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四川藏族与古羌人的密切关系及相关舞蹈

四川藏族与古羌人的密切关系及相关舞蹈

【摘要】:四川的藏区,正是史学界称为民族走廊的地带。墓葬群的规模,有的达数百上千座。考古学家认为,这种墓葬也与古羌人有关。经两晋、南北朝到隋唐,在现在四川藏区的各部落,逐渐形成了较大的部落联盟。阿坝州境内主要是被称为西山八国的八个羌部族,其中以哥邻为大,即汉时的青衣、嘉良,其范围已达到现在甘孜州的丹巴、道孚等县。其北部与甘、青交界地带还有部分党项羌和属吐谷浑的部落。

四川的藏区,正是史学界称为民族走廊的地带。古代居住在西北青海、甘肃一带的古羌人部落,很早就沿着岷江、大渡河、雅砻江诸流域,由北向南多次大规模的迁徙,有史记载就始于公元前4世纪的战国时期。从松潘草原到岷江沿岸、大渡河上游、雅砻江流域,多处发现新石器文化的遗址,出土的打磨石器、陶器、陶片,都明显地含有西北新石器时代文化的因素。特别是手制泥质红陶、彩陶,其器物形制和纹饰与马家窑文化近似或相同。证明远在数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这里已有与西北有相同文化系统的人们生存,这条走廊在那时就已经存在了。

在战国晚期至东汉期间,四川藏区还存在着一种石棺葬文化,其分布区,从金沙江边的巴塘、雅砻江沿岸的甘孜、雅江,大渡河旁的石棉,夹金山脚下的宝兴,到岷江上游的茂汶、汶川、理县一带,横贯四川整个藏区。这种葬制即由六块石板拼成的墓形,墓葬中除有骨灰(火葬后埋入)或人骨外,其典型的器物有羊形纹双耳罐,燔烧过的羊头、羊骨和白石、铜柄铁剑等。墓葬群的规模,有的达数百上千座。考古学家认为,这种墓葬也与古羌人有关。石棺葬文化分布的区域基本上与史书记载的古羌人活动的区域相同,其出土的器物与甘肃洮河流域的墓葬,寺洼文化的内容,有很多相同之处。如都发现有羊形纹双耳罐、羊头、羊骨,说明墓主人与牧羊生活有关,或是一种对羊崇拜的现象;都发现墓中葬入石头,在洮河墓葬中发现有大批石头,而葬入白石则反映了一种白石崇拜的文化,这种现象在现在的四川藏、羌习俗中,仍广泛存在。

从墓葬群的规模和出土的铜柄铁剑可以看出,秦汉时期,在现在的四川藏区,已有较大可能带有军事性质的部落群体了。(www.chuimin.cn)

汉武帝开西南夷,先后在现在阿坝州的东部设汶山郡,“其山有六夷、七羌、九氐”,以冉駹为最大;在南部设汉嘉郡,领青衣、徙、牦牛诸羌,牦牛县所管区域已达现在甘孜州的东部。经两晋、南北朝隋唐,在现在四川藏区的各部落,逐渐形成了较大的部落联盟。阿坝州境内主要是被称为西山八国的八个羌部族,其中以哥邻为大,即汉时的青衣、嘉良,其范围已达到现在甘孜州的丹巴、道孚等县。在甘孜境内主要有附国和东女国。其北部与甘、青交界地带还有部分党项羌和属吐谷浑的部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