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演后西南军区举办了一个多月的文训团,我们学了有藏族舞蹈内容的《军民打青稞》,以后又排演了《年轻的月亮》。在《舞蹈集成》的工作开展起来以后,我过去对四川藏族舞蹈的了解,加上集成工作中的调查和资料的搜集,对重点舞种的录像,并广泛阅读有关藏族历史文化的资料,使我对藏族历史和藏族的舞蹈文化有了较深入的认识。当我们走进四川的藏族地区,去探索他们的舞蹈文化时,感到他们的舞蹈是那么的丰富多彩、千姿百态。......
2023-11-04
四川的藏区,正是史学界称为民族走廊的地带。古代居住在西北青海、甘肃一带的古羌人部落,很早就沿着岷江、大渡河、雅砻江诸流域,由北向南多次大规模的迁徙,有史记载就始于公元前4世纪的战国时期。从松潘草原到岷江沿岸、大渡河上游、雅砻江流域,多处发现新石器文化的遗址,出土的打磨石器、陶器、陶片,都明显地含有西北新石器时代文化的因素。特别是手制泥质红陶、彩陶,其器物形制和纹饰与马家窑文化近似或相同。证明远在数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这里已有与西北有相同文化系统的人们生存,这条走廊在那时就已经存在了。
在战国晚期至东汉期间,四川藏区还存在着一种石棺葬文化,其分布区,从金沙江边的巴塘、雅砻江沿岸的甘孜、雅江,大渡河旁的石棉,夹金山脚下的宝兴,到岷江上游的茂汶、汶川、理县一带,横贯四川整个藏区。这种葬制即由六块石板拼成的墓形,墓葬中除有骨灰(火葬后埋入)或人骨外,其典型的器物有羊形纹双耳罐,燔烧过的羊头、羊骨和白石、铜柄铁剑等。墓葬群的规模,有的达数百上千座。考古学家认为,这种墓葬也与古羌人有关。石棺葬文化分布的区域基本上与史书记载的古羌人活动的区域相同,其出土的器物与甘肃洮河流域的墓葬,寺洼文化的内容,有很多相同之处。如都发现有羊形纹双耳罐、羊头、羊骨,说明墓主人与牧羊生活有关,或是一种对羊崇拜的现象;都发现墓中葬入石头,在洮河墓葬中发现有大批石头,而葬入白石则反映了一种白石崇拜的文化,这种现象在现在的四川藏、羌习俗中,仍广泛存在。
从墓葬群的规模和出土的铜柄铁剑可以看出,秦汉时期,在现在的四川藏区,已有较大可能带有军事性质的部落群体了。(www.chuimin.cn)
自汉武帝开西南夷,先后在现在阿坝州的东部设汶山郡,“其山有六夷、七羌、九氐”,以冉駹为最大;在南部设汉嘉郡,领青衣、徙、牦牛诸羌,牦牛县所管区域已达现在甘孜州的东部。经两晋、南北朝到隋唐,在现在四川藏区的各部落,逐渐形成了较大的部落联盟。阿坝州境内主要是被称为西山八国的八个羌部族,其中以哥邻为大,即汉时的青衣、嘉良,其范围已达到现在甘孜州的丹巴、道孚等县。在甘孜境内主要有附国和东女国。其北部与甘、青交界地带还有部分党项羌和属吐谷浑的部落。
有关蜀舞撷萃 我与四川民族民间舞蹈的文章
会演后西南军区举办了一个多月的文训团,我们学了有藏族舞蹈内容的《军民打青稞》,以后又排演了《年轻的月亮》。在《舞蹈集成》的工作开展起来以后,我过去对四川藏族舞蹈的了解,加上集成工作中的调查和资料的搜集,对重点舞种的录像,并广泛阅读有关藏族历史文化的资料,使我对藏族历史和藏族的舞蹈文化有了较深入的认识。当我们走进四川的藏族地区,去探索他们的舞蹈文化时,感到他们的舞蹈是那么的丰富多彩、千姿百态。......
2023-11-04
四川藏族历来在舞蹈文化上充斥着创新的精神,巴塘的“弦子”是突出的例子,后来这种舞蹈形式被甘孜白利寺的格达活佛[1]拿来,加入宗教内容的歌词在寺庙中由寺庙中的小“扎巴”表演,称为“格达弦子”。当我看到甘孜的“雅卓”时,很自然地回忆起在拉萨向白马艺人学拉萨踢踏舞即“堆谐”的情景。甘孜的“雅卓”尽管源于西藏的“堆谐”,但经过创新发展,展现出了新的面貌。......
2023-11-04
四川藏族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因地域和历史文化的因素,语支和方言较为复杂。四川藏族人民能歌善舞,藏区素有“歌舞海洋”之称;又有“巴塘的弦子、甘孜的踢踏、四土的锅庄”之说,舞蹈文化十分丰富。四川藏族舞蹈种类繁多,经过普查,包括有9个类别,42个舞种。四川藏族舞蹈这样丰富多彩,是四川藏族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层次决定的。......
2023-11-04
虽然以后吐蕃王朝因内乱而分裂,四川藏区先后脱离吐蕃而归历代中央王朝设治施政,但吐蕃统治者的进入,吐蕃苯教和藏传佛教的传播、建寺立庙,使吐蕃文化逐渐成为四川藏区的主体文化,这里的各个不同支系的部族,在历史的长河中,逐渐融为一体,成为整个藏族的一部分。而四川藏族风格多样、种类繁多、特点突出的民族民间歌舞艺术,则是这多姿多彩文化的又一体现。四川藏族流传的舞蹈,种类繁多,保存着丰富的文化层次。......
2023-11-04
我们在求吉寺完成了《sen qiang》的录像后,即赴苟哇村录制苟象寺的苯教“羌姆”。那天飘着雪花,我们一早就来到苟象寺,寺庙只有一幢建在高台上的殿堂,殿堂的前面场地上,已用白粉画出了跳“羌姆”用的图案。苯教“羌姆”开始时,仪仗、法师、僧人带领前来参与活动的群众依逆时针方向绕殿堂一周后,法师入座诵经。......
2023-11-04
“跳曹盖”“跳曹盖”则是白马藏族原始信仰的充分展现。我被邀请参加对《舞蹈集成·甘肃卷》的终审时,得知在靠近我省九寨沟县双河,与勿角隔河相望的甘肃省陇南文县的铁楼乡,流传着白马藏族舞蹈“池哥昼”,这一舞蹈与“跳曹盖”极其相似,“池哥”与“曹盖”谐音,是语音不同的转化,“昼”是“卓”的谐音,同是跳的意思,其祭祀的功能也是相同的。午后,在“白莫”带领下的“曹盖”,进入山寨的住房区,逐一进每......
2023-11-04
三星堆遗址的考古发现,为我们勾勒出了三星堆文化时期——距今3100年至4000年时,成都平原古蜀王国的经济发展、社会政治、宗教信仰、礼仪活动等等情况。这说明了三星堆时期的古蜀王国,已产生了明确的社会分工,并且趋于细化。古蜀王国舞蹈的艺术风格非常可能与当时人们的艺术思维和审美趣向一致。......
2023-11-04
在泸沽湖旁左所居住的摩梭人的舞蹈称为“加措”。我们在1996年赴凉山州对彝族舞蹈录像时,即专赴泸沽湖采录摩梭人的舞蹈。“加措”居住在四川的彝族、土家族、苗族、傈僳族、摩梭人等的舞蹈,以不同的文化,凝聚着四川民族民间舞蹈丰富的色彩。......
2023-11-0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