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民手机使用的情况下,不同的媒介渠道在不同的心理诉求过程中,仍然有一定的规律可循。图1-9不同诉求场景下的媒介使用行为此外,通过将最高频率除以其他频率,可以得到一个评估不同场景下媒介选择集中程度的数值。表1-4不同场景下媒介使用的集中程度续表......
2023-11-03
媒介的流动性带来的一个重要变革是媒介使用场景的多元化。媒介的可移动性特征使得媒介与出行之间的关系日益紧密。从时间和空间的维度看,不同出行场景对媒介类型的选择、接触与使用媒介的行为模式都有着不同的要求,影响着人们的媒介使用习惯。透视人们在不同出行场景中的媒介使用行为,可以从日常生活实践的角度来进一步揭示受众媒介化的社会空间表征。因此,考察出行方式对人们媒介接触与使用的影响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出行方式是指居民出行所采用的方法或使用的交通工具。随着交通工具的多元化,人们在出行方式上有了更多的选择空间,其出行模式也逐渐由单一出行模式过渡到复合出行模式。但对日常性的出行,出行方式的划分仍比较明确。因此,本次调查聚焦于居民日常生活中最主要的出行方式,从而更清晰地揭示居民在不同出行场景中的媒介使用图景。
以往有调查研究考察了出行方式与门禁广告、楼宇广告、地铁广告等环境媒介的关系(亲邻科技,2019[5])。然而,受众对环境媒介的接触是被动的,在不同出行场景中受众主动接触的媒介类型尚不明晰。因此,本次调查重点考察不同出行方式的居民主动接触的媒介类型,一方面,揭示受众在不同出行场景中的媒介化自我渗透程度,另一方面,致力于更全面地构造移动出行场景的媒介价值体系。
在本次调查样本(N=4631)中,步行样本占16%(N=739),骑行样本占26.8%(N=1241),公共交通样本占35%(N=1623),私家车样本占19%(N=880),出租车与网约车样本占3.2%(N=148)。人是出行方式选择的主体,因此出行方式的选择理所当然因个人属性不同而异,也受通勤时间的影响。经过检验,本次调查样本的出行方式选择与家庭年收入以及通勤时间相关,还和年龄层相关——私家车群体显著高于其他群体,出租车与网约车群体显著低于其他群体。(www.chuimin.cn)
不同出行方式群体的媒介接触呈现以下特征。
图3-6 不同出行方式的物理媒介使用频率
有关中国居民的媒介使用图谱:全民媒介使用与媒介观调查报告的文章
在全民手机使用的情况下,不同的媒介渠道在不同的心理诉求过程中,仍然有一定的规律可循。图1-9不同诉求场景下的媒介使用行为此外,通过将最高频率除以其他频率,可以得到一个评估不同场景下媒介选择集中程度的数值。表1-4不同场景下媒介使用的集中程度续表......
2023-11-03
媒介动机研究把受众看作积极的参与者,而不仅仅是被动的信息接收者。使用与满足理论认为人们接触媒介的活动是基于特定的媒介动机的,该理论通过分析受众对媒介的使用动机和获得需求满足来考察大众传播给人们带来的心理和行为上的效用。因此在这个部分,我们将系统性地分析中国城镇居民的媒介动机以及影响不同媒介动机的社会人口因素,并且探讨媒介动机与媒介使用行为之间的关系。......
2023-11-03
图5-2传统媒介使用的次要动机位列受访者使用传统媒介次要动机的前三位依次是放松、社交和信息获取。其中,选择娱乐作为使用传统媒介的一般动机的受访者最多,占23%;19%的受访者选择了信息获取作为使用传统媒介的一般动机;14%的受访者使用传统媒介的一般动机为社交动机;此外,放松、陪伴、打发时间和购物作为使用传统媒介的一般动机分别为13%、11%、9%和8%,紧随选择社交动机的人群比例之后。......
2023-11-03
图5-4新媒介使用的首要动机通过分析受访者使用新媒介的首要动机,我们发现打发时间动机、放松动机和社交动机占据前三位。和使用传统媒介的首要动机分布比例相比,新媒介使用的首要动机分布比例没有较大变化。与传统媒介使用一般动机前三位相比,新媒介使用一般动机的前三位没有变化,再次证实了受众的媒介使用动机受媒介形态的影响较小。......
2023-11-03
2014年,我们的团队曾经针对城市居民的媒介接触与使用开展过一轮大规模调查。2014年年末,微信用户数量刚刚突破5亿,而2019年第二季度,微信的用户数量已达到11.3亿;2016年才成立的今日头条,如今已成为最大的信息聚合平台;2016年才上线的抖音,现在的日活用户高达7亿。本章主要对整体媒介接触与使用情况做总体性概述。......
2023-11-03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组成单位,是人们开展众多文化消费的基础社会空间与文化环境,对人们的媒介接触与使用行为也有着重要影响。因此,考察家庭结构与媒介使用的关系不仅提供了一个观察媒介使用与社会关系的微观视角,也为进一步考察代际间的媒介消费文化奠定了重要基础。然而较少有研究将视角聚焦在不同家庭结构的媒介使用特征和媒介消费模式上。不同家庭结构群体的媒介接触呈现以下特征:图3-4不同家庭结构的物理媒介使用频率......
2023-11-03
在价格吸引与他人认同方面相差不大,70后最重视价格,占比32.62%;00后则最重视他人认同,占比45.31%。90后和00后与其他年龄层相比,同样最为重视隐私安全;70后和70前的媒介特质认知相差不大。图4-21各年龄层对美观特质的选择比例“美观”特质在90后与00后群体中被显著重视,真实客观、实用专业等特质都与年龄增长成正比,“新鲜有趣”“互动感强”与年龄成反比。......
2023-11-03
关于媒介功能认知和特质的认知,并没有已有的理论框架,根据调查前期的资料和访谈,课题组设定现有的、符合大众理解层面的基本功能和特质组成问卷调查中的选项,来观察其分类、聚合与对媒介使用情况的影响。于是得到如下的媒介选择行为中关于媒介认知偏向的一套指标体系:表4-1“媒介认知”指标体系施罗德提出的第七个影响媒介选择的价值指标“情境适切”,是一个相对复杂的系统。......
2023-11-03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