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以后吐蕃王朝因内乱而分裂,四川藏区先后脱离吐蕃而归历代中央王朝设治施政,但吐蕃统治者的进入,吐蕃苯教和藏传佛教的传播、建寺立庙,使吐蕃文化逐渐成为四川藏区的主体文化,这里的各个不同支系的部族,在历史的长河中,逐渐融为一体,成为整个藏族的一部分。而四川藏族风格多样、种类繁多、特点突出的民族民间歌舞艺术,则是这多姿多彩文化的又一体现。四川藏族流传的舞蹈,种类繁多,保存着丰富的文化层次。......
2023-11-04
“果卓”是藏族舞蹈中流传广泛的重要舞种之一,过去人们俗称为“锅庄”,在《舞蹈集成》的工作中,西藏卷的编辑部在尊重藏族人民自己的藏语发音的原则下,定名为“果卓”,“果”在藏语中是圆圈的意思,“卓”是跳舞的意思,“果卓”即围圈跳的舞蹈。“果卓”的一般形式为男女各成一队,男队在前,女队随后,男队第一人为领舞者,手执串铃或彩巾带领舞队沿顺时针方向绕圈而舞,男队领先唱舞曲第一句,女队接着复唱第一句,依此进行,常常逐渐加快,至高潮结束。“果卓”强调膝部柔韧的屈伸颤动,上身随脚步的动作晃动,手臂与腿部动作呈同边顺动,并有绕腕和上扬舞动长袖的动态。《舞蹈集成》对藏族“果卓”的录像,是与对羌族舞蹈的搜集录像同时进行的。先是从茂县进入黑水,录制那里的“卡斯达温”和黑水藏族的“果卓”,以及九寨沟县勿角、双河白马藏族的面具舞蹈“挫喔”,接着从汶川进入理县录制米亚罗藏族的“果卓”;后来在马尔康录制嘉绒藏族的“卓”,以后则由我所的李泽和带录像组顺金川河而下,录制了金川县马奈和宅垄的“卓”,甘孜州丹巴县中路、巴底的“卓”和康定县木雅的“卓”,以及甘孜县的“卓”和“雅卓”,以后又北上色达县,录制了色达四大红教寺庙的“羌姆”。其间我们在绵阳平武白马和木座白马藏族过年活动时,在白雪纷飞中专门前往那里全程录制了他们年节的舞蹈与年节活动,并专门到雅安宝兴的硗碛藏乡录制了他们特有风格的“雅绒且列”和“绒巴且列”,以及石棉蟹螺乡的“果卓”。我们搜集和录像的工作,除了甘孜北部的新龙和德格,这两个饱有“果卓”特点的地方,因当时的特殊情况没有去,是一件遗憾的事情外,我们的录像资料基本囊括了四川藏族“果卓”的全部内容。1987年秋季,我们受“舞蹈集成总编辑部”的委托在阿坝州首府马尔康举办“全国藏族舞蹈研讨会”,我为这个会议用我们的录像舞蹈素材,编辑了4集各30分钟的资料片《四川藏族舞蹈》,提供给参加会议的全国5省区的与会者观看,四川藏区舞蹈的多姿多彩深深地感动着他们,他们十分兴奋地说,真没有想到我们藏族的舞蹈有这么丰富,这种多姿多彩主要表现在四川藏族的“果卓”上。经过《舞蹈集成》对藏族民间舞蹈的搜集调查,不仅使我看到藏族“果卓”的丰富多样,加以过去长期对藏族舞蹈的积累,我对四川藏族“果卓”的认识更加深刻。
我们知道藏区中有卫藏、康巴、安多和嘉绒之分,“果卓”在藏区是流传广泛的主要舞种,尤以康巴藏区为盛。康巴藏区包含西藏的昌都地区、四川的甘孜藏族自治州、青海的玉树藏族自治州和云南果洛藏族自治州。
