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山海经中的白垩、黑垩、青垩和黄垩-青少年读物

山海经中的白垩、黑垩、青垩和黄垩-青少年读物

【摘要】:它是《山海经》中对山脉描写最详尽、内容最丰富的一部分,共记载了一百九十七座山,行经二万一千三百七十一里。“其中多大谷,是多白垩,黑、青、黄垩”,意思是这座山上有许多很深的山谷,出产白垩、黑垩、青垩和黄垩。白土是石灰岩的一种,其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它是由古生物的残骸等积聚形成的。至于黑垩、青垩和黄垩,都是垩的一种,之所以呈现出其他颜色,是因为石灰岩中夹杂了其他矿物成分。

从下面开始,我们就走进《山海经》中《山经》的最后一部分——《中山经》了。前面的《南山经》《北山经》《西山经》《东山经》一般都记载三到五列大山,《中山经》可不得了,记载了十二列山系(从“中山经薄山之首”到“中次十二经洞庭山之首”)。

《中山经》说的是位于我国中部地区的一系列山脉。它是《山海经》中对山脉描写最详尽、内容最丰富的一部分,共记载了一百九十七座山,行经二万一千三百七十一里。这些山位于今河南、山西、陕西、四川、重庆、安徽、湖北、湖南、江西等地,其中大约三分之一的山可以确定具体位置。

为什么《中山经》中记载的山这么多,其他经中记载的山就少呢?这是因为当时勘探地形、记录疆界的人都是由近及远开始探索山川河流的,往往越熟悉的地方记载的内容就越多。这很容易理解,一是因为他们在这些地区的活动比较频繁,掌握的资料比较多;二是因为有的地方记录者能亲自抵达,自然就少了很多道听途说之词,所记载的内容也更接近真实。

《中山经》记载的第一列山系叫薄山山系,甘枣山是它的第一座山。

有一条河在这里发源,往西流进黄河。山上多杻树;山下有一种开黄花的草,吃了可以治疗眼疾。

这里还有一种额头上有花纹、身体像(huǐ)鼠一样的小动物,吃了它可以消除脖子上的肉瘤。

甘枣山往东二十里,有一座山叫历儿山。山上有许多櫔(lì)树。这种树有四四方方的树干、圆圆的叶子(“方茎而员叶”)。人吃了它的果子,可以治疗健忘症。

世界上几乎所有树的树干都是圆形的,目前还没有发现树干是正方形的树。櫔树到底是一种什么树?古人没有解释,现在的人也没有做详细的考证。我判断这种树的树干可能比较粗大,形状是不规则的圆形,或者接近四边形,所以人们从远处看去,才想当然地认为它不是圆形而是方形的了。(www.chuimin.cn)

历儿山东边不远处,有一座葱聋山。“其中多大谷,是多白垩,黑、青、黄垩”,意思是这座山上有许多很深的山谷,出产白垩、黑垩、青垩和黄垩。

“垩”在《说文解字》中称“白土”。白土是石灰岩的一种,其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它是由古生物的残骸等积聚形成的。

至于黑垩、青垩和黄垩,都是垩的一种,之所以呈现出其他颜色,是因为石灰岩中夹杂了其他矿物成分。

垩的用途很广,《本草纲目》中说它可以入药。先秦时期,民间盛行用白土来涂抹房子的墙壁,这个风俗一直延续到今天。由此可见,早在《山海经》创作之前,人们就发现了这种矿物,还可以根据不同的颜色细分矿物的种类,并合理应用它们。

在这一列山中,还记载了许多铜、铁和其他金属矿物。比如“赤铜”,古人解释其为颜色就像火的铜(“色赤如火”),其实就是纯度比较高的铜矿石;“文石”,一种有彩色斑纹的石头;“砺石”,一种颗粒较粗、质地坚硬的岩石。这说明,当时的人对附近的地质情况了解得比较多,他们中有一些完全可以称得上古代的“矿物报告员”嘛。

中国人对地质情况的关注和研究由来已久,我们的祖先通过长期的生产劳动,积累了丰富的矿产资源知识,《山海经》中的相关记载就是最好的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