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1]近代学术史上建树大见识高而又大体得到各方公认者,如王国维、陈垣、陈寅恪等,都不必因缘胡适发端的代际兴替,而达到超越其新学术的高峰。夫学问之品类不同,而其方法则一。胡适一身二任,处置相对得宜,因此当学界偏向明显,乱相太甚时,观念见识均有不同的学人往往都希望他出面,以其声望地位和影响力挽狂澜。本文旨在说明,要确切认识胡适在近代学术史上的地位及其阶段性变化,还是应当......
2023-11-03
1932年夏考前,担任清华大学中文系系主任的刘文典委托陈寅恪为国文科目命题。陈寅恪因“连岁校阅清华大学入学国文试卷,感触至多。据积年经验所得,以为今后国文试题,应与前此异其旨趣,即求一方法,其形式简单而涵义丰富,又与华夏民族语言文学之特性有密切关系者”[2]。鉴于当时学术界藏缅语系比较研究之学尚未发展,真正中国语文文法尚未成立,退而求其次,他改用对对子方式命题。当年所出题目,一为作文题“梦游清华园记”,一为对子题“孙行者”。对后一题,考生周祖谟答为“胡适之”。他后来说想到可对的有两个人:一是“王引之”,一是“胡适之”,“二者自以对‘胡适之’为好。因为‘适者,往也’,‘往’跟‘行’意思相近”,所以就以“胡适之”为对。据说陈寅恪对此颇为赞赏。[3]另外该校中国文学研究所出题亦有对对子,仍为陈寅恪所出。
照陈寅恪30余年后的回忆,当时“所以以‘孙行者’为对子之题者,实欲应试者以‘胡适之’对‘孙行者’。盖猢狲乃猿猴,而‘行者’与‘适之’意义音韵皆可相对,此不过一时故作狡猾耳。”[4]而吴小如则称:“下联的‘胡适之’是考生对出来的,非陈寅恪自己的答案。……后来有人盛传陈寅老本人的答案是‘祖冲之’,亦未确,盖‘行’与‘冲’皆平声字,而在三字的联语中第二字是必须平仄相对的(第一字则用平声或仄声皆可),故‘胡’可对‘孙’,则虽以人名为对而尚歉工稳。据老友卞僧慧先生亲自见告,陈先生自己的答案是‘王引之’。‘行’与‘引’属对自然极工,而‘王’亦有‘祖’之义,故昔人祖父为‘王父’。至于‘孙’、‘胡’相对,则做为‘猢狲’字耳。”[5]
两相比较,当事人虽有误记或受后来语境误导的可能,可信度毕竟较高。事后不久,“有人谓题中多绝对,并要求主题者宣布原对”,陈寅恪对此不以为然,表示:“题对并无绝对,因非悬案多年,无人能对者。中国之大,焉知无人能对?若主题者自己拟妥一对,而将其一联出作考题,则诚有‘故意给人难题作’之嫌。余不必定能对,亦不必发表余所对。譬诸作文,主题者亦须先作一篇,然后始能出该题乎?文尚如此,诗词对对之流,更不能自作答案,俨然作为标准。青年才子甚多,亦无庸主题者发表原对。现在国文考卷尚有少许未完,且非尽我一人评阅,但就记忆所及,考生所对之较好者可提出一二。对孙行者有祖冲之、王引之,均三字全对,但以王引之为最妙。因引字胜于冲字,王字为姓氏,且同时有祖意——如王父即祖父之意——是为最佳。对‘少小离家老大回’,无良好者,记得有一考生以‘匆忙入校从容出’,尚可。中国文学研究所三言对‘墨西哥’,字少而甚难,完全测人读书多少,胸中有物与否,因读书多,始能临时搜得专名词应对。某生对‘淮南子’,末二字恰合,已极难得。”[6]
