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技术引领学科统筹融合突显育人新模式

技术引领学科统筹融合突显育人新模式

【摘要】:为实现办学理念创新、育人模式创新、课程体系创新、学校管理创新、教研机制创新,嘉峪关市一中的探索是全方位的,体现了学校课程的综合性、实践性、选择性、自主性和创新性。嘉峪关市一中以“三个特色、一个亮点”为标志的教育创新探索与实践已初见成效,得到了学生、教师、家长以及社会各界的普遍认可,已冲出片面追求升学率和分数至上的应试教育突围,在高考中取得一个理想的、常态化的成绩,成为学校教育的一种应然状态。

近年来,有一些高中学校始终站在十字路口徘徊,到底是“分数至上”,还是“为学生一生的幸福奠基”?有许多理不清的万千思绪。有没有一种既要分数又要发展的道路可走?嘉峪关市一中对这个焦点问题的探索给我们做出了满意回答。如何去抓高考?非高考科目该开还是不开?学校经过几年的积极探索与实践,可以说冲出了应试教育的“围城”,走上一种素质教育的“全人发展”的良性发展轨道,成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发展的一个样本校。

学校领导从“红海战略”和“蓝海战略”理论的启发中,认为单纯注重知识传授,注重培养学生应试技巧,只奔高考而去的战略是“红海战略”,而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则是“蓝海战略”。“蓝海战略”的实施存在一定风险,但从长远发展来看,“蓝海战略”培养出的人更符合国家民族发展的需求。嘉峪关市一中的创新教育,正是“蓝海战略”在教育上的具体体现,而这样的理念和做法值得我省其他学校学习,借鉴和推广。

2014年教育部出台《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全面深化课程改革的指导意见》,强调要抓好深化课程改革这一育人关键环节,要落实五大统筹任务。嘉峪关市一中正是抓住了课程的“拓展、统筹、融合”这几个关键词,向教育创新的深层迈进,从人的发展的角度扣住了课程这一主线,在不断深化课程改革中做大文章,深层次探索育人的新途径,这正是对教育的继承和守正,对教育本位的回归,对教育本源的追求。用自己的行动方式践行创新、协调、开放、绿色、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成为甘肃高中教育优质发展的一个样本。

学校通过学科之间、保障方面、资源方面的课程统筹,发挥了有效的作用。核心在课程资源统筹利用上,着力于学科内外、校内外、市内外、省内外、系统内外等。通过统筹,盘活了学校课程资源,激发出了广大教师和学生的潜能和活力,这不能不说是又一创新之处,是办学理念、教育管理、课程实施、教与学方式等的创新。(www.chuimin.cn)

学校着眼于发展学生的思维品质,着力于课程体系及教学教研模式的重构,课程内容从学科拓展,到活动拓展,再到实验与技术课程整合统筹,初步实现了跨学科、跨领域、跨年级融合和跨视界融合,尝试进行了普职统筹、学科统筹、力量统筹、资源统筹等等方面的探索实践。2006年以来,科技创新教育被确立为学校发展“三大特色”之“科学精神培养”特色教育的切入点,以科学工作室为依托,以特色教育课程及相关科技活动为载体,整合优势教育资源,开发特色课程,培育课程文化,为学生成才创造良好条件。立足于科学工作室,依托电脑制作、信息学奥赛、科技创新、机器人等兴趣小组开展科技实践活动;立足于物、化、生探究实验室,坚持开展实验技术创新实践活动;立足于实验技术创新统筹教育中心,探索将理科实验、技术教育、创新活动相互融合、统筹运作新途径、新策略。在挖掘课程资源方面,以创新活动推进学科教学方面,助力学生技术素养提升方面、科学素质培养和创新能力提高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为实现办学理念创新、育人模式创新、课程体系创新、学校管理创新、教研机制创新,嘉峪关市一中的探索是全方位的,体现了学校课程的综合性、实践性、选择性、自主性和创新性。

嘉峪关市一中以“三个特色、一个亮点”为标志的教育创新探索与实践已初见成效,得到了学生、教师、家长以及社会各界的普遍认可,已冲出片面追求升学率和分数至上的应试教育突围,在高考中取得一个理想的、常态化的成绩,成为学校教育的一种应然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