四川的藏区称为歌舞的海洋,是因为在那里几乎每个县都有他们代表性的“果卓”舞段,这些舞段表现着他们独特的风格,独特的色彩。在四川藏族中康巴藏族居主要的位置,其地域广大、人口众多,“果卓”的风格浓郁。甘孜州北路的甘孜、新龙、道孚、炉霍、德格、白玉等县的“果卓”展现出豪放、矫健的气势;南路的理塘、雅江、巴塘、稻城、乡城、九龙、德荣等县的“果卓”则显示出沉稳有力、多低头俯身的姿态,康定折多山以西居住着说木雅语的藏族,“果卓”则沉缓滞重;而东路以丹巴县中路的“果卓”为代表,从容潇洒,刚柔相济,糅和着嘉绒藏族的舞风。阿坝州的“果卓”称为“达尔嘎”,是嘉绒藏语舞蹈的意思,其中又分为在官寨大场合表演的“达尔嘎底”和在民间自娱性活动中的“达尔嘎任”两类。居住在雅安宝兴夹金山南麓的硗碛藏族的“果卓”有两个舞种,分别称为“雅绒茨列”和“绒巴茨列”,硗碛的“果卓”风味独特,强调双膝的强韧性的屈伸,加以上身的横向晃动,有较强的韵律感。
在绵阳平武和阿坝九寨沟勿角的白马藏族的“果着”称为“卓寨莎”,舞蹈动作跳动大,音乐高亢,情绪热烈,与其他“卓”差异较大。
四川藏区不同地方的“果卓”,呈现着显著不同的风格特色,甘孜州北路的“果卓”彩袖飘扬,脚步蹽踏,舞姿豪放,充分展现着藏民族豪放刚毅的性格,在四川藏族舞蹈中最具代表性。甘孜北路卓以甘孜、新龙、炉霍、道孚等县“果卓”和“德格卓钦”较为突出。在盛大的节庆活动中,这里男子的服饰十分华丽,我曾经看过一张甘孜男舞者的照片,他头上盘着掺进彩绸的发辫,并在发辫上装饰珊瑚、宝石,上身内穿白色长袖的藏式衬衣,下身着白红相间宽竖条的肥大长裤,脚蹬藏靴,外罩锦缎镶宽豹皮边的“楚巴”(藏族的氆氇长袍),腰扎绸巾,右肩斜挂银制的“嘎乌”(藏族的配饰,装佛像的盒子),两耳戴珊瑚、蜜蜡的耳坠,腰横插一把约60厘米长的藏式腰刀,这一装饰可见这里“果卓”活动的繁盛。
“甘孜果卓”男子的服饰(四川省艺术研究院2004年录像资料截图)
“甘孜果卓”男子的头饰(四川省艺术研究院2004年录像资料截图)
甘孜县的男子也有头戴藏式金毡帽,身斜挂彩绸的装饰;女子的服饰相对简单些,头梳无数细小发辫,自额前分至脑后,辫梢加入彩色丝线披在身后,身着只穿左袖的藏式女袍,腰扎藏式横彩条纹的围腰,上挂银链,胸前戴珊瑚、珍珠项链和女式“嘎乌”。这些带有礼仪性的装束,说明“果卓”在藏民族的生活中,处于重要的地位。
“甘孜果卓”女子服饰与舞姿(四川省艺术研究院2004年录像资料截图)
甘孜、炉霍、道孚一带的“果卓”动作十分丰富,双袖的舞动,有绕袖、甩袖、搭袖等样式,脚下有踏、踢、搓、蹽等动作。舞蹈的形式多样,有在男子唱时,男子进入内圈,舞蹈动作亦夸张放大,刚劲有力,女子在外圈含胸垂臂,以小动作陪衬;女子唱时男子退出至外圈,动作随之缩小,女子进入内圈,舞蹈动作亦放大,展现妩媚含蓄的舞态。新龙的“果卓”则有较大的跳步,两臂的动作有向上挥舞似飞鹰展翅的姿态。
“甘孜果卓”男子舞姿(四川省艺术研究院2004年录像资料截图)
“甘孜果卓”男子在内围圈而舞(四川省艺术研究院2004年录像资料截图)
“甘孜果卓”女子在内围圈而舞(四川省艺术研究院2004年录像资料截图)
甘孜州西北部翻过雀儿山金沙江峡谷的德格的“果卓”,具有较浓烈的豪放风格,其颂扬佛教内容的“果卓”端庄沉稳,在服饰上男子用编制的花带围裹的头饰,色彩斑斓十分醒目,妇女佩戴粉红色的绸带以示对神的尊敬。德格的“萨西卓”则为两段体形式的舞段,即先为6/8节奏的慢唱慢舞,动作含蓄舒缓;数遍后突然进入2/4节奏的快唱快舞,动作亦变为豪放快捷。这一形式在金沙江西岸的西藏昌都地区也流行。
