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迎考心态秘诀:客观评价自己,不过高期望

迎考心态秘诀:客观评价自己,不过高期望

【摘要】:客观评价自己,对考试成绩不抱过高的期望如果目标定得太高,以致超过自己的实际能力,就会给自己造成严重的心理压力。这一变化引起了好朋友小刚的注意,他关切地问洋洋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在得知洋洋的焦虑处境后,小刚很轻松地给洋洋开导了几句,洋洋很快就恢复了往日的神气。

本课主题:掌握应考方法,降低考试焦虑

判断鉴别

实话实说

A:我总是害怕考试考砸了,同学不喜欢我,老师也会因此讨厌我。一想到这些,我就冒冷汗,根本不敢进考场。

B:考试算什么,考成什么样就是什么样,我根本不在乎。

C:我考试之前也会紧张,怕考不好,所以平时就会认真复习,考试的时候常常是胸有成竹。

你跟上面哪个同学比较像呢?或者你还有什么其他的表现?我们来测一测吧!

测一测

在符合自己情况的问题后的“□”里画“√”。

评价:每题选“是”记1分,选“否”记0分。

你的总分是_______________。如果分数大于6分,说明你有过度的考试焦虑。

告诉你

★考试焦虑是一种在考试情境的激发下,以担忧为基本特征的心理状态。

★心理学家发现,考试焦虑与成绩呈倒“U”型关系,也就是说,当焦虑处于中等水平的时候,考试成绩是最好的。

如果你一点儿焦虑都没有,需要考虑增强一下焦虑程度;而如果你过度焦虑,则要想办法降低焦虑程度。

辅导策略

克服不合理的认知

不合理的认知常常给我们带来消极的情绪体验。常见的引起过度焦虑的不合理认知有下面几种。

★绝对化,如“我必须成功”“我必须比他好”“我必须考第一名”。

★过分概括化,如“我一无是处,是废物”“数学没考好,我真笨,没出息”。

★全盘否定,如把一道题做错就认为这门课全考砸了,这门课完了,出现“我这门课没考好,老师和父母肯定认为我是大笨蛋”的想法。

请你尝试调整上述不合理认知。

1.不绝对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不过分概括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www.chuimin.cn)

3.不全盘否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下你的焦虑

当你在考前几天或考前几分钟感到焦虑,试着在一张纸上写下你脑中担心、焦虑的念头,比如:“我担心记不住知识点”“我害怕考不好”“我感觉特别焦虑”等,试着把你所有的念头都表达出来。

客观评价自己,对考试成绩不抱过高的期望

如果目标定得太高,以致超过自己的实际能力,就会给自己造成严重的心理压力。其实考试和做作业并没有什么本质区别,都是一个检验自己对所学知识掌握程度的机会,并不是什么赌注。把工夫花在平时,然后以平常心对待考试,这样在考试中才能更好地发挥你的实际能力。

★你可以这样暗示自己:考试不过是我真实水平的检验。如果我都掌握了,任他怎么考,有何惧怕呢?如果我没有掌握,害怕又有什么用?这样一想,就能起到镇定的作用。

★考试前要多想想有把握考好的条件,让好的成功的形象浮现在自己的脑海中。你应坚信:只要自己平时学得扎实,复习方法正确,考前准备工作做得好,就一定能考好!

掌握基本应试技巧

1.听清要求,统观全卷。

2.先易后难,先熟后生。

3.力求简便,节省时间。

4.查漏补缺,改错纠偏。

听老师讲解应试策略。

积极的心理暗示

小故事

两个书生赶考,在路上都遇到了棺材,一个认为倒霉,考试一定会失利,而另一个却认为遇到了“官财”,觉得考试一定会成功。结果,后一个考出了好成绩,走上了仕途;而前一个因为给了自己消极暗示,心情一直不好,影响了考试。

给自己积极的心理暗示,让自己充满力量:“我可以的”“我也能实现自己的目标”“我能做好的”“我会正常发挥的”……

反思体验

想想对策

洋洋的语文成绩在班上向来都是名列前茅。可是在上次单元测试中他“考砸”了。为此,他难过得哭了。老师批评他,爸爸也严厉地训斥了他,他们不是要他写“反思”就是要他作“保证”。迫于压力,他当时的保证使老师和爸爸很满意。

昨天上午语文老师通知下周一又要考试。不知怎么的,洋洋突然感到了一种莫大的恐慌。他一想起上次考试中出现的错误就十分难过;他一回想起爸爸发出的最后通牒就不寒而栗,心里想,要是自己达不到所保证的分数就肯定要挨揍;他还想,要是自己再考不好,自己在班内的语文“尖子生”的牌子就砸了,肯定要受到其他同学的讥讽……想着想着,他越来越怀疑自己的能力,越来越认为自己这次肯定考不好。于是,他吃饭不香,睡觉不好,平时爱说爱笑的他一下子变得沉默寡言,连上课都无精打采的。

这一变化引起了好朋友小刚的注意,他关切地问洋洋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在得知洋洋的焦虑处境后,小刚很轻松地给洋洋开导了几句,洋洋很快就恢复了往日的神气。

你能猜测一下,小刚到底是怎样开导洋洋的吗?请把你的猜测写在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