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政府应加大统筹管理和指导力度,为企校平稳过渡,推动教育公平

政府应加大统筹管理和指导力度,为企校平稳过渡,推动教育公平

【摘要】:从企办学校的分离趋势来看,政府应加大统筹管理和指导力度,积极制定相关政策,为企校的平稳过渡创造良好条件。其二,应允许企办学校合理合法地按办学成本收取企业外社会学生的经费,尤其是企业办的高中阶段学校,收费标准可按办学经费核定,经物价部门批准。其三,应及时、主动并加大比例返还教育费附加,可根据企业办学情况,大部或全部返还。

企办中小学体制改革实质上是一种权和利的再分配。从企办学校的分离趋势来看,政府应加大统筹管理和指导力度,积极制定相关政策,为企校的平稳过渡创造良好条件。

企办中小学“深化改革,自强发展研究会”期间,一些代表对此问题提出建议。

他们认为,当前政府应首先鼓励办得好、有条件的企办中小学面向社会招生,促其提高质量,扩大规模,增强走向社会、依法独立办学的能力。走这条路比单纯由政府接收更具积极意义。

其二,应允许企办学校合理合法地按办学成本收取企业外社会学生的经费,尤其是企业办的高中阶段学校,收费标准可按办学经费(不含校产)核定,经物价部门批准。(www.chuimin.cn)

其三,应及时、主动并加大比例返还教育费附加,可根据企业办学情况,大部或全部返还。

其四,政府应从教育财政拨款中抽出一部分,建立企办学校基金,以资助企业办学,实施企办公助,尤其是资助企业办的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从而使企业职工子弟能享受到地方学校子弟同样的权利。企办中小学应享有与政府公办中小学相同的各种优惠政策。企办中小学的建校用地、校舍建设、培养培训、教职工的职称评审、福利待遇、勤工俭学、校办产业、师生的实验实习及招生考试等,应享受政府办的中小学的同等待遇。应免除对企办中小学各种不合理的社会税费和劳务负担。

代表们认为,政府如能在上述几个方面对企办学校采取鼓励与支持的政策,特别是在收取企业外学生办学成本费,面向社会招生,及时并加大比例返还教育费附加等方面给企校以支持,就能在既减轻企业负担,又不增加政府投资的情况下,解决多数企办中小学的经费困难,并能给企办学校注入活力,促使其积极稳妥地走向社会,独立自主办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