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西王母居住的玉山,接着往西走一千九百八十里,便来到传说中的三危山。这是三只青鸟居住的地方。原来,第一只青鸟是来送信的呀!后来,青鸟就成为“信使”的代名词了。他以青鸟作喻,表达相思之情。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yīn勤qín为探看。这些文学作品中的青鸟形象,都源自《山海经》。三危山很高大,方圆百余里。哦,想不到和“幸福使者”青鸟在一起的,还有这么凶恶的怪兽。离三危山五百多里的地方,有一座山叫天山。......
2023-11-04
䧿山山系中,还有一座奇怪的山——杻(niǔ)阳山。
杻阳山在招摇山以东一千零五十里的地方,山的南坡出产一种红色的金,北坡出产一种白色的金。
我国先民生活在北半球,为了获取更多的阳光,许多建筑(包括一些动物的巢穴)都是坐北朝南的,大家普遍喜欢南向的房间。请你仔细观察一下,大树脚下的蚂蚁窝也多把洞口开在朝南的那一侧。道理很简单,太阳照着的这边明亮、暖和呀!
那么,这座杻阳山是怎么一回事?为什么同一种金属矿物会呈现出不同的颜色呢——“其阳多赤金,其阴多白金”。这种差异是不是由光线造成的?南坡的金因为被阳光照射呈红色,北坡的金则因为阳光照射不到而呈白色。要不,就是古人看花了眼睛。
不过,根据现代科学家的研究,“赤金”和“白金”并不是同一种金属矿物。“赤金”是铜,“白金”是银,只有“黄金”才跟我们现在所说的“金子”是同一种物质。所以,大家在《山海经》中可不要一看到“金”就想当然地认为那是“黄金”啊。
既然说到“金”了,我要给大家普及一下这个“宝贵的”字在古代到底是什么意思。
在古代汉语中,“金”主要有以下几个义项:1.金属,有时特指黄金。你可以想象,不管赤金、白金、黄金还是黑金(古代的铁),都可以统称为“金属”。所以,《山海经》中凡是单独出现“金”的地方,我们可以将其当金属矿物来理解。2.古代的一种货币,引申为货币单位。汉语中有个成语,叫“一字千金”,有的人说:“哎呀,太珍贵了,一个字就值一千两黄金呢。”这样的理解大错特错。因为在先秦时期,以黄金二十两为一镒(yì),一镒就是一金,也就是说“一金”等于黄金二十两呢!到了汉代,又以“一斤”为一金,“千金”就是一千斤黄金。再后来,人们用“千金”形容事物非常珍贵,可不一定是明确计量的一千斤黄金了。
言归正传,杻阳山除了赤金和白金,还有一个奇特之处,那就是山里生活着一种奇怪的动物——鹿蜀(lù shǔ)。
有兽焉,其状如马而白首,其文①如虎而赤尾,其音如谣②,其名曰鹿蜀,佩之宜③子孙。
①文:同“纹”,花纹。②谣:如人歌声。③宜:有利于。
人们瞧着它像一匹马,脑袋是白色的,身子像老虎一样有许多花纹,还拖着一条红色的尾巴。
请问:这是什么动物?(www.chuimin.cn)
你可能会说:这有什么稀奇的,不就是斑马吗?
可是,现在的斑马没有红色的尾巴啊。再说,斑马大多生活在非洲草原上,难道两千多年前的中国也有斑马?这可要请历史学家和动物学家好好研究一番了。
这就讲完了吗?