据此,陈寅恪所出对对子题有三,为中国文学研究所出的“墨西哥”最难,其次则“少小离家老大回”,“孙行者”其实较容易。另据蒋天枢称,当年为二三年级转学生所出题还有“莫等闲白了少年头”[7]。后来相关各人的回忆,主要集中于“孙行者”一题,一是能力所及,二是故事稍多。卞僧慧所说,或许是陈寅恪不便举“胡适之”,而以“王引之”应对。因为陈想到此题,是见苏东坡诗有“前生恐是卢行者,后学过呼韩退之”一联。“‘韩卢’为犬名,‘行’与‘退’皆步履进退之动词,‘者’与‘之’俱为虚字。东坡此联可称极中国对仗文学之能事。”[8]若以“胡适之”对,则“猢狲”戏谑稍过。连周祖谟也觉得,“胡先生是当时的社会名流,又是驰名中外的学者,我用他的名字对‘孙行者’,未免对长者有不恭之嫌”。他后来入北京大学中文系,“听胡先生讲课的时候,心中却泛起往事来了,仿佛负疚很深似的,有点儿不好意思。”[9]则出题者的存心,更加不便公之于众了。
陈寅恪以对对子为大学考题,在南北学界引起一阵风波,“以此招致纷纷非议”。首先是应考学生极不适应此类题型,“某大学,故都之负盛名者也,前岁取士命题,忽以对偶倡,尤新意者曰‘孙行者’,于是有以‘胡适之’对者,有以‘陈果夫’对者,最隽者则为‘祖冲之’,斯亦旷代才矣。试事终,下第者大噪。”[10]“近来失意考生,及忌妒本校之‘无聊份子’,频在报尾批评本校国文试题中‘对对子’一项,又对‘梦游清华园记’作文题不满,后竟牵涉至报名费问题”[11]。其次则新旧两派学人对此均有表示不解者。陈寅恪自称:“今日言之,徒遭流俗之讥笑。然彼等既昧于世界学术之现状,复不识汉族语文之特性,挟其十九世纪下半世纪‘格义’之学,以相非难,正可譬诸白发盈颠之上阳宫女,自矜其天宝末年之时世妆束,而不知天地间别有元和新样者在。”[12]在致傅斯年信中又说:“总之,今日之议论我者,皆痴人说梦、不学无术之徒,未曾梦见世界上有藏缅系比较文法学,及印欧系文法不能适用于中国语言者,因彼等不知有此种语言统系存在,及西洋文法亦有遗传习惯不合于论理,非中国文法之所应取法者也。”[13]
1930年代初,国民党和国民政府为了巩固统一政权,加强思想控制,而社会各界对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的一些偏激也试图反省调整,各种势力之间的纠葛,多以新旧冲突的形式展现。以对对子为大学考题一事,难免引起各种解读,成为矛盾焦点。面对压力,早已决意不为诸如此类事牵扯纠缠的陈寅恪不得不起而辩驳[14]。他先在《清华暑期周刊》第6期发表“答记者问”[15],继而致函刘文典,详细阐述出题的理由。此节关系中国语文特性,已经前人详细论述,且不在本文所欲讨论范围之内。唯“答记者问”前人少有引述,又与本文主题关系密切,值得称引:(www.chuimin.cn)
今年国文题之前两部、对对子及作文题,皆我(陈先生自称)所出,我完全负责,外面有人批评攻讦,均抓不着要点,无须一一答复,将来开学后,拟在中国文学会讲演出题用意及学理,今暂就一二要点谈其大概。入学考试国文一科,原以测验考生国文文法及对中国文字特点之认识。中国文字固有其种种特点,因其特点之不同,文法亦[不?]能应用西文文法之标准,盖中文文法属于“西藏缅甸系”而不属于“Indo-European”系也。国文完善的文法的成立,必须经过与西藏缅甸系文法作比较的研究,现在此种比较的研究不可能,文法尚未成立,“对对子”即是最有关中国文字特点,最足测验文法之方法。且研究诗词等类的文学,对对子亦为基础知识。出对子之目的,简言之即测验考生(1)词类之分辨:如虚字对虚字,动词对动词,称谓对称谓,代名词形容词对代名词形容词等;(2)四声之了解:如平仄相对,求其和谐;(3)生字(Nocabulary)大小及读书多少:如对成语,须读书(诗词[典]故)多,随手掇拾,俱成妙对,此实考生国学根底及读书多少之最良试探法;(4)思想如何:妙对巧对不惟字面上平仄虚实尽对,“意思”亦要对工,且上下联之意要“对”而不同,不同而能合,即辩证法之“一正、一反、一合”。