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中国居民出行方式与媒介使用:全民媒介观调查报告

中国居民出行方式与媒介使用:全民媒介观调查报告

【摘要】:但对日常性的出行,出行方式的划分仍比较明确。因此,本次调查聚焦于居民日常生活中最主要的出行方式,从而更清晰地揭示居民在不同出行场景中的媒介使用图景。不同出行方式群体的媒介接触呈现以下特征。

媒介的流动性带来的一个重要变革是媒介使用场景的多元化。媒介的可移动性特征使得媒介与出行之间的关系日益紧密。从时间和空间的维度看,不同出行场景对媒介类型的选择、接触与使用媒介的行为模式都有着不同的要求,影响着人们的媒介使用习惯。透视人们在不同出行场景中的媒介使用行为,可以从日常生活实践的角度来进一步揭示受众媒介化的社会空间表征。因此,考察出行方式对人们媒介接触与使用的影响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出行方式是指居民出行所采用的方法或使用的交通工具。随着交通工具的多元化,人们在出行方式上有了更多的选择空间,其出行模式也逐渐由单一出行模式过渡到复合出行模式。但对日常性的出行,出行方式的划分仍比较明确。因此,本次调查聚焦于居民日常生活中最主要的出行方式,从而更清晰地揭示居民在不同出行场景中的媒介使用图景。

以往有调查研究考察了出行方式与门禁广告、楼宇广告、地铁广告等环境媒介的关系(亲邻科技,2019[5])。然而,受众对环境媒介的接触是被动的,在不同出行场景中受众主动接触的媒介类型尚不明晰。因此,本次调查重点考察不同出行方式的居民主动接触的媒介类型,一方面,揭示受众在不同出行场景中的媒介化自我渗透程度,另一方面,致力于更全面地构造移动出行场景的媒介价值体系。

在本次调查样本(N=4631)中,步行样本占16%(N=739),骑行样本占26.8%(N=1241),公共交通样本占35%(N=1623),私家车样本占19%(N=880),出租车与网约车样本占3.2%(N=148)。人是出行方式选择的主体,因此出行方式的选择理所当然因个人属性不同而异,也受通勤时间的影响。经过检验,本次调查样本的出行方式选择与家庭年收入以及通勤时间相关,还和年龄层相关——私家车群体显著高于其他群体,出租车与网约车群体显著低于其他群体。(www.chuimin.cn)

不同出行方式群体的媒介接触呈现以下特征。

图3-6 不同出行方式的物理媒介使用频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