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中国居民媒介使用图谱:全民媒介使用与媒介观调查报告

中国居民媒介使用图谱:全民媒介使用与媒介观调查报告

【摘要】:在全民手机使用的情况下,不同的媒介渠道在不同的心理诉求过程中,仍然有一定的规律可循。图1-9不同诉求场景下的媒介使用行为此外,通过将最高频率除以其他频率,可以得到一个评估不同场景下媒介选择集中程度的数值。表1-4不同场景下媒介使用的集中程度续表

在全民手机使用的情况下,不同的媒介渠道在不同的心理诉求过程中,仍然有一定的规律可循。

在发生重大新闻时,电视显现了其重要的渠道意义,电视的倚重份额超越任何一款单一手机APP,达到了25.3%,在手机APP产品中,腾讯新闻、微信、今日头条和微博等也是重大新闻发生时手机端的主流选择。值得注意的是,在选择电视的受访者中,有近72%的人直接给出了《新闻联播》这个更为具体的答案。作为远远小于电视媒体、小于中央电视台、仅作为一档节目而存在的渠道,《新闻联播》单一节目的影响力超过了手机百度、腾讯新闻和微信,足见其作为一档国民级别的电视节目的分量。

在想要浏览信息、学习知识、休闲娱乐、与他人互动甚至回避现实的心理场景下,智能手机都成为首选,分别占到首要选择率的82.6%~94.5%:想要浏览信息时,人们首选手机百度、微信和腾讯新闻;想要学习知识时,人们首选手机百度、微信;想要休闲娱乐时,人们首选微信、抖音和各类手游;想要与他人互动时,大多数人选择打开微信或QQ;想要回避现实时,人们的选择相对分散,但是微信和抖音仍然是选择人数较多的媒介渠道。

从APP层面上的分析,微信仍然是不会缺席的存在,在各种心理需求下,人们都会打开微信。而另一个显著存在的是手机百度,在产生主动的信息需求和知识需求时,从手机进入百度搜索成为全民性的习惯。

从媒介类别上分析,只有在“学习知识”与“回避现实”的心理场景下,手机之外的媒体才有了更多的被选择机会,某种层面上说,移动互联网用户仍然没有将手机确定为学习的首选平台,也有一部分用户以切断手机使用作为逃避现实的方式之一。

(www.chuimin.cn)

图1-9 不同诉求场景下的媒介使用行为

此外,通过将最高频率除以其他频率(所有频率不足0.1%的媒介项目频率之和),可以得到一个评估不同场景下媒介选择集中程度的数值。从表1-4中可知,与他人互动场景下的媒介使用集中程度最高,绝大多数人都会选择微信;休闲娱乐与学习知识场景的媒介使用集中程度也相对较高,分别以微信和手机百度为代表;相比之下,浏览信息、发生重大新闻的媒介使用集中程度较低,而回避现实的媒介使用集中程度最低,说明在这些场景下,不同个体的媒介选择异质性较高。

表1-4 不同场景下媒介使用的集中程度

续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