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紫颊太阳鸟,外观特征及分布地

紫颊太阳鸟,外观特征及分布地

【摘要】:中文名 紫颊太阳鸟拉丁名 Anthreptes singalensis英文名 Ruby-cheeked Sunbird分类地位 雀形目太阳鸟科体长 10~13cm体重 7~9g野外识别特征 小型鸟类,雄鸟上体为具有金属光的墨绿色,脸颊至颈侧铜紫色,颏、喉和胸锈红色,其余下体柠黄色;雌鸟上体橄榄绿色,下体淡黄绿色。常鼓翼悬停于空中吸食花蜜。窝卵数为3枚,卵梨形,暗灰色缀有褐斑,雏鸟晚成。分布与居留分布于东南亚至新几内亚和澳大利亚等地。在我国分布于云南、广西、广东、海南和香港地区,为留鸟。

中文名 紫颊太阳鸟

拉丁名 Anthreptes singalensis

英文名 Ruby-cheeked Sunbird

分类地位 雀形目太阳鸟科

体长 10~13cm

体重 7~9g(www.chuimin.cn)

野外识别特征 小型鸟类,雄鸟上体为具有金属光的墨绿色,脸颊至颈侧铜紫色,颏、喉和胸锈红色,其余下体柠黄色;雌鸟上体橄榄绿色,下体淡黄绿色。常鼓翼悬停于空中吸食花蜜。

IUCN红色名录等级 LC

形态特征 雄鸟上体为具有强烈金属光泽的墨绿色,眼先黑色,颊、耳羽至颈侧为具有金属光泽的铜紫色;翼上小覆羽和中覆羽为辉亮的金属蓝绿色,初级覆羽和飞羽黑色具紫色金属光泽;尾羽黑褐色具金属绿色羽缘;下体颏、喉至胸锈红色,其余部分柠檬黄色,翼下覆羽白色微黄;虹膜棕红色,喙黑色先端无锯齿,脚黄绿色。雌鸟上体橄榄绿色,翼和尾暗褐色,外羽缘橄榄黄色,下体淡草黄色,颏至胸的锈红色带较淡不明显。

生态习性 成鸟栖息于低山丘陵至山脚平原的热带常绿阔叶林和次生林中,尤喜四季开花的生境。繁殖期外多单独活动,敏捷地在花间跳跃,并能在空中飞翔悬停于花前吸食花蜜,繁殖期更鸣唱不休。主食花蜜,也吃部分浆果和昆虫。繁殖期在3—5月,营巢于阔叶树上,以细草、枯叶、花朵、苔藓、植物纤维和蛛丝茧缕等材料构成垂挂的梭形巢,侧面中部开口,口上有檐状遮挡结构,内垫木棉絮,外饰枯叶蛛网,隐匿于茂密的悬垂叶丛中。窝卵数为3枚,卵梨形,暗灰色缀有褐斑,雏鸟晚成。

分布与居留 分布于东南亚至新几内亚和澳大利亚等地。在我国分布于云南、广西、广东、海南和香港地区,为留鸟。