过程本质上就是一种帕累托改进的过程。由前文可知,在城市“各自为政”的非合作博弈下,也能达到一种均衡,这种均衡由所有参与者的最优策略组成,然而这种均衡状态却不是帕累托最优状态。因此,要实现区域空气质量的帕累托最优状态,必须设立一种机制来打破这种均衡。帕累托最优在指导自然资源开发时是一个十分有用的原理,但其“无人受害”的标准过于严苛,现实中很难完全达到。可以采用补偿方式来使很多十分必要却有部分人会因此受损的开发得以进行。但给予补偿的不能仅限于经济福利,还应包括生态福利。在流域水资源开发时,下游获利地区应给予上游受损地区一些必要的补偿;为保护环境与维持生态平衡,土地非农流转中除了给予经济补偿外,还应实施生态补偿。只要在实践中逐步实施生态补偿,就一定能实现资源开发的帕累托最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