甘孜南路理塘、巴塘、稻城、乡城、雅江、德荣,包括康定折多山西麓木雅的“果卓”,则多低头佝身的姿态,步伐滞重,强调踏地的有力和腿部快屈慢伸的柔颤,由于舞时多相互牵手或扶腰,手臂的动作较少。
德荣的“学羌”,是起源于情歌的一个舞种,由于发源地与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一江之隔,在历史上曾为大理段氏政权管辖,其舞蹈形态显现着云南藏族和大理白族文化的痕迹。
丹巴巴底女舞者身披红色横条纹的披巾(四川省艺术研究院2004年资料)
甘孜东路卓是指甘孜州东部丹巴、康定县的部分区乡和泸定县的一些藏族山寨流行的“果卓”,从阿坝州流下来的金川河和小金川河在这里汇合后,成为大渡河。丹巴县的三条河就分别使用三种语言,即康巴语、嘉绒语和安多语,丹巴中路的“果卓”是甘孜东路“卓”的代表。
东路“卓”从容潇洒,欢愉轻快,男子手握长袖,女子以彩巾或相互牵手相连,舞队多做沿逆时针方向流动,亦有顺时针流动的往复变化。舞蹈形式有多样的变化,有的舞段前半段是歌舞一体,后半段则是无歌的踏步形式,有力的踏点、蹉步,舒缓的转身,显示出不同的风味。巴底乡的人们在跳“果卓”时,女子在盛装外要披上特有的装饰着红色横条纹或黑色横条纹的披巾,呈现一派亮丽的情景。
在丹巴盛大的节庆活动中,跳“果卓”是其中重要的部分,事先在舞蹈场地中用白灰画出花样图案,并在场地中央摆上供桌,上面放置敬神的贡品,在莽号声中,着节日盛装的人们聚合在场地四周,在主持人作敬祀天神的仪式后,一女青年向领舞者和贵宾献哈达,后向舞队成员赠咂酒吸管,相互致蹲礼,顺序吸咂酒后即开舞仪式结束,开始跳“果卓”。
阿坝州藏族使用嘉绒语,他们称“果卓”为“达尔嘎”,其中又分为“达尔嘎底”和“达尔嘎任”。“达尔嘎底”为大“果卓”,是含礼仪性的舞蹈,在过去是土司头人家逢重大节日、婚丧嫁娶、迎宾送客等活动,在官寨中举行活动时跳的舞蹈。舞段的顺序较固定,先要跳庆贺内容的舞段,后跳颂扬头人和赞美官寨的舞段,“达尔嘎底”给人以端庄、缓慢、沉稳,典雅的感觉。“达尔嘎任”则是在阿坝藏区普遍流行的藏民自娱自乐的舞蹈,舞蹈时没有固定的舞段表演程序,舞风欢快活跃、优美洒脱。“达尔嘎”总的舞蹈形式和特点是一致的,男前女后各成一队,舞队第一人执彩巾或串铃为领舞者,舞队的流动在“达尔嘎任”中为顺时针方向,“达尔嘎底”中则有逆时针方向流动的变化。
“丹巴果卓”(四川省艺术研究院2004年录像资料截图)
“丹巴果卓”女子服饰与舞姿(四川省艺术研究院2004年录像资料截图)
“丹巴果卓”男子服饰与舞姿(四川省艺术研究院2004年录像资料截图)
马尔康“达尔嘎”表演场面(林堃摄于2004年)
“达尔嘎底”表演(林堃摄于2004年)(www.chuimin.cn)
“达尔嘎”女子舞姿(四川省艺术研究院2004年资料)
“达尔嘎”领舞人(四川省艺术研究院2004年资料)
“达尔嘎”表演(四川省艺术研究院2004年录像资料截图)
