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利用信息技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利用信息技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摘要】:利用这一情境,从中发现数学问题,可以唤起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课堂真正成为有生活情趣的课堂。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教师在教学中如果无法使学生产生高昂的情绪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而只是不动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教学情境对学生而言具有较强的吸引力,容易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在情境中发现数学问题,在理解情境的情节与内容的基础上通过联想与识别,在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资源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通过多媒体的声音、图像、文字、动画等画面为学生营造轻松愉快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深刻体会知识的发生过程。例如,在教学“体积和体积单位”一课时,可以创设“乌鸦喝水”的教学情境,首先播放用flash软件制作的动画片,当学生看完动画片后,教师就学生熟知的故事现象提出数学问题:“石块放入水中,水面为什么会升高?”在学生回答后,教师进行了这样的讲解:“乌鸦用智慧解决了自己的喝水问题,我们要透过表面现象看数学本质,在水杯中投入石头引起杯子中的水位升高这种现象,说明石头占有一定的空间,水面上升是因为石头挤占了水的空间,因此不仅石头是有体积,水也有体积……生活中的很多物体都像这样占有一定的空间,即都有体积,我们把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作它们的体积……”就这样,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认识了体积的概念。利用这一情境,从中发现数学问题,可以唤起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课堂真正成为有生活情趣的课堂。再例如,在教学“角的初步认识”一课时,教师通过下载信息技术资源并进行修改后制作了PPT课件,先在屏幕上显示一个点,然后从这一亮点引出两条射线,同时闪着这个点及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使学生观察后悟出角是怎样形成的以及角的概念。这样的动态显示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使学生获得准确、清晰的数学概念,不仅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也激发了学生探索新知识的热情。(www.chuimi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