还没有呢。
更奇怪的是,这个马叫起来就像人在唱歌——“其音如谣”。“谣”,意思是人的歌声。
这么奇怪的动物,当然对人类也有一些特别的用处。《山海经》中说了,人们佩戴它的皮毛,有利于生儿育女。古人解释说:“佩其皮毛,子孙如云。”是不是因为这种动物的繁殖能力很强,才让人们产生了这样的联想?虽然《山海经》中没有明确提出这一点,但是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先民期盼人丁兴旺的美好愿望。
这座山上有一条河,叫怪水,从山里流下来,往东流进另一条河中。
怪水中有许多奇怪的乌龟。它们都长着鸟儿一样的脑袋、毒蛇一样的尾巴,身体是黑红色的。这种乌龟叫旋龟。它们和别的乌龟不一样,别的乌龟都是“哑巴乌龟”,它们却会叫,声音像剖开木头。
“怪水”这个名字可真是名副其实啊!
旋龟
有关少年读山海经·千万里江山的文章
从西王母居住的玉山,接着往西走一千九百八十里,便来到传说中的三危山。这是三只青鸟居住的地方。原来,第一只青鸟是来送信的呀!后来,青鸟就成为“信使”的代名词了。他以青鸟作喻,表达相思之情。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yīn勤qín为探看。这些文学作品中的青鸟形象,都源自《山海经》。三危山很高大,方圆百余里。哦,想不到和“幸福使者”青鸟在一起的,还有这么凶恶的怪兽。离三危山五百多里的地方,有一座山叫天山。......
2023-11-04
上面的描述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但是往下读,最值得关注的细节便出现了:“其兽多橐驼。”橐驼就是骆驼啊!它跟我们现在在动物园里见到的骆驼一模一样。这也再次验证了我对《北山经》中山脉所处的地理位置的基本判断——我国西北及北部地区。虢山上还有一种鸟,“状如鼠而鸟翼”,名字叫寓。后人根据它的外貌,大致判断其为蝙蝠一类的动物。虢山往北六百里的丹熏山上,也有一种与寓类似的飞鼠,叫耳鼠。......
2023-11-04
要了解首阳山,我先讲一个故事。按照我对古代汉语的理解,“首阳”含有首先见到或者接收阳光的意思。首阳山海拔三百多米,是附近比较高的山。也有人说,首阳山在甘肃渭源。此外,在河北、山西、山东,都有叫首阳山的山。《中山经》中记载的首阳山,也许是上面我们提到的那些山中的一座,也许只是古人身边某座普普通通的山,只是以“首阳”为名罢了。......
2023-11-04
《南山经》记录的是位于我国东南一带的山脉,其中第一列山叫(què)山山系。请注意,我们在解读《山海经》中的“山”时,先要理解山的含义。《南山经》中的山山系很长,一共有十座山,绵延二千九百五十里。有一条河发源于招摇山,往西流入大海。好了,《南山经》中的第一列山系(山山系)的第一座山(招摇山)我们就讲完了。......
2023-11-04
《中次五经》薄山之首,曰苟床之山,无草木,多怪石。芫,植物名,《中次四经》误写作“茇”,是一种落叶灌木,开紫色小花,有毒;供观赏,花蕾可入药。《中次五经》所记载的中部第五列山脉薄山山脉的第一座山是苟床山,山上没有草木,光秃秃的,但有很多奇形怪状的石头。①其阳有井,冬有水而夏竭:《中次十一经》:“又东南五十里,曰视山,其上多韭。有井焉,名曰天井,夏有水,冬竭。”......
2023-11-20
明儒高攀龙大概意识到了这一点,则索性将其别号称为“景逸”。上述这些,构成了明儒们“号”的主要特征,并占去《明儒学案》中明儒“号”的四分之三。这里,就明儒以自然一景——山、水、川、谷——为其“号”所反映的“心性之学”作番诠释。......
2024-04-04
《山海经》共有十八卷,从整体上看,是由《山经》《海经》《大荒经》和《海内经》四部分组成的。其中《山经》最有价值,也是《山海经》中诞生最早的一部分。《山经》把我国古代的山依次分为南、西、北、东、中五个走向(山系)。好了,以上我介绍了《五臧山经》和《南山经》的一些情况,还告诉了大家阅读《山海经》的方法,下面就让我们走进这神奇的群山之中吧!......
2023-11-0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