乃令乐人习学之,今所谓“巴渝舞”也。阆中有渝水,人左右居,锐气善舞,高祖乐其猛锐,数观其舞,后令乐府习之。羽林孤儿,巴渝嬥歌者六十人,为六列。乃命乐人习之,所谓巴渝舞也。阆中有渝水,因其所居,故名曰《巴渝舞》。黄初三年又改《巴渝舞》曰《昭武舞》。(魏)文帝黄初二年,改汉《巴渝舞》曰《昭武舞》,……其众歌诗,多即前代之旧,唯魏国初建,使王粲改作登哥《安世》及《巴渝》诗而已。右《矛俞新福歌》。......
2023-11-04
“翻山铰子”流行于平昌和营山一带,我们1986年前去录像时,平昌属于达县地区,后来行政区域划分平昌属巴中市,营山属南充市。过去这一形式主要在平昌南部的西兴、响滩、白衣一带和营山的老林、双河一带流行,“翻山铰子”是以双手以各种方式打击“铰子”的舞蹈,“铰子”过去是民间的居家道士在诵经作法时使用的道具,当地的老人们讲,这一舞蹈原是由民间道士在敬神、祛邪的活动中,以各种不同的方式击打“铰子”,俗称“刷铰子”,以渲染法事的气氛,同时起着娱人的作用。后来经表演者的发展,成为民间喜庆活动尤其在婚礼中不可缺少的舞蹈形式,当地有“离了和尚不念经,离了铰子不送亲”的说法。
“翻山铰子”使用的“铰子”是直径约16至18厘米的小铜镲,从铰心孔系一条长约80厘米的铰绳,需用手握住“铰子”的时候,将铰绳绕缠于手上,须放开“铰子”的时候,则将铰绳按需要放开,使“铰子”飞舞在空中。“铰子”的基本击打方法,是将右手的铰绳放开,以各种姿态和动作在空中或在前、后、左、右、上、下各个方位击打左手的“铰子”,有时也可因动作需要双手将铰绳放开,使两镲在空中击打,或做造型。
“翻山铰子”在表演中除两铰相击打外,还有“擦铰”“铰面转铰”“铰心转铰”等多种技巧性动作。转铰是“翻山铰子”中特有的技巧表演,较多是用右手腕的力量和手指的搓力,将右手的铰子快速地旋转,同时放开铰绳,或左手铰子铰面向上,右手以铰绳控制,使铰子立于左手铰面上高速旋转,以铰边擦左手铰子的铰心,发出摩擦的声响;或左手铰向右立铰面,右手铰铰面向下旋转,以右手铰心擦左手铰边;或两手铰均铰面向前,旋转的右手铰在前以铰的外面,擦左手铰的里面。这种旋转擦铰的动作,往往持续四拍以上。
“翻山铰子”的表演由一二支唢呐和小鼓、小锣、小镲伴奏,有30余种曲牌。表演者始终不停地以均衡的速度,每两拍一次地放开右手铰,在空中击打左手铰,并不时穿插各方位的击铰和套路,有时用跑跳步转场,相互交叉;有时作地面的技巧动作。进入80年代,一些艺人发展了桌子和长凳上的技巧表演的动作。
平昌“翻山铰子”右手铰立在左手铰的平面上转动(林堃1986年摄于平昌)(www.chuimin.cn)
营山“翻山铰子”在凳子上的表演(四川艺术研究院1987年录像资料截图)
营山“翻山铰子”多人的表演(四川艺术研究院1987年录像资料截图)
“翻山铰子”是少有的表演技巧要求较高的四川民间舞蹈,可能因其一些技术难以熟练掌握,而其节奏均匀、平庸,动作拘于单纯技巧性表现,至今未见到有很成功的优秀专业艺术作品出现。
有关蜀舞撷萃 我与四川民族民间舞蹈的文章
乃令乐人习学之,今所谓“巴渝舞”也。阆中有渝水,人左右居,锐气善舞,高祖乐其猛锐,数观其舞,后令乐府习之。羽林孤儿,巴渝嬥歌者六十人,为六列。乃命乐人习之,所谓巴渝舞也。阆中有渝水,因其所居,故名曰《巴渝舞》。黄初三年又改《巴渝舞》曰《昭武舞》。(魏)文帝黄初二年,改汉《巴渝舞》曰《昭武舞》,……其众歌诗,多即前代之旧,唯魏国初建,使王粲改作登哥《安世》及《巴渝》诗而已。右《矛俞新福歌》。......
