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掌握时代要求培养创新人

掌握时代要求培养创新人

【摘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主要是通过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和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来实现的。面向21世纪,适应时代要求,就是要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

教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主要是通过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和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来实现的。面向21世纪,适应时代要求,就是要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古今中外,不论哪行哪业,凡是具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能做出一番事业,对人类社会做出贡献的人,无不具有很高的敬业精神,奉献精神和拼搏精神。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对激发人的自立、自强意识、竞争意识、效率意识、创新意识和在社会实践中实现人的自身价值的意识,都将起着极大的激励作用。这就要求学校教育在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同时,必须注意人的发展,要重视学生个性的发展,为开发学生的自身潜能,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创造条件。在教学和管理中应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着力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成为学习的主人,即毛泽东同志长期倡导的要使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因此,对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对学校、对学生要求过于集中统一、过于机械划一的一些做法必须改革;对在“左”的思想指导下,把发展个性与个人主义等同起来,视为禁区的观念与做法必须打破。(www.chuimin.cn)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在对教育改革起积极作用和促进作用的同时,也存在一些负面效应。如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承认个人的正当利益,实现个人的自身价值,如果不加以正确引导则可能产生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个人利己主义,对社会发展起极大的破坏作用。因而越发展市场经济越是要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邓小平同志强调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坚持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必须坚持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学校教育在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个人的正当利益,发展学生的个性的同时,必须引导学生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和国家利益的关系,正确处理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正确处理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江泽民同志强调:“各级各类学校都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努力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四有”新人。要针对改革和建设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加强和改进学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和政治课的教育。要加强对学生进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基本理论特别是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教育,加强党的基本路线的教育,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加强中国近代史、现代史和国情教育,加强我国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教育”。“引导和帮助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增强青少年抵制错误思潮和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腐朽思想侵蚀的能力”。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面对敌对势力对我们进行“西化”、“分化”政策,坚持社会主义的教育方向,培养“四有”新人具有极端的重要性。为适应21世纪的需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必须与培养学生的奉献精神紧密结合起来。许多学校提出:要从小教育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这是完全正确的,其中应注意把学会做人放在首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