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教学策略分类及新技术应用

教学策略分类及新技术应用

【摘要】:1968年,加涅综合各种微观教学策略的共同特点,提出了有效开展教学的九种教学活动策略,如利用改变刺激的方法引起学生注意,以适当的方式向学习者呈现刺激材料,做出行为正确与否的反馈等。1985年,加涅在其《学校学习的认知心理学》一书中提出,教学策略应该包括保证学生接触教材的管理策略和易化教材学习的指导策略两部分。吕宪军等认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采取合理的教学策略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有效措施。

最初有关教学策略的研究,都是从某一角度着手展开的。如斯金纳对外显反应、强化及其形成进行了策略研究;奥苏泊尔对言语类型内容的学习进行了先行组织者策略的研究;布鲁纳对各种各样的表征形式做过相关策略研究等等。

1968年,加涅综合各种微观教学策略的共同特点,提出了有效开展教学的九种教学活动策略,如利用改变刺激的方法引起学生注意,以适当的方式向学习者呈现刺激材料,做出行为正确与否的反馈等。1985年,加涅在其《学校学习的认知心理学》一书中提出,教学策略应该包括保证学生接触教材的管理策略和易化教材学习的指导策略两部分。前者强调教学秩序与作业检查等,后者强调教学目标的明确与教学反馈方面的内容。

密歇根大学知名教育专家Jere Brophy针对科学教育提出动机策略,他认为可以从四个维度来促进动机策略的实施,分别为:通过保持学生的成功期望激发动机的策略;提供外在动机的策略;利用学生内在动机的策略;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策略。在《透视课堂》一书中,每一个维度都给出了实施方法。比如社会化、示范和反馈、诱发好奇心、制造悬念;把抽象内容个体化、具体化或熟悉化;课堂内容与活动的多样性与新颖性;让学生有机会获得答案或反馈等等。

施良方、崔允漷从课堂教学过程展开的角度,将课堂教学策略分为课堂教学准备策略、主要教学行为策略、辅助教学行为策略、课堂管理行为策略及课堂教学评价策略五个方面。(www.chuimin.cn)

衷克定认为一名教师从新手到专家的发展历程必不可少地要经历策略性知识结构的建构过程。根据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教师策略性知识包含了三个维度——思维导向策略、知识同化策略和过程监控策略。研究发现,专家型教师的策略性知识结构远比新手教师完善和复杂,从新手教师向专家型教师成长的过程,就是策略性知识形成和发展的过程。

黄立志在科学课程教学策略研究初探中提出教学策略可以分为观察策略、调查策略、实验策略和科学探究策略。

吕宪军等认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采取合理的教学策略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有效措施。在《美国科学教育中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课堂教学策略》一文中,提出美国教师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课堂教学策略主要有5类:主体性教学策略、探究性教学策略、合作学习教学策略、创设真实情境的教学策略、教学评价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