2023-11-04
“卡斯达温”男子在前女子随后,以小碎步结合身体的反复左右小转身,随着前后相应地发出一声声的呼喊声,在呼喊声中前后相继一波接一波地高举长刀进入场地,作顺时针方向绕场成圆圈后站定。“卡斯达温”是我省藏族舞蹈中遗存的十分珍贵的舞蹈,它不仅结构完整,表现了这支藏族威武不屈的精神、坚强的性格;女子转身快速转臀的动作,也为我们透露出这支民族古老舞蹈文化特有的形态。......
2023-11-04
《巴渝舞》来源于巴蜀地区巴人的一支——民的民间军武舞蹈。经过宫廷乐人的学习、加工、改编,成为汉代百戏表演、宫廷宴乐中的重要节目的《巴渝舞》,至晚到魏初时仍唱着民本民族的歌词。这段叙述我们可以得知两个意思,其一是传至魏初时,《巴渝舞》有四段歌词,说明在汉代《巴渝舞》一直是四段体的结构。所以《巴渝舞》是一个唱着民本民族的歌词曲调,边歌边舞的歌舞形式。......
2023-11-04
在羌族民族民间舞蹈的搜集调查结束后,我们羌舞小组立即对羌族民间舞蹈的风格、韵律,以及舞种、名称做一系列的分析研究与界定。我们一致认为羌族的民间舞蹈,绝不能再称为“羌族锅庄”了。为此在为羌族舞蹈的定名上,我们反复征求羌族的舞蹈能手、当地的老人和本民族的文化干部的意见,慎重地找寻接近羌语语音的标准汉音字来定名,丝毫不马虎。......
2023-11-04
清晨从各地赶来的彝族群众,结队成群地从山间小路拥向火把节活动的现场。“都火”是在悠扬的歌声中展现彝族姑娘美丽的舞蹈形式,参加表演的年轻姑娘挺拔的身姿,优雅的神态,含蓄典雅,揭示着彝族人民的审美取向。普格县火把节上的“都火”彝族“都火”布拖县的姑娘披着毛毡的披衫表演“都火”......
2023-11-04
因为我要准备参加在北京召开的全国舞蹈集成工作会议材料,我把他们带到龙溪后,即返回成都,由杨代华和黄玉如带领羌舞小组,展开对羌族舞蹈的第二次调查。)这一次调查历时34天,至9月22日返回成都。我们对羌族民间舞蹈的调查搜集工作告一段落后,接踵而来的是对我们调查搜集的材料进行整理,对羌族民间舞蹈的舞种、风格风貌以及动作韵律的分析研究。......
2023-11-04
舞蹈图分别雕刻在这两墓室的底壁中部,基本保存完好。崖墓所在的地点称为“二磴岩”,舞蹈图应定名为“二磴岩舞蹈图”。二磴岩崖墓的年代当是与之相近,舞蹈图为东汉时的遗存应是无疑的,距今已有1800余年。五人牵手连臂动作一致的舞蹈形式,表明这是一种多人参加的群众性集体舞蹈。这种舞蹈形式与动作形象,与在中原出土的舞蹈造像,有明显的不同,而带有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
2023-11-04
虽然以后吐蕃王朝因内乱而分裂,四川藏区先后脱离吐蕃而归历代中央王朝设治施政,但吐蕃统治者的进入,吐蕃苯教和藏传佛教的传播、建寺立庙,使吐蕃文化逐渐成为四川藏区的主体文化,这里的各个不同支系的部族,在历史的长河中,逐渐融为一体,成为整个藏族的一部分。而四川藏族风格多样、种类繁多、特点突出的民族民间歌舞艺术,则是这多姿多彩文化的又一体现。四川藏族流传的舞蹈,种类繁多,保存着丰富的文化层次。......
2023-11-0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