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对日常性的出行,出行方式的划分仍比较明确。因此,本次调查聚焦于居民日常生活中最主要的出行方式,从而更清晰地揭示居民在不同出行场景中的媒介使用图景。不同出行方式群体的媒介接触呈现以下特征。......
2023-11-03
在全民手机使用的情况下,不同的媒介渠道在不同的心理诉求过程中,仍然有一定的规律可循。
在发生重大新闻时,电视显现了其重要的渠道意义,电视的倚重份额超越任何一款单一手机APP,达到了25.3%,在手机APP产品中,腾讯新闻、微信、今日头条和微博等也是重大新闻发生时手机端的主流选择。值得注意的是,在选择电视的受访者中,有近72%的人直接给出了《新闻联播》这个更为具体的答案。作为远远小于电视媒体、小于中央电视台、仅作为一档节目而存在的渠道,《新闻联播》单一节目的影响力超过了手机百度、腾讯新闻和微信,足见其作为一档国民级别的电视节目的分量。
在想要浏览信息、学习知识、休闲娱乐、与他人互动甚至回避现实的心理场景下,智能手机都成为首选,分别占到首要选择率的82.6%~94.5%:想要浏览信息时,人们首选手机百度、微信和腾讯新闻;想要学习知识时,人们首选手机百度、微信;想要休闲娱乐时,人们首选微信、抖音和各类手游;想要与他人互动时,大多数人选择打开微信或QQ;想要回避现实时,人们的选择相对分散,但是微信和抖音仍然是选择人数较多的媒介渠道。
从APP层面上的分析,微信仍然是不会缺席的存在,在各种心理需求下,人们都会打开微信。而另一个显著存在的是手机百度,在产生主动的信息需求和知识需求时,从手机进入百度搜索成为全民性的习惯。
从媒介类别上分析,只有在“学习知识”与“回避现实”的心理场景下,手机之外的媒体才有了更多的被选择机会,某种层面上说,移动互联网用户仍然没有将手机确定为学习的首选平台,也有一部分用户以切断手机使用作为逃避现实的方式之一。
(www.chuimin.cn)
图1-9 不同诉求场景下的媒介使用行为
此外,通过将最高频率除以其他频率(所有频率不足0.1%的媒介项目频率之和),可以得到一个评估不同场景下媒介选择集中程度的数值。从表1-4中可知,与他人互动场景下的媒介使用集中程度最高,绝大多数人都会选择微信;休闲娱乐与学习知识场景的媒介使用集中程度也相对较高,分别以微信和手机百度为代表;相比之下,浏览信息、发生重大新闻的媒介使用集中程度较低,而回避现实的媒介使用集中程度最低,说明在这些场景下,不同个体的媒介选择异质性较高。
表1-4 不同场景下媒介使用的集中程度
续表
有关中国居民的媒介使用图谱:全民媒介使用与媒介观调查报告的文章
但对日常性的出行,出行方式的划分仍比较明确。因此,本次调查聚焦于居民日常生活中最主要的出行方式,从而更清晰地揭示居民在不同出行场景中的媒介使用图景。不同出行方式群体的媒介接触呈现以下特征。......
2023-11-03
媒介动机研究把受众看作积极的参与者,而不仅仅是被动的信息接收者。使用与满足理论认为人们接触媒介的活动是基于特定的媒介动机的,该理论通过分析受众对媒介的使用动机和获得需求满足来考察大众传播给人们带来的心理和行为上的效用。因此在这个部分,我们将系统性地分析中国城镇居民的媒介动机以及影响不同媒介动机的社会人口因素,并且探讨媒介动机与媒介使用行为之间的关系。......
2023-11-03
在价格吸引与他人认同方面相差不大,70后最重视价格,占比32.62%;00后则最重视他人认同,占比45.31%。90后和00后与其他年龄层相比,同样最为重视隐私安全;70后和70前的媒介特质认知相差不大。图4-21各年龄层对美观特质的选择比例“美观”特质在90后与00后群体中被显著重视,真实客观、实用专业等特质都与年龄增长成正比,“新鲜有趣”“互动感强”与年龄成反比。......
2023-11-03
2014年,我们的团队曾经针对城市居民的媒介接触与使用开展过一轮大规模调查。2014年年末,微信用户数量刚刚突破5亿,而2019年第二季度,微信的用户数量已达到11.3亿;2016年才成立的今日头条,如今已成为最大的信息聚合平台;2016年才上线的抖音,现在的日活用户高达7亿。本章主要对整体媒介接触与使用情况做总体性概述。......
2023-11-03
图5-4新媒介使用的首要动机通过分析受访者使用新媒介的首要动机,我们发现打发时间动机、放松动机和社交动机占据前三位。和使用传统媒介的首要动机分布比例相比,新媒介使用的首要动机分布比例没有较大变化。与传统媒介使用一般动机前三位相比,新媒介使用一般动机的前三位没有变化,再次证实了受众的媒介使用动机受媒介形态的影响较小。......
2023-11-03
新媒体产品的接触率与使用频率排名高度重合,呈强正相关关系。图1-3新媒体产品维度的媒介接触率图1-4新媒体产品维度的使用率此外,由于手机APP使用的便利性和碎片化特性,准确统计人均单个APP的使用时长在问卷调查形式中有难度,对此我们进行了再计算:以2019年中国人均手机使用时长350分钟为基数,通过单个APP在所有APP中的使用频率占比,得出该APP在每个人的每日媒介接触中所占的基本时长。......
2023-11-03
图5-2传统媒介使用的次要动机位列受访者使用传统媒介次要动机的前三位依次是放松、社交和信息获取。其中,选择娱乐作为使用传统媒介的一般动机的受访者最多,占23%;19%的受访者选择了信息获取作为使用传统媒介的一般动机;14%的受访者使用传统媒介的一般动机为社交动机;此外,放松、陪伴、打发时间和购物作为使用传统媒介的一般动机分别为13%、11%、9%和8%,紧随选择社交动机的人群比例之后。......
2023-11-03
宗教信仰作为精神层面的引导,影响着个体社会行为活动的方方面面。因为国民信众总体占比较低,本次调查最终将信教情况两分——有宗教信仰和无宗教信仰。这些差异仅在报纸、杂志使用频率上显著——有宗教信仰居民的报纸、杂志使用频率显著较高。有宗教信仰居民的视频类、短视频类、音乐类、搜索类APP使用频率高于无宗教信仰居民,无宗教信仰居民的社交类、消费类以及新闻类APP使用频率高于有宗教信仰居民。......
2023-11-03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