例如后工字厅门旁对联之末有“都非凡境”“洵是仙居”,字面对得甚工,而意思重复,前后一致,且对而不反,亦无所谓合,尚不足称为妙对。如能上下两联并非同一意思,而能合起成一文理,方可见脑筋灵活,思想高明。基上所述,悉与国文文法有密切之关系。为最根本、最方便、最合理之测验法无疑。评判标准,即基前项,(一)文法方面,如平仄虚实词类之对否;(二)意思对工不工,及思想如何。分数则仅占百分之十;若文法恰好,巧合天成,可得四十分;即完全不对,亦不过扣国文总分百分之十,是于提倡中已含体恤宽待之意。其所以对对题中有较难者,实为有特长之考生预备。[16]
期间傅斯年也风闻其事,特致函询问。陈寅恪于8月17日复函,概略谈了他的看法:“清华对子问题乃弟最有深意之处,因考国文不能不考文法,而中国文法在缅藏语系比较研究未发展前,不能不就与中国语言特点最有关之对子以代替文法,盖借此可以知声韵、平仄、语辞、单复词藏贫富,为国文程度测验最简之法。……若马眉叔之谬种尚在中国文法界有势力,正须摧陷廓清,代以藏缅比较之学。中国对子与中国语之特点最有关,盖所谓文法者,即就其语言之特点归纳一通则之谓,今印欧系格义式马氏文通之文法,既不能用,舍与中国语特点最有关之对子,而更用何最简之法以测验学生国文文法乎?”陈寅恪还特意表示:“以公当知此意,其余之人,皆弟所不屑与之言比较语言文法学者,故亦暂不谈也。此说甚长,弟拟清华开学时演说,其词另载于报纸。……弟意本欲藉此以说明此意于中国学界,使人略明中国语言地位,将马氏文通之谬说一扫,而改良中学之课程。明年若清华仍由弟出试题,则不但仍出对子,且只出对子一种,盖即以对子作国文文法测验也。”[17]
陈寅恪的开学演说,也就是《清华暑期周刊》第6期的答记者问所提到的“将来开学后,拟在中国文学会讲演出题用意及学理”,迄未发见,载于报纸之词有二,其一为1932年8月17日《清华暑期周刊》第6期刊载的答记者问《“对对子”意义——陈寅恪教授发表谈话》,其二即致刘文典函,先于1932年9月5日在天津《大公报·文学副刊》发表,继而又刊登于1933年7月出版的《学衡》第79期。
陈寅恪“只得任彼等是其所是,而非其所非。吾辈固不必,且无从与之校量也”的态度,以及答记者问、与刘文典书阐述周详深入,平息了大部分议论,但仍有些异调。1933年底苏州国学会出版的《国学论衡》第1期刊登了陈旭旦的《国蠹》一文,对此事不无微词:“主试者则揭解嘲文于报端曰:对偶者,独体文字之所特具,亦即国学精神所寓也,旁征博引,累数千言,辞甚辩。人以其名震一时,夙为故都人士尊信,故难者无以难而难自解。我聆客语,忽忆及前年江苏某大学文学系录士,命题有天昊为何物,唐诗人三十六为何人,文选五臣注为何名。若髦士为百科全书,无所不记者。此岂国家所以养士之旨哉,我为之尽焉以伤。”将学界诸如此类的言行统统斥之为“国学之蠹”。这大概也在陈寅恪不屑与争者之列。
有关晚清民国的学人与学术的文章
[171]近代学术史上建树大见识高而又大体得到各方公认者,如王国维、陈垣、陈寅恪等,都不必因缘胡适发端的代际兴替,而达到超越其新学术的高峰。夫学问之品类不同,而其方法则一。胡适一身二任,处置相对得宜,因此当学界偏向明显,乱相太甚时,观念见识均有不同的学人往往都希望他出面,以其声望地位和影响力挽狂澜。本文旨在说明,要确切认识胡适在近代学术史上的地位及其阶段性变化,还是应当......
