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2018年课程教学改革:聚焦课堂,推进教学方式转变

2018年课程教学改革:聚焦课堂,推进教学方式转变

【摘要】: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健康和谐发展,是立德树人的重要标志,也是教育教学质量的核心指标。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聚焦课堂,转变教学方式,将课程理念具体落实在教学过程中,建构符合教育教学规律、具有校本特色的操作性强的有效教学模式,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基本要求,也是教研工作的基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立德树人是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健康和谐发展,是立德树人的重要标志,也是教育教学质量的核心指标。其主阵地在课堂,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益始终是教学改革永恒的追求。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聚焦课堂,转变教学方式,将课程理念具体落实在教学过程中,建构符合教育教学规律、具有校本特色的操作性强的有效教学模式,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基本要求,也是教研工作的基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近年来,省、市、县三级教研部门组织教研员和骨干教师深入学校,为学校大力推进教学方式的转变提供了专业有效的指导和服务。

一是开展名师现场献课示范引领活动。每年我们分学科定期组织在全省或选送参加全国教学评比活动中取得突出成绩的优秀教师,进行名师献课示范活动,受到广大教师的好评。在教研部门的引领下,各地课堂教学改革在区域内整体推进,通过“同课异构”、校际联盟、区域观摩等多种形式的探索,发挥名师的示范引领作用,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发生了深刻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探索、实验、推广了一批创新的课堂教学模式,涌现出了一批亮点突出的特色学校。如:天水市启动“中小学高效课堂建设工作”,三年来,分四个阶段扎实开展“课堂教学改革活动”并取得成效;金昌市二中的“5+2”七环循环教学模式,即通过目标与导入、复习与诊断、精讲与点拨、质疑与互动、检测与纠错、作业与训练、反映情况与预习七个环节,从整体上切实统筹课内课外学习,指导和促进学生自主建构知识,充分利用情境建构,努力创造条件,实现同伴互助与合作交流建构,提高了课堂的有效性。二是开展有效课堂教学模式建构研讨交流。各级教研部门把有效教学改革研究与实验作为教研中心工作,重心下移,指导辖区学校参与“聚焦课堂—打造高效课堂”的教研活动。倡导教师在实践中反思,在研究中升华,要求老师提升专业能力,把课堂还给学生,把学习的责任与主动权交给学生,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依据学情、教情,凝聚共识,人人参与,进行了有内涵、有深度的教学改革实践。与省高中教育专业委员会联合,每年的高中校长论坛中均把课堂教学改革作为主题之一,以此为契机,推动全省高中学校进行课堂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三是开展优秀教学模式(方法)总结推广。为全面促进各地各校课堂教学方式方法改革,并及时总结教学改革经验,发现问题,解决疑难,科学引领,共享成果。从2015年开始,我们每两年组织开展一次“全省中小学优秀教学模式(方法)征集评选活动”,通过征集评选活动,以评促建,规范教学模式构建,推进教学方式改革,对征集评选出的优秀中小学教学模式(方式)在全省各学科的教师教学技能大赛或重大研修活动中进行展示,交流,推广,全面推进教学改革试验与研究。(www.chuimi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