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懿公好鹤,鹤有乘轩①者。及狄人战于荧泽⑤,卫师败绩,遂灭卫。译文冬十二月,狄人攻打卫国。卫懿公喜欢鹤,有的鹤享受大夫待遇。卫懿公交给石祁子玉玦,交给宁庄子令箭,派他们守御,说:“用这个来辅助国家,选择有利的事去做。”卫懿公派渠孔驾车,子伯为车右,黄夷为前锋,孔婴齐指挥后军。与狄人在荧泽交战,卫国军队大败,狄人于是灭亡了卫国。卫懿公不肯去掉自己的旗帜,所以惨败。......
2023-09-22
䧿山山系中,还有一座比较有意思的山,叫青丘山。
它的名字倒是很正常,一点儿也不奇怪。“青丘”是一个古老的地名,有人考证说它在今天的江苏境内,也有人说它在今天的山东境内。不管它在哪里,大家都要注意“丘”这个字。一般来说,古代带“丘”字的地名,大多位于以丘陵为主要地貌的地方。青丘既然名字中有“丘”字,那么它也应当位于丘陵地带。
这座山上有一种大名鼎鼎的动物——九尾狐。说到九尾狐,我先给大家讲两个小故事。
故事一:传说,大禹一心治理洪水,年纪不小了还没有成家。有一年,他路过涂山,遇见了一只白色的九尾狐。当地人告诉他:“如果你在这里成家立业,子孙后代就会生生不息。”于是,大禹便娶了一个名为“女娇”的涂山氏女子为妻。后来,大禹还得到了九尾狐的帮助,治理好了洪水,成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圣君。
故事二:商朝末年,昏君商纣(zhòu)王听说冀州侯苏护有一个女儿叫妲己(dá jǐ),她长得很漂亮,称得上绝世美人。于是,纣王下令让妲己入宫,做自己的妃子。苏护没有办法,只好亲自带领人马护送妲己上路。一行人途经恩州时,留宿了一晚。一个九尾狐狸精为了迷惑纣王,趁机钻进妲己的身体,凭借她的形貌进了皇宫。结果,纣王在九尾狐狸精的迷惑下,杀害忠良,奴役百姓,最终导致商朝灭亡。
这两个故事讲完了,不知道聪明的你发现了没有,这两个故事里都有九尾狐,但它们的形象大有不同——一个是能帮助人类的灵兽,一个则是害人的妖精。其实,九尾狐的形象最早出现在《山海经》中。让我们来看一看《山海经》是怎样描述九尾狐的:
有兽焉,其状如狐而九尾,其音如婴儿,能食人,食者不蛊①。
①蛊:诱惑,迷乱。也有人解释为妖邪之气,此从前者。
先看外形——“其状如狐”,就是说形状像狐狸;“九尾”,就是说长着九条尾巴。
再听声音——“其音如婴儿”,就是说它的叫声像婴儿啼哭。
最后看它有什么特别的能力——“能食人”。哎呀,它还吃人呢!《山海经》中吃人的怪兽不少,九尾狐是第一个出现的。
九尾狐的原型当然是狐狸了。狐狸这种动物很狡猾。上古时期,人们觉得它机智、有灵性,便把它作为图腾*之一,跟老虎、熊、罴(pí)这样的猛兽并列。我们前面讲过的故事中提到,大禹的妻子是涂山氏部落的人,涂山氏便是一个以九尾狐作为图腾的部落。这是古人跟狐狸这种动物产生直接联系的一个例证。(www.chuimin.cn)
*原始社会的人认为跟本氏族(部落)有血缘关系而加以崇拜,并用作本氏族(部落)标志的某种动物或者自然物,被称为“图腾”。在中华文化发展史上,龙、凤、蛇、鹿、虎等动物都曾作为图腾出现。
你要是问我:《山海经》中的九尾狐是如何狡猾的?书中没有说嘛。我可以想象一下,再告诉你。
你看,人们都有同情心和好奇心,谁要是听见野外有婴儿的哭声,怎么会不去看一看呢?九尾狐就是利用人们的这种心理,发出婴儿般的啼哭,等到人一过去,就成为它的美餐了。这不就是它狡猾的证据吗?
到了汉代及以后,在相关记载中,狐狸可不仅仅是狡猾那么简单了,它们还能变化成人形,伤害人的性命呢!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狐,妖兽也,鬼所乘之。”他给狐狸下了这样的定义——“妖兽”,而且跟鬼有关系。你说可怕不可怕?我们前面讲的第二个故事出自《封神演义》,在这部书中,妲己就是一个九尾狐狸精,她祸国殃民,害得老百姓生不如死。
*《说文解字》是我国第一部系统分析字形和考究字源的字书,共30卷,收字9300多个,按文字形体及偏旁构造分列540部。
化用一句老话说,“魔高一尺,道高一丈”。其实,不管妖魔鬼怪有多狡猾,总是会被人打败的。《山海经》里说了,尽管九尾狐“食人”,但是人也能吃九尾狐呀!吃了它的肉有什么功效呢?那就是“不蛊”——不感到迷乱,不被诱惑,不上任何妖魔鬼怪的当。
由此可见,青丘山上的九尾狐,还是一个很有教育意义的反面角色呢。
青丘山上有一种鸟,叫灌灌,长得像漂亮的雉鸠(zhì jiū),鸣叫的声音就像人在斥骂一样难听。哦,我们可不可以这样理解:灌灌就像我们见过的一种人,外表很优雅,一开口却怒气冲冲的,一点儿教养也没有。
清人绘《狐狸松树图》(局部)
《山海经》中说,“佩之不惑”,意思是佩戴灌灌的羽毛就不会被迷惑。这句话说得好呀!把像灌灌这样的人看透了,自己还会被迷惑吗?
