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文名 白眉朱雀拉丁名 Carpodacus thura英文名 White-browed Rosefinch分类地位 雀形目雀科体长 15~17cm体重 18~37g野外识别特征 小型鸟类。雄鸟头部深红色,具明显的白色宽眉纹,背红褐色具黑羽干纹,腰深玫红色,头侧和下体暗玫红色略缀珠白色;雌鸟眉纹黄白色,上体棕褐色具黑褐色粗纵纹,腰金棕色具暗色羽干纹,下体皮黄白色具粗黑纵纹。主食草籽、浆果和嫩芽等植物性食物。雌鸟孵卵,雏鸟晚成,由雌雄亲鸟共同育雏。分布与居留分布于喜马拉雅山周边地区。
中文名 白眉朱雀
拉丁名 Carpodacus thura
英文名 White-browed Rosefinch
分类地位 雀形目雀科
体长 15~17cm
体重 18~37g
野外识别特征 小型鸟类。雄鸟头部深红色,具明显的白色宽眉纹,背红褐色具黑羽干纹,腰深玫红色,头侧和下体暗玫红色略缀珠白色;雌鸟眉纹黄白色,上体棕褐色具黑褐色粗纵纹,腰金棕色具暗色羽干纹,下体皮黄白色具粗黑纵纹。(www.chuimin.cn)
IUCN红色名录等级 LC
形态特征 雄鸟额基、眼先和颊深红色,额至眉纹为一条宽的白色带,羽缘沾粉红色并具有丝光;头顶至肩背红褐色具黑色羽干纹,腰和尾上覆羽深玫红色;尾羽和飞羽黑褐色具淡褐色羽缘,外
略染粉红色;下体暗玫红色,颏、喉至上胸具珠白色羽干纹,腹中央灰白色;虹膜暗褐色,喙和脚褐色。雌鸟额和眉纹皮黄白色,头顶至背棕褐色杂有黑褐羽干纹,腰和尾上覆羽金棕色;翼和尾黑褐色具淡色羽缘,外
无粉红色调;下体淡皮黄色或污白色,具细密的黑褐色羽干纹。
生态习性 栖息于高山或高原的灌丛、草地和长有稀疏植被的岩石荒坡。繁殖期外成小群活动,较为大胆,在地表觅食,或栖息于小灌木顶端。主食草籽、浆果和嫩芽等植物性食物。繁殖期在7—8月,营巢于高原灌丛中,以枯草构成浅杯状巢,内垫兽毛。窝卵数为3~5枚,卵深蓝色且有少量紫褐斑。雌鸟孵卵,雏鸟晚成,由雌雄亲鸟共同育雏。
分布与居留 分布于喜马拉雅山周边地区。在我国分布于西藏、云南、青海、四川、甘肃和宁夏等地,为留鸟。
雌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