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课程资源:案例的作用-来自《课程教学改革专题研究》的成果

课程资源:案例的作用-来自《课程教学改革专题研究》的成果

【摘要】:光与影项目学习单[学习主题/时长/年级]光与影、120分钟、二年级[学习领域]物理、数学[学习目标]通过手影游戏,学习光的传播路径等物理知识。通过光影小实验,直观感受光与影的变化,了解科学探究过程中变量与定量的关系。日晷通常由铜制的指针和石制的圆盘组成。问题4:在光与影的游戏中,有哪些变量?

鉴于我省STEM教育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教师在开展课程实践时对于优秀案例大可以采取“拿来主义”,基于实际,模仿并迭代优化,最终生成适合生情的校本课程。

何为优秀的案例?Jolly在总结诸多实践案例的基础上提炼出优秀STEM课程的六大特征,即:聚焦于真实世界中的问题,以工程设计过程为导向,将学生的动手探索与开放式探究相融合,学生参与到富有成效的团队工作中,应用学生正在学习的严格的数学科学内容,允许多个正确答案并将失败再试作为学习的必要部分。

举个例子,“光与影”在《美国STEM课例设计》《科学的维度》中都有案例可以找寻,结合崔允漷教授团队正在开展的学历案研究,教研员和教师一起研讨整理生成了《光与影学习单》,将案例设计与学生学习记录和评价整合起来。

光与影项目学习单

[学习主题/时长/年级]光与影、120分钟、二年级(建议年级)

[学习领域]物理、数学

[学习目标]通过手影游戏,学习光的传播路径等物理知识。通过光影小实验,直观感受光与影的变化,了解科学探究过程中变量与定量的关系。

[学习过程]

一、导入

(一)阅读材料图片

日晷:日晷有两层含义,一般指的是第二个含义。其一,“日”指“太阳”,“晷”表示“影子”,“日晷”的意思为“太阳的影子”。其二,利用太阳投射的影子来测定时刻的装置。

日晷通常由铜制的指针和石制的圆盘组成。铜制的指针叫作“晷针”,垂直地穿过圆盘中心,起着圭表中立竿的作用,因此,晷针又叫“表”;石制的圆盘叫作“晷面”,安放在石台上,呈南高北低状,使晷面平行于天赤道面,这样,晷针的上端正好指向北天极,下端正好指向南天极。

晷面两面都有刻度,分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时辰,每个时辰又等分为“时初”“时正”,这正是一日24小时。

(二)头脑风暴

教室、家里、校园中有哪些光影现象?请把小组头脑风暴的结果填到下面:(www.chuimin.cn)

我在(教室、家里、校园)发现一种现象,我认为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学____________在(教室、家里、校园)发现一种现象,他/她认为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回答问题:我们为什么能看到这些光影现象?哪些因素会导致影子发生变化?

二、任务执行

材料:米尺、手电筒、10厘米长的木棍、白纸(做光屏用)和两种直角三角板。

(一)手影游戏

教师设置好光源、光屏,变换手在光源、光屏之间的距离。问题1:在游戏中,什么是光源?什么是障碍物?什么是光屏?问题2:当光穿过手掌(不透明),会形成什么?问题3:简单总结下手掌在光源和光屏之间移动时,光影会怎么样?问题4:在光与影的游戏中,有哪些变量?

(二)任务

任务描述:在初步的实验中,我们已经知晓光与影的游戏中有3个变量,我们一起来尝试下,当其中2个变量不变,另外1个变量改变时,影子会有什么变化?通过小组合作完成下述实验,填写实验单。

实验单

(三)尝试画出光影形成的原理图

三、自我评价(略)

四、总结与反思

问题:描述一下你们组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各个团队成员的贡献怎样?你们组有没有借鉴其他组的做法,怎么借鉴的?任务完成得怎样?哪里要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