当然,上述都是我的一家之言。希望你读《山海经》时,不要陷在故纸堆里,而要注意联系古今,只要是对自己有启发的,都可以谈。
有关少年读山海经·千万里江山的文章
卫懿公好鹤,鹤有乘轩①者。及狄人战于荧泽⑤,卫师败绩,遂灭卫。译文冬十二月,狄人攻打卫国。卫懿公喜欢鹤,有的鹤享受大夫待遇。卫懿公交给石祁子玉玦,交给宁庄子令箭,派他们守御,说:“用这个来辅助国家,选择有利的事去做。”卫懿公派渠孔驾车,子伯为车右,黄夷为前锋,孔婴齐指挥后军。与狄人在荧泽交战,卫国军队大败,狄人于是灭亡了卫国。卫懿公不肯去掉自己的旗帜,所以惨败。......
2023-09-22
了解商朝的文化与历史,除了考古发掘出来的器物之外,还是得回到古文献学上,重新整理古文献中留下来的种种资料。出土了十多万片甲骨,并不意味着我们就有了十多万件新史料告诉我们商朝的历史。流传下来和商朝历史有关的材料,包括《竹书纪年》《世本》等。清朝的学者将这些残留断片收在一起,呈现出对于商朝或先周历史的古老描述。对比《史记·殷本纪》以及《世本》残文,王国维主张这片卜骨上写的,就是商人祖先列表。......
2023-08-28
商朝的百姓们对商纣王痛恨得不得了,纷纷诅咒他早点儿灭亡。公元前11世纪中期,周文王死了,周武王即位。这时候,商朝的腐朽统治已经再也维持不下去了,周武王就在公元前1046年,联合西方和南方的部落,进攻商纣王。商朝军队的人数远远多于武王的军队,但因为纣王暴虐至极,残害百姓,士兵们都恨透了纣王,他们只盼着武王能快点将纣王打败。因此,两军一交锋,纣王的军队就纷纷调转矛头,向纣王的宫殿杀去。......
2023-08-30
商朝的第20个国君盘庚是个能干的君主。他为了改变当时社会不安定的局面,缓解社会矛盾,挽救商朝的衰亡,决心再进行一次迁都。商代四羊方尊盘庚决定把都城迁到殷。他把贵族们都召集起来,先是进行劝说,告诉大家迁都到殷的好处。盘庚通过软硬兼施的手段,终于把都城迁到了殷。盘庚又下了一道命令,严厉制止住了人们的反对。所以,商朝又被称为殷商,或称殷代。......
2023-08-30
阎崇年给读者的答案与崛起同样,要在森林文化中寻求,那就是森林文化与文化统合没有随着时代演进而不断求新,却固守着八旗制度,与农耕文化的某些内容始终处理不当,又无视资本主义新文化的冲击,终致衰亡,留给后世严肃的思考问题——中华文化与世界范围的主流文化关系的难题。这是一部前人所未有的森林文化民族发展简史、森林帝国兴亡史。......
2023-07-02
乌尔第三王朝将苏美尔文明推向历史的全盛时代,但这只不过是苏美尔文明的回光返照。这也是苏美尔人最后的王朝,它的灭亡宣告了苏美尔人从此退出两河文明的舞台。此后一个时期,两河流域的活动主角变成以苏美尔以北的阿摩利人和阿卡德人为代表的闪米特民族。虽然苏美尔语依然在宗教仪式、文学创作、学术研究中使用,但是随着楔形文字被字母文字取代,苏美尔文明最终完全被后世遗忘。......
2023-10-15
王安石变法失败,表明北宋已不可救药。宋徽宗荒淫腐朽,导致了它的灭亡。在这中间,以奸臣宰相蔡京为首的“六贼”,起到了灭亡催化剂的作用。蔡京不甘远离权力中心,针对宋徽宗喜好书画的特点,倾心巴结宦官童贯,搜刮大量书画和奇珍异玩,进献给皇帝。宋徽宗发现蔡京机巧玲珑,因而视他为第一知己忠臣。蔡卞回府,曾称蔡京功德。蔡京由此怀恨弟弟,鼓动宋徽宗,贬其出知河南府。......
2023-07-21
“自杀爆炸者就是这样渗透到以色列的?”安还说,吉普车驶过的许多道路正是近几年形成的,因为原来的道路已经被以色列封死。隔离墙打破了巴勒斯坦人与土地之间的联系,失去土地的巴勒斯坦人将变成以色列或邻近阿拉伯国家的工厂奴隶,安这样形容。......
2023-11-0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