这里要说一下舞队流动方向的问题,据我的了解,藏传佛教讲究事物的转动要以顺时针的方向,如:藏族人手持的并不时转动着的“转经筒”,寺庙周围或大路旁设立的硕大的“玛尼”,在转动或围绕时一定要依顺时针方向转动;人们敬仰寺庙作绕寺庙或绕神塔的活动时,也要以顺时针方向绕走;藏传佛教“羌姆”(寺庙的舞蹈)的舞队也必然依顺时针的方向绕动;在康巴和卫藏地区的民间舞蹈,其舞队的流动也必是依顺时针的方向。而藏区中信奉原始宗教“苯教”地区的人们,转动“转经筒”则依逆时针方向,寺庙“羌姆”舞队的流动和绕寺活动,也是依逆时针方向,这一地区大多的民间舞蹈队形的流动也如此,可见舞蹈中舞队的流动方向蕴藏着古老文化的元素,“达尔嘎底”舞队流动方向显露出氐羌文化的痕迹。
小金县宅垄乡的“果卓”很重视领舞者的请出仪式,一般是有一年轻女子手捧领舞用的手巾或彩巾,与邀请的领舞者面对面相互作下蹲的礼仪动作,有的要反复三次,然后将舞巾交给领舞者,领舞者接舞巾,开始带领舞队舞蹈。他们跳的是嘉绒藏族的“果卓”。
将舞巾交给领舞人的情景(四川省艺术研究院2004年录像资料截图)
“宅垄果卓”(四川省艺术研究院2004年录像资料截图)
居住在夹金山东麓,雅安市宝兴县硗碛藏族乡的硗碛藏族,他们的“果卓”有两种,分别称为“雅绒茨列”和“绒巴茨列”。我在带摄像队前往那里录制硗碛乡这一舞种时,是第一次看到这一与其他“果卓”有明显不同风格动律的舞蹈。这两种“果卓”尽管在男前女后牵手围圈而舞的形式上与其他地区的“果卓”相同,但是其舞蹈的动作韵律风格,与其他藏族“果卓”有明显的不同。其动作多为双腿和单腿的跳步,脚步落地时快而脆,似快速吐一口气,起腿时柔而韧,似克服大地的引力,舞者要张胸吸气奋力上提一般。领舞者手持舞巾,手臂的动作多为由外向里的划动。舞蹈动作轻、重、缓、急组合流畅,配以上身的横向晃动,似在倾诉内在的心绪,展现出较强的韵律感。
跷碛处于夹金山东麓,史书记载这一带属于西山八国所在地,这里的藏族属嘉绒藏族的一个支系,由于其居住的地域与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小金、金川均隔着夹金山,本部族的原始文化得以较多地保留了下来,其舞蹈风貌与金川河流域的嘉绒果卓有明显的不同,这一点又为四川藏族的舞蹈文化增添了色彩。
“硗碛果卓”男子服饰与舞姿(四川省艺术研究院1987年录像资料截图)
“硗碛果卓”女子服饰与舞姿(四川省艺术研究院1987年录像资料截图)
“硗碛果卓”表演(四川省艺术研究院1987年录像资料截图)
硗碛藏族女子服饰(林堃摄于1987年)
在硗碛藏族的舞蹈中,我们看到一种表现劳动生活的舞蹈,称为“ka re ya”,一群年轻的男子身穿盛装,手执连枷,在打麦场中站成相对的两排,麦场中散放着收割下来的麦秸。他们边唱边舞,开始用双手执连枷击打着麦秸,忽而跳跺,忽而踏蹽,高潮时加入转身和单手执连枷击打的动作,十分动人。其实藏族表现劳动生活的舞蹈著名的有表现打屋顶的“da a ga”,人们边唱边手执夯实屋顶的工具击打屋顶的土层。我以为硗碛藏族的这一舞蹈,可能与古代祭祀农神,在收获时感谢农神的赐予有关。
