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规律及辅导方案

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规律及辅导方案

【摘要】:首先,自我意识是人的自觉性、自控力的前提,对自我教育有推动作用。自我意识的这三种形式联系在一起,凝聚在一起,形成了个人对自己自觉的观念系统。美国心理学家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论提出:人的自我意识发展是连续不断的,伴随我们人生全过程,但在不同的发展阶段都有一个核心课题。

1.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心理结构

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己和自己与周围世界关系的认识,是人的意识发展的高级阶段,贯穿于人的各种心理活动中,在个体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首先,自我意识是人的自觉性、自控力的前提,对自我教育有推动作用。人只有意识到自己是谁、应该做什么的时候,才会自觉自律地去行动。一个人意识到自己的长处和不足,就有助于他发扬优点,克服缺点,取得积极的自我教育效果。其次,自我意识是改造自身主观因素的途径,它使人能不断地自我监督、自我修养、自我完善。

自我意识不是个别的心理机能,而是一个完整的多维度、多层次的心理系统,它主要由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调节三个方面组成。自我认识的形式包括自我感觉、自我观察、自我概念、自我印象、自我分析和自我评价等;自我体验的形式包括自我感受、自爱、自尊、自恃、自卑、自傲、责任感、优越感等;自我调节的形式包括自立、自主、自制、自强、自卫、自信等。自我意识的这三种形式联系在一起,凝聚在一起,形成了个人对自己自觉的观念系统。

2.自我意识的发展规律(www.chuimin.cn)

个体的自我意识从发生、发展到相对稳定,大约经过20年时间,青少年阶段是自我意识发展最重要的时期。美国心理学家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论提出:人的自我意识发展是连续不断的,伴随我们人生全过程,但在不同的发展阶段都有一个核心课题。青年期(12~18岁)应发展自我同一性,同一性的形成标志着儿童期的结束和成人期的开始。

自我同一性是自我的一种综合功能,从过去的一切经验中获得一种综合的成就。它为完成即将面临的成年人的任务做好准备,并用它来指导生活,表现为有明确的自我观念与自我追寻的方向。自我同一性的建立可以使青少年了解自己与周围各种事物之间的关系,对“我是谁”“我想成为什么样的人”“我能做什么”等问题有比较清晰明确的答案,从而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如果青少年在这个阶段不能获得自我同一性,就会产生角色混乱和消极同一性,表现为个体不能正确地选择适应社会环境的生活角色,生活无目的、无方向,时常感到彷徨迷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