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名师解读教学:文本对话与改革

名师解读教学:文本对话与改革

【摘要】:毋庸置疑,不一样的前提肯定是这十位名师眼里的老王不一样,对老王的理解、对作者的理解不一样,这就是文本解读对于教学的影响。比如上面提到的《搭石》,不仅应该读一读刘章的诗歌、散文,而且作者专门有一篇文章介绍写作搭石的背景,也应该找来读一读。教师先和文本对话,是所有“对话”的前提。

华东师范大学雷实教授说:“语文教师在预先与文本对话(备课)时,要深入进去,要跳出现成概念的遮蔽,要了解不同角度的解读,要有自己的感悟。那么,上课时,就容易理解学生的自我感悟和有个性的独创理解。”[1]我认为,“跳出现成概念的遮蔽”这个提法非常贴切。我们现在的课堂,很多都是现成概念,教师丢掉了对文本的理解和解读,而去照搬概念。所以,要想引导学生去理解、感悟文本,老师就要深入地研读文本,要结合自己的阅历、知识积累、文学素养去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内容、情感。一篇美文,只有你首先读出美,品出美,才能将这种美的体会、美的情感传递给学生。一次教师公开课评比活动,选取了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的课文《搭石》进行“同课异构”。这是一篇于平凡小事中表现美、体现真情的文章。几个老师都紧紧围绕“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这一中心句,通过“一行人走搭石、两个人面对面走搭石、背老人走搭石”几个情景让学生反复去读,去体会。可以说引导学生透过文字想象画面,与作者情感交流这种初衷是对的,但是在讲课的过程中,老师没有将文字融入情境。比如将“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踏踏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这两句单独拿出来让学生反复地读,然后叫十来个同学上台表演,老师在不断地喊:“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前面的……,后面的……,同学们,美不美?美不美?”小清新的画面变成了乱哄哄的闹剧,学生没有发现美,没有感受到美,只是在迎合老师。我很纳闷,“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就美吗?课后和执教的老师进行交流,终于了然。老师的所有心思都在怎么完美地在公开课上表现,教学设计紧扣主题,一味追求课堂效果,至于到底“美不美”和“美在哪里”,自己脑海中有没有一幅很美的画卷?该老师表示没有思考过这个问题。这位教师认为这样的设计没有错,但是却失了文章的“魂”。

如果仅仅是阅读提示说美,教师用书说美,教辅书说美,而教师自己从来不能沉下心来读一读,品一品,那么最终给学生的只能是——老师说美,考试会考美,这样的人物也是脸谱化的。有一本书《十位名师教老王》里说道,十位名师教老王,每个人设计的东西完全不一样。毋庸置疑,不一样的前提肯定是这十位名师眼里的老王不一样,对老王的理解、对作者的理解不一样,这就是文本解读对于教学的影响。或许这一点,可以给我们带来一些思考和启示。

只有真实的情感才能打动人,感染人。教材中的选文,建议老师们先读一读,品一品。这么多大家名作,选文只是冰山一角,有些是节选,有些是一部作品中的一篇,应该找来原作、全著作看一看,整体了解。可以不要求每一篇如此,但是有代表性的作家作品应该有更多了解,而不仅仅停留在作者简介和写作背景的简单介绍上。比如上面提到的《搭石》,不仅应该读一读刘章的诗歌、散文,而且作者专门有一篇文章介绍写作搭石的背景,也应该找来读一读。至此,才能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文章意境——“搭石”仅仅是一个象征,象征了家乡山民们谦和礼让、和谐相处的品德,而这种品德又和自然的美景融合在一起,进而“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如此才能理解“美”是美在融合,美在和谐。(www.chuimin.cn)

教师先和文本对话,是所有“对话”的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