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龙舞的生成、发展、流传,是和民俗活动密不可分的。在四川,中华民族最重视的节令——“春节”的活动中,龙舞是其中的主要项目。四川专用于祈雨的龙舞是“水龙”,新津县《五阳镇志》,就有耍“水龙”的记载。......
2023-11-04
在泸沽湖旁左所(现为泸沽湖镇)居住的摩梭人的舞蹈称为“加措”。我们在1996年赴凉山州对彝族舞蹈录像时,即专赴泸沽湖采录摩梭人的舞蹈。虽然当时泸沽湖的风光和摩梭人的母系氏族文化已风靡中外,但是当时从盐源到左所的公路还十分难走,要翻越两座大山,一些路段还是傍山的砂石单车道,一路上我们常是提心吊胆看着路边的陡坡,我们的驾驶员回来时,发誓再也不走这条路了。泸沽湖旁的左所用电依靠着一处山间的水电站,很不稳定,经常处于停电状态。因为我们的录像机的电池要保证用在舞蹈节目的录像上,我们只有限制性地使用了。
泸沽湖确实很美,我们驶上湖边的小山,那里的一片花海绽放着高山杜鹃,俯视山下如镜似的湖水美不胜收。下到湖边,一片草海衬着湖边的木屋,湖水中一条条独木船,乡民在撒网捕鱼,天是那么的蓝,湖水是那么的清澈,真是一片仙境。
“加措”仍是连臂踏歌的形式,男队在前,女队随后,或男女相间成一圆形,领舞者于队首,吹竹笛带领舞队沿逆时针方向绕圈而舞。其手臂相连的形式为曲肘前抬相互交臂,以手心相对五指交叉相互扣握,随动作上下颤动。“加措”的舞蹈动作以腿部的变化为主,伴以膝部的颤动,如“丁靠步”“撤上步”“踏抬步”等,亦有这一带相邻民族常有的对脚动作,给人以欢快和谐的感染。(www.chuimin.cn)
“加措”(林堃1985年摄于泸沽湖畔)
居住在四川的彝族、土家族、苗族、傈僳族、摩梭人等的舞蹈,以不同的文化,凝聚着四川民族民间舞蹈丰富的色彩。大凉山的彝族舞蹈由于长期封闭的社会形态,保留着彝族古老的舞蹈文化,那些仪式性的舞蹈形式是珍贵的遗存,而靠近金沙江地域的彝族舞蹈,则显现着与云南彝族舞蹈文化相联系的形态;四川的土家族舞蹈文化还保留着些许古代巴人的痕迹;而苗族、傈僳族、摩梭人的舞蹈则增添着四川少数民族舞蹈的光亮色彩。
有关蜀舞撷萃 我与四川民族民间舞蹈的文章
四川龙舞的生成、发展、流传,是和民俗活动密不可分的。在四川,中华民族最重视的节令——“春节”的活动中,龙舞是其中的主要项目。四川专用于祈雨的龙舞是“水龙”,新津县《五阳镇志》,就有耍“水龙”的记载。......
2023-11-04
四川在《禹贡》中称为梁州,在距今三四千年以前,就先后成为巴蜀两大主体民族繁衍生息的地方。简称“川”或“蜀”。古蜀人大约在原始社会,就已掌握了养蚕技术,据《华阳国志·蜀志》载:“有蜀侯蚕丛,其目纵,始称王。”巴蜀舞蹈发自于巴蜀文化,并成为巴蜀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2023-11-04
清晨从各地赶来的彝族群众,结队成群地从山间小路拥向火把节活动的现场。“都火”是在悠扬的歌声中展现彝族姑娘美丽的舞蹈形式,参加表演的年轻姑娘挺拔的身姿,优雅的神态,含蓄典雅,揭示着彝族人民的审美取向。普格县火把节上的“都火”彝族“都火”布拖县的姑娘披着毛毡的披衫表演“都火”......
2023-11-04
在舞蹈艺术中“龙舞”则表达着人们对龙的崇敬、喜爱以及蕴含其中的信仰。四川的龙舞即有全国普遍都有的圆形龙身形象威严的“大龙”,在四川称为“浑龙”“大龙”“彩龙”“正龙”。“铜梁大龙”为24节的大龙,据史料记载在四川曾经有号称100节的大龙,这样的龙舞只能在大型活动的大场面中表演。以后罗海清逐渐将舞龙的技法掺杂着过去舞“草把龙”的技法,一起教给罗银坤和他的三位哥哥。......
2023-11-04
四川龙舞是民俗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舞蹈的形式,展现人们共同的对龙的信仰崇拜,寄寓人们对生活的美好期盼。四川的“断尾龙”即是将尾节的舞者,依戏曲中丑角的扮相,出现在龙舞中。四川龙舞轻巧快捷、诙谐风趣、雄浑大气、庄严神圣的审美特征,是四川人对龙的认识的表达,是四川人性格情趣的展现。......
2023-11-04
求吉寺在若尔盖东,经巴西驱车3个小时到达求吉,第二天即开始在求吉寺前的场地上,连续两天对求吉寺表演的《sen qiang》做了录像。求吉寺《sen qiang》“羌本”的舞姿两天的录像完成后,我与寺庙的管事交谈,询问这一“羌姆”《sen qiang》的含义。他还引导我到禅房,观看了《sen qiang》的舞经——《羌依》。求吉寺《sen qiang羌依》求吉寺“羌姆”《sen qiang》的表演......
2023-11-04
乃令乐人习学之,今所谓“巴渝舞”也。阆中有渝水,人左右居,锐气善舞,高祖乐其猛锐,数观其舞,后令乐府习之。羽林孤儿,巴渝嬥歌者六十人,为六列。乃命乐人习之,所谓巴渝舞也。阆中有渝水,因其所居,故名曰《巴渝舞》。黄初三年又改《巴渝舞》曰《昭武舞》。(魏)文帝黄初二年,改汉《巴渝舞》曰《昭武舞》,……其众歌诗,多即前代之旧,唯魏国初建,使王粲改作登哥《安世》及《巴渝》诗而已。右《矛俞新福歌》。......
2023-11-04
“卡斯达温”男子在前女子随后,以小碎步结合身体的反复左右小转身,随着前后相应地发出一声声的呼喊声,在呼喊声中前后相继一波接一波地高举长刀进入场地,作顺时针方向绕场成圆圈后站定。“卡斯达温”是我省藏族舞蹈中遗存的十分珍贵的舞蹈,它不仅结构完整,表现了这支藏族威武不屈的精神、坚强的性格;女子转身快速转臀的动作,也为我们透露出这支民族古老舞蹈文化特有的形态。......
2023-11-0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