四川藏族的另一支——白马藏族居住在绵阳市平武县的木座乡和白马乡,以及九寨沟县的勿角乡和双河乡,其文化与其他藏族有较大的区别,在历史上这一带和隔白水河相连的甘肃省文县的民族称为文山氐或白马氐,在许多史籍中均有记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划分民族时,将他们划为藏族。白马藏族的服饰与其他藏族有明显的区别,平武的白马藏人头戴白色的盘式毡帽,帽上插白色羽毛和彩色的纸花,腿缠白羊毛编织的毪子裹腿,着麻耳草鞋;女子着拼色的裙衫,肩袖部以红、黄、绿、白、黑等色的布条或布块装饰,胸前佩戴鱼骨牌,着黑色有彩条纹的背心,系白色围裙,腰系编织的彩花腰带,外缠数十枚铜钱连成的铜钱带;男子着长裤,斜襟长袍,系绸腰带。九寨沟的白马藏人除女子戴深棕色折沿毡帽并插白鸡毛,有的还用缀着金色圆片的带子缠绕,着黑色缀白色或浅蓝色宽边的围裙外,其余与平武白马藏人相同。
“ka re ya”的表演(四川省艺术研究院1987年录像资料截图)
平武白马藏族女子的服饰(林堃1984年2月摄于平武白马藏寨)
九寨沟白马藏族女子服饰(四川省艺术研究院1984年9月录像资料截图)
他们的舞蹈平武称“珠寨莎”,九寨沟称“俄斯劳”,“珠”是跳舞的意思,“寨莎”是围圈的地方,“珠寨莎”就是围圆圈的舞蹈。舞时亦是男女各成一队相互牵手,舞队依顺时针方向流动,动作以上前踏跺步,后撤垫踏步为主,身体随步伐前仰后俯,歌声高昂,高潮时动作幅度加大,异常激烈。我和胡德嘉曾在绵阳平武木座白马藏区参加他们的过年活动,并做了他们新年活动的全程录像。那通宵达旦的歌舞,新年起始时的驱魔禳灾,风雪中的祭山祈福,使我永不忘怀。
绵阳平武白马藏族“珠寨莎”表演(四川省艺术研究院1984年2月录像资料截图)
九寨沟勿角白马藏族“俄斯劳”表演(四川省艺术研究院2004年录像资料截图)
雅安石棉县蟹螺藏族乡的“果卓”,呈现着古朴简约的面貌,舞蹈动作为单句状态,即唱舞一句,再唱舞一句,情绪十分淳朴。他们的舞蹈有一种奇特的风俗,起舞时领舞人要在脚下放一块小石子,边舞边踢这块石子,要舞一圈后,才能将石子踢出圈外,继续舞蹈。我问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做,他们回答我说,那石子是灾祸,我们踢它一圈后,就会保佑我们跳舞没有灾难。在这里我们看到乡民们异常质朴的舞蹈,在丧事的舞蹈中,他们双手从胸前,俯身向地面摊掌,极度地宣泄着悲伤的情绪,这是我见到直接表现悲哀情绪最朴实的舞蹈,深深地感动着我。他们一句一停地边唱边舞,任情地挥舞着手臂,我感到这里由于地处偏僻,少与外界交流,他们的舞蹈文化还处于较古老的舞句单词结构的阶段。我们在录像的时候,突然从场外进来两人,上身穿一件下面连着原来皮子上尾巴的羊皮背心,两人边唱边舞用踏跳步对跳起来,情绪十分激动,我想这可能是他们即兴式的舞蹈吧。
蟹螺乡藏族在“果卓”起舞时要踢一块石头(四川省艺术研究院1985年录像资料截图)
可以说四川藏族舞蹈的多姿多彩充分体现在“果卓”中,我们在考证这些时,不能不注意到他们的方言和服饰的差异,这些差异显示着其原始部族文化的遗存,必然带来其“果卓”不同的风貌。
有关蜀舞撷萃 我与四川民族民间舞蹈的文章
虽然以后吐蕃王朝因内乱而分裂,四川藏区先后脱离吐蕃而归历代中央王朝设治施政,但吐蕃统治者的进入,吐蕃苯教和藏传佛教的传播、建寺立庙,使吐蕃文化逐渐成为四川藏区的主体文化,这里的各个不同支系的部族,在历史的长河中,逐渐融为一体,成为整个藏族的一部分。而四川藏族风格多样、种类繁多、特点突出的民族民间歌舞艺术,则是这多姿多彩文化的又一体现。四川藏族流传的舞蹈,种类繁多,保存着丰富的文化层次。......
