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大气污染治理与产业结构调整成果

大气污染治理与产业结构调整成果

【摘要】:该运行方式下市场机制成为产业结构调整的主导机制,企业的生产经营决策由过去的行政行为的附属转变为以价格、利润、工资为导向的自主选择行为,政府无法直接调控投资运行。

1.主动型和被动型产业结构调整

主动型结构调整是指人们自觉、主动地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这种调整效果较好。主动型调整是一种自发的调整方式,所发挥的作用较好。

被动型结构调整是指在国民经济出现严重比例失调以后不得不采取的一种措施。被动型调整虽属必要,但不可避免地要花费一定的代价,有一定的损失。

目前进行的重点建设中的内容,既有为恢复失调比例关系而建设的项目,属于被动式的调整,当然也有为振兴国民经济打基础的项目,则属于主动型的调整。主动型结构调整是符合经济建设规律的理想方式。为了少走弯路和不走弯路,有效地调整好产业结构,今后应当尽量避免被动型结构的调整,实现由被动型向主动型转化。

2.分散、渐变型和集中、骤变型产业结构调整

产业结构调整既有经常性的、分散的、渐变式的产业结构调整,也有集中的、骤变型的产业结构调整,这两种方式往往是互相结合、交替进行的。集中的、骤变型产业结构调整的好处:一方面是问题能及时发现,及时解决,失调的比例关系能及时调整过来;另一方面有利于减少损失,不需要集中花费资金,投资小,花钱少而见效快。而分散、渐变型的调整,即使决策有失误,也只在小范围或局部范围内产生影响,不至于影响国民经济的大局,引起经济建设的大起大落。这种调整方式能把调整的主动权始终操在自己手里,是对产业结构进行自觉、主动调整的一种表现。

3.外延型和内含型产业结构调整

经济结构调整按照技术结构是否发生变动,分为外延型结构调整方式与内含型结构调整方式。外延型调整是指生产能力闲置和过度利用双重偏差下进行的产出结构对需求结构的适应性调整,主要是通过增量和存量调整实现的中间要素投入结构的变动所进行的调整。当潜在生产能力与实际生产能力之间的偏差达到某一临界点时,中间要素投入结构的变动便也随之达到极限而不可能继续进行调整,从而使产出结构也不可能继续对需求结构做出适应性的调整。所以,外延型调整是一种表层的、有限度的、动态效率的产业结构调整(www.chuimin.cn)

内含型结构调整是指用技术结构水平的提高来带动固定资产结构和中间要素投入结构的协同联动,从而引起产业结构的深层次变动。技术结构通过各产业内部的纵向推进来实现自己的创新提高,从而导致整个产业结构技术水平的提高,高技术通过不同渠道的横向转移变通应用于相关产业,也能提高整个产业结构的技术水平。所以,只有内含型结构调整方式才是动态有效率的,有利于提高宏观经济效益,并推动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5]

4.行政型、市场型和行政与市场混合型产业结构调整[6]

产业结构调整的运行方式大体可分为行政型、市场型和行政与市场混合型三种模式。

行政型:在这种方式下政府是产业结构调整的唯一权威性主体,按照政府意志统一调配用于产业结构调整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投资流向、结构完全由政府根据实现经济快速增长的目标来确定,市场机制对投资运行的导向作用则被完全忽略或被限制在较小的程度或范围内。

市场型:这是与行政型运行方式相对的另一极端的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式。该运行方式下市场机制成为产业结构调整的主导机制,企业的生产经营决策由过去的行政行为的附属转变为以价格、利润、工资为导向的自主选择行为,政府无法直接调控投资运行。

行政与市场混合型:根据行政权力与市场机制的力量对比可以分为行政主导、行政与市场力量相当、市场主导三种方式。随着市场经济的完善,其力量对比变化的路径将是行政主导→行政市场并重→市场主导。此种运行方式下的投资运行会同时受到行政信号和市场信号的影响,带有政府意志和企业、个人意愿的双重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