2023-11-03
1903年10月5至6日,上海的《国民日日报》连载了一篇题为《道统辨》的文章,其结语断言:中国自上古以来,有学派,无道统。而道统论本来与正统论密不可分。这与清季革新人士抨击道统论的立意截然不同。建立新道统的目的,就是为了压倒同时的旧学派。[8]道统论的出现,反映出宋学的门派意识日渐明确,不仅与此前的章句繁琐之学立异,其内部门派分立的倾向也渐趋强烈。历史顺序表明,道统论之后,中国出现了学派的概念。......
2023-11-03
如果在空间的“实地”之上,再加入时间的成分,通过对各种史料的了解把握达到亲临现场的效果,则有助于回到当时当地的“历史现场”,其应用范围可以大为扩展,而不仅限于民史的建立。所谓回到历史现场,不仅要回到一定的空间位置,回到事情发生的那个时代或那段时间,而且要设法回到当时当地,回到事情正在发生的过程之中。......
2023-11-03
经过民初的短暂沉寂,新文化运动的展开使得中国的思想学术再趋活跃。由于对象和专业的限制,尽管陶孟和指出了研究的重要,并提出了科学方法,但所说仍是一般性知识,并没有引起新史学的复兴。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和北京大学的改造,使得学术建设提上日程。......
2023-11-03
抗战后,中国再度陷入内战,正常的学术研究难以展开。曹伯韩介绍了郭沫若和吕振羽一派“新史学家”关于古代社会与历史分期的论点,认为他们的意见虽然还不足为定论,但较仅仅存疑者进了一大步,表现了更深刻的见解。会上郭沫若发表了题为《中国历史上的新纪元》的讲话,对改名一事有所解释。范文澜则通过新史学会的工作成绩将“转向”具体化,其一,在政治理论方面每个同人的确有了很大的提高。其六,举行了一些专题报告会。......
2023-11-03
陈寅恪与刘文典书,除正面回应对对子问题外,更重要的是阐述了他对比较研究方法的意见。就比较研究而言,陈寅恪推崇合本子注法而批评格义法,显然意在讥讽晚清以来附会中西学说的猖獗。乐黛云教授主编《中西比较文学教程》称:吴宓1924年在东南大学开设的“中西诗之比较”,是中国第一个比较文学性质的讲座。或谓翟氏曾据瑞恰慈的观点和讲稿写成《比较文学》的批评著作,对英、法、德三国文学进行了比较研究。......
2023-11-03
况且多数取决根本不宜作为学术判断的程序依据。《大纲》出版时,蔡元培肯定较多;梁启超虽有赞词,质疑亦不少;章太炎则不以为然。1920年,吴虞函告胡适:“成都风气闭塞,顽陋任事,弟二十年中与之宣战,备受艰苦。《新青年》初到成都不过五份。”可见老辈宿儒的看法,不能以保守一言以蔽之。墨辩专用界说,不用直训和语根,因此不得解为重赘。此意不仅见于《时学箴言》......
2023-11-03
而此法又因有历史演变及系统异同的踪迹可寻,判断其当否反较容易。平行比较则不同,如果不是对所比较之人事有全面深入系统的了解认识,确定为普遍的天理人心,则格义附会,似是而非,主观任意性极强。自西学凌驾于中学,中国被动进入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体系,无论态度肯定与否,参照比附西学为中土学人的一大共性。......
2023-11-03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