2023-11-04
在四川,彝族是少数民族中人数最多的民族,我们在《舞蹈集成》普查时,据省民委的调查统计材料,居住在我省的彝族达178万之多,其中居住在大小凉山地区的就有150多万。在会理、会东、宁南等称为小凉山地区的彝族,由于靠近云南的彝族聚居区,并与汉、傈僳等民族杂居,其舞蹈文化呈现较开放的与杂居民族交融的色彩。......
2023-11-04
巴蜀文化是中华民族多元文化中一支重要的文化,她不仅是形成于距今约四五千年以前的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一支地域文化,还是影响我国西南诸省,甚至江汉平原的一支古老的文化。巴蜀两族同属氐羌族系,是为民族学家、考古学家、语言学家、历史学家认定了的,巴蜀文化的源,所承袭的文化是氐羌文化。春秋晚期巴国辗转进入川东地区,并成为当地各族群的统治者,巴国的青铜文化与巴地的石陶文化相融合,才成为以后称之为的巴文化。......
2023-11-04
我省《舞蹈集成》的编纂工作,实际是从1981年9月省群众艺术馆舞蹈工作室调查、搜集羌族舞蹈开始的。我们选择羌族作为最先的调查项目,是因为羌族是唯一沿用着数千年前古老民族称谓的民族,是56个民族中只在我省聚居的民族。为了这一目的,我们在1981年9月21日首先进入当时称为茂汶羌族自治县的渭门、沙坝、三龙、赤不苏,历时40多天,对羌族民间舞蹈进行深入的搜集调查。这一次我们进茂县,则是专为调查和搜集羌族舞蹈而行的。......
2023-11-04
“卡斯达温”男子在前女子随后,以小碎步结合身体的反复左右小转身,随着前后相应地发出一声声的呼喊声,在呼喊声中前后相继一波接一波地高举长刀进入场地,作顺时针方向绕场成圆圈后站定。“卡斯达温”是我省藏族舞蹈中遗存的十分珍贵的舞蹈,它不仅结构完整,表现了这支藏族威武不屈的精神、坚强的性格;女子转身快速转臀的动作,也为我们透露出这支民族古老舞蹈文化特有的形态。......
2023-11-04
我们在《舞蹈集成》的搜集调查工作中,当时的涪陵地区文化馆的专干何德柱等人做了大量的普查工作,涪陵地区文化局的黄节厚局长参与《土家族舞蹈概况》撰写,为《舞蹈集成》涪陵地区的工作做出了不小的贡献。7月我带着我与黄节厚局长撰写的《土家族舞蹈概况》和我为全国土家族舞蹈研讨会编辑的《四川土家族舞蹈》录像去湖南大庸县参加由《舞蹈集成》总编辑部主办、《舞蹈集成·湖南卷》编辑部协办的“全国土家族舞蹈研讨会”。......
2023-11-04
《巴渝舞》来源于巴蜀地区巴人的一支——民的民间军武舞蹈。经过宫廷乐人的学习、加工、改编,成为汉代百戏表演、宫廷宴乐中的重要节目的《巴渝舞》,至晚到魏初时仍唱着民本民族的歌词。这段叙述我们可以得知两个意思,其一是传至魏初时,《巴渝舞》有四段歌词,说明在汉代《巴渝舞》一直是四段体的结构。所以《巴渝舞》是一个唱着民本民族的歌词曲调,边歌边舞的歌舞形式。......
2023-11-04
在羌族民族民间舞蹈的搜集调查结束后,我们羌舞小组立即对羌族民间舞蹈的风格、韵律,以及舞种、名称做一系列的分析研究与界定。我们一致认为羌族的民间舞蹈,绝不能再称为“羌族锅庄”了。为此在为羌族舞蹈的定名上,我们反复征求羌族的舞蹈能手、当地的老人和本民族的文化干部的意见,慎重地找寻接近羌语语音的标准汉音字来定名,丝毫不马虎